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三次采油提高原油采收率的过程中,向油层注入表面活性剂,是当今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方法。但单独使用非离子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都具有一定局限性。复配后的混合体系具有两种表面活性剂的优点,又可产生超低界面张力。本文分析了表面活性剂驱油机理,结合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性能特点,通过现场实验和理论分析得出了复配所产生的优良性质对驱油的作用,可以在驱油过程中产生超低界面张力。如果界面张力足够低,则滞留油就可变为流动油而开采出来,从而达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用计算机技术模拟了偶联表面活性荆分子与高分子的混合溶液体系性质,并考查了模拟体系的形态结构。模拟结果表明,与一般高分子体系类似,体系中存在着临界聚集浓度和临界胶束浓度,且浓度数量级更小;随着偶联表面活性剂分子浓度的增大,体系中有更多偶联表面活性剂胶柬被吸附在高分子链上,形成表面活性剂/高分子聚集体。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修复技术是一种治理石油污染土壤的有效、重要的技术手段,具有高效、安全、经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微生物表面活性剂比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具有更多优点,在提高石油烃的生物可利用性上更加高效,提高了微生物对石油烃的降解效率。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关注于微生物表面活性剂强化石油污染土壤降解的生物修复技术,现阶段我国应优先考虑使用的处理技术。文章的研究重点是在自然环境中分离微生物进行富集培养,分离选育出能产生表面活性剂的优良石油降解菌种,并对其产生的表面活性剂进行离子分析、薄层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等,确定菌株产生的表面活性剂为糖脂类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测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作用下,黑色素细胞增殖抑制率、黑色素含量、酪氨酸酶活性、黑色素细胞生长率与黑色素合成抑制率,测试不同表面活性剂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性能。结果表明:3种表面活性剂对酪氨酸酶活性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可降低黑色素含量,对黑色素细胞的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黑色素细胞生长率降低,黑色素合成抑制率升高,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好,吐温-80抑制效果最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黑色素细胞的抑制作用最好。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液体洗涤剂的规律,通过考察表面活剂的种类、加入量、合成温度及助剂对液体洗涤剂外观性能和去污效果的影响,确定了一种以常用表面活性剂复配而得的去污效果较好的衣料用液体洗剂配方。对衣料液体洗剂的生产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介绍了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种类、性质,并对三次采油用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介绍,表明表面活性剂已在三次采油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明确了三次采油用表面活性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将烷基羟乙基二甲基氯化铵(Prepagen HY)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及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等进行复配实验,研究了复配体系的pH值、粘度、浊点、稳定性、发泡力、去污力等指标。实验结果表明,Prepagen HY与AES、LAS具有优异的协同效能,能显著提高餐具洗涤剂的性能,可在餐具洗涤剂中使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单论述了表面活性剂和生物降解的定义,概述了表面活性剂生物降解的指标,对常见的几种表面活性剂生物降解的方法进行了扼要的论述,同时确定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希望能够对表面活性剂生物降解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石油磺酸盐合成工艺筒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概述了实验室用发烟硫酸合成三次采油(EoR)用表面活性剂——石油磺酸盐的原理、合成方法及其研究现状。选用发烟硫酸作磺化剂时,获得的石油磺酸盐具有界面活性强、水溶性好等优点,并且生产工艺简单,反应易于控制,设备投资少,成本低。石油磺酸盐作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油田中被广泛采用,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生物表面活性剂是由微生物生长在水不溶的物质中并以它为食物源产生的。在当今的石油开采业中,以利用生物表面活性剂为主的微生物三次采油技术是提高石油采收率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办法。主要介绍了在测定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产生的方法中较为常用的排油圈法以及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特点和类型。  相似文献   

11.
纤维素基表面活性剂因其原料丰富、可生物降解、使用安全和对环境友好等诸多优点,使其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文章综述了纤维素基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并着重介绍了纤维素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及应用。  相似文献   

12.
N,N''''-双棕榈酰基乙二胺二乙酸钠的合成和表面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新型阴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N,N'N-双棕榈酰基乙二胺二乙酸钠,并以元素分析、1HNMR对合成的表面活性剂进行了表征;用表面张力法确定了其临界胶束浓度(cmc);对表面活性剂在硅胶上的润湿性进行了实验,发现其润湿性远优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新型阴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N ,N′ 双棕榈酰基乙二胺二乙酸钠 ,并以元素分析、1 HNMR对合成的表面活性剂进行了表征 ;用表面张力法确定了其临界胶束浓度 (cmc) ;对表面活性剂在硅胶上的润湿性进行了实验 ,发现其润湿性远优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化环境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中,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使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样不仅可以很好的保障环境工程建设的质量,还有着良好的工程效益。但是,它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其成本比较高,这就使得环境工程建设的质量无法得到很好的保障,为此我们就应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来对其进行处理,从而使得环境工程的经济效益得到进一步的保障。首先对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相关内容进行简要的概述,讨论了生物表面活性剂在环境工程中的实际应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温西三区块低孔低渗特征,依靠常规水驱挖掘剩余油难度大,进行温西三区块进行表面活性剂驱的研充主要研究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筛选。首先明确温西三驱油体系需求,包括技术需求、油藏需求,收集国内成熟的驱油剂,通过对收集的驱油剂的主要性能评价,优选出最佳的驱油体系、最后通过对筛选出的驱油剂的室内驱;由实验确定驱油效率。  相似文献   

16.
张浩  张庆江 《中国科技信息》2005,(13):108-108,107
针对大庆外围油田部分注水井注入压力高,注水驱替效率低及套损井不断增加等情况,并以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从而提高水的相对渗透率的理论为基础,相应地开展了表面活性剂降低注水井注入压力实验研究。实验数据表明,研究出的表面活性剂体系55℃条件下油水界面张力达到10-2mN/m数量级,且具有较好的界面张力稳定性;岩心驱油降压物理模拟实验,后续水驱驱替压力下降50%以上。  相似文献   

17.
数种表面活性剂对鲁米诺-H_2O_2-Fe~(3+),光泽精H:O。AllO和2,9一二甲基一1,IG菲咯琳一H:O。-Cu’”三种化学发光反应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对表面活性剂在化学发光反应中的作用及机理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8.
表面活性剂日益广泛的应用源于其内在的分子结构二重性特征,也即,由亲水的极性基团和疏水的非极性基团两个部分组成的化合物。本文将粘弹性表面活性剂溶液的微观结构、作用机理及其在油田中运用现状并对其提出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19.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QSPR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定量结构-性质相关(QSPR)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相关结构描述符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QSPR研究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HLB、CMC和生物降解性与分子结构的定量关系。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性质的定量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
章一 《科技风》2014,(13):120-120
本文主要讲述了表面活性剂的定义、特性、分类和在医学药学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