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新闻学界对"新闻工作要讲政治"已 基本形成共识,但对"新闻学术研究要讲政治" 还有不少同志持反感和抵制态度,他们主张新闻 学术研究应该淡化和摆脱政治影响,实现"学术 独立"。这种认识,对我们新闻学实施马克思主 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2.
“新闻批评”的学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里所说的“新闻批评” ,并不是指揭露性、监督性的报道 ,而是指像“文学批评”那样的理论范式。长期以来 ,在新闻学领域 ,一门被忽视的学科正在引起新闻界和新闻教育界的注意 ,这就是对新闻及新闻媒体批评的研究。这一学术兴趣的出现并非偶然 ,而是管理部门、受众和新闻从业者对新闻报道强烈反思引出的一系列复杂问题 ,即如何分析、评价新闻作品 ,如何认识和批评新闻传媒行为 ,日渐激起研究者的不断思索。没有系统的理念指导 ,或者说在缺少学说指南的氛围中 ,人们对新闻及媒体的批评只能凭藉各自的意图 ,不能不产生认识的盲区。但人们并不…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CSSCI对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领域学术期刊的状况进行了多角度、较为全面的分析评价,给出了对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领域有较大影响的学术期刊五年间发表学术论文的原始数据,通过对这些期刊所发表论文情况的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的全面情况,并试图基于对CSSCI相关数据的分析探索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期刊在学术研究中的地位和期刊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其发展规律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卢惠民写的文章《用马克主义统帅新闻理论教学》(见《中国记者》杂志1990年第9期),对全国20所大学新闻系(专业)的27位新闻学教师联合编写的教材《当代新闻学》绪论,扣上了要“把党的新闻理论区别出去”的帽子,并对新闻教育的现状和办学指导思想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本着学术平等的原则和促进新闻理论学术批评正确开展的目的,本文就几个原则性问题同卢惠民商榷。一、摘歪了编者的原意卢文在批判《当代新闻学》绪论时用的主要论据是摘引了绪论中的一些话,而其中的一些引文与原文  相似文献   

5.
批评:广播电视学术研究的另一种视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邱学峰 《声屏世界》2001,(12):14-15
对于学术批评,很多人还没有脱离狭义的理解,认为是对错误和缺点提出意见。这种狭义的理解防碍了学术理论视野的拓展,特别是在广播电视学术研究这个年轻的学科里,它阻碍了学术研究的发展。在广播电视学术研究中认清和正确的运用“批评”是对研究方法多样性地扩充,也是丰富研究手段的切实措施。本刊刊发这篇章旨在把一个科学合理的广播电视批评方法引入业内,以期对提高广播电视学术研究水平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媒介融合,始于技术领域,兴于实践领域,思于学术领域。媒介融合视域下的新闻学研究的中心议题被激活,由此丰富了传统议题,延伸了新的议题,主要包括:学术价值、朴素理论、新闻融合、新闻生产、新闻定义、人本主义、公共利益和新闻教育等。围绕新闻学的中心议题,深入研究现实社会客观条件下媒介融合发生的必然性,以及媒介融合对社会产生的深刻影响,必将使新闻学研究实现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根本宗旨。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CSSCT对2005-2006年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领域学术期刊的状况进行了多角度、全面的分析评价,给出了对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领域有较大影响的学术期刊的一些数据,通过对这些期刊两年中所发表论文情况的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的发展情况,并试图基于对CSSCI相关数据的分析探索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期刊在学术研究中的地位和期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探讨其发展规律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2019,(4):11-26
中外新闻学最初都是人文学科的旁支,新闻学专业大多起源于文学专业,新闻学缺乏受人尊重的学科地位。经过一百多年的学科建设,新闻学逐渐摆脱了"新闻有学无学"、"新闻是学非学"等问题的困扰,逐渐发展成一门人文与社科交叉的学科。然而,新闻学总体上还是一门理论门槛低的学科,它所研究的核心问题不够聚焦,学术共同体达成的共识性理论不多。进入21世纪新闻传播权的分化使新闻传播逐渐向公共传播转变,新闻学的知识体系和课程结构均出现了重大变化。当前新闻学研究需要不断创新研究范式,努力规划新闻学的理论谱系,重建新闻学在学术场域中的地位。中国学者应该充分发挥"新闻学想象力",不断从民族场域、国家场域转向国际场域、世界场域,努力为全球新闻理论建设提供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和中国理论。  相似文献   

9.
站在历史的高度,与时俱进地研究中国当代理论新闻学,从理性的层面思考和回答由生生不息的新闻实践所提出的现实问题,并且努力形成新的理论体系,这是时代对新闻理论工作者的呼唤,也一直是新闻学术界一个意义重大而又充满艰辛的研究课题。丁柏铨教授的力作《中国当代理论新闻学》的出版,令人欣慰地看到,在各种纷繁复杂因素激荡的今天,充满学术勇气和智慧的新闻理论工作者,并未因为课题的艰难而停止探索的脚步。该书为我们展示了理论新闻学研究者在中外文化交流碰撞、学术思想争鸣活跃时代敏锐而深刻的思考,它体现了作者对新闻传播现实问题的学…  相似文献   

10.
《声屏世界》2000,(12):1-1
在文学的基本原理中,“文学批评”是一个重要概念,它和“文学研究”既相联系又相区别,因为二者所涉及的问题是相关的。同样,广播电视学术研究与广播电视批评也息息相关,它们都是帮助梳理各种实践经验,使之升华为规律性的认识,给人以启迪和智慧,起到指引方向的作用,二者异曲同工。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新闻学会联合会对一九八七年度新闻学术研究方面提出一些设想,要求在新闻学术方面进行认真的理论研究,反对和清除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的影响,以保证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研究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广播改革创新,是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关系到广播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什么是创新?创新是对原来固有模式的突破,是对现存状态的改造,是对未涉足领域的探索。根据新形势的发展,对现有的一些元素进行重新结构也是一种创新。我们正处在一种社会转型的新时期,处在新的事物、新的思想、新的实践不断涌现的大变革时期,新的时代为我们广播的创新提供了很好的土壤,广播的创新是大有可为的。前不久,中广学会常务副会长刘习良对广播电视学术研究中的创新问题提出了四个努力方向,一是探索未知领域,就是说对现实生活中刚刚提出的新问题进行理论探…  相似文献   

13.
时下,中国的新闻学研究已呈现繁荣深化的态势,无论是理论的探索,还是历史的发掘沉潜,都涌现出了不少有学术创见、富有探索精神的著作。白克信、蒙应二同志的新著《民族新闻学导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以下简称《导论》)便是最近问世的引人注目的新成果。这部著作把民族新闻研究上升到学科研究,进行了较为审慎的理论概括和系统化,提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民族新闻学理论构架,拓展了民族新闻学研究领域。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分布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几千年统一的中央政权,漫长的经济和文化…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同传媒业受商业化的侵蚀而产生的负面效应日趋严重.随着西方媒介批评理论的引进,媒介批评逐渐成为我国新闻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媒介批评观念逐渐获得新闻界广泛认可的背景下,在对媒介批评进行理论探讨的同时,部分新闻学刊物和学术专业网站等尝试开办"媒介批评"栏目,开展较为专业的媒介批评实践.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自动化内容分析方法,对2022年全球新闻学研究的前沿成果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综述,尝试据此归纳新闻学学术发展当下的重点议题和演进方向。基于LDA主题模型,在对样本中723篇学术论文进行主题聚类和文本挖掘的基础上,本文发现:应对信息失序是引领当下全球新闻学研究的核心主题,新闻学研究的总体议程向本学科基本观念回归;在对批判理论资源的广泛吸纳中,新闻学研究呈现出更加鲜明的反思性和规范理论自觉,这为未来新闻学学术发展提供了基础动力;数字新闻学呈现出更精细的颗粒度和更丰富的话语层次,学界不断在知识生产和价值确信两个维度上探索对这一新范式进行体系化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6.
国际传播是个新兴的研究领域,理论来源主要是传播学、新闻学和国际关系学等。中国学人国际传播学的理论研究成为世界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中国视角描述这一研究领域的理论热点、中心议题和理论转向,追踪国际传播的中国式建构的学术轨迹,为增强我国国际传播力和学术影响力寻找现实与理论对策。  相似文献   

17.
新闻学     
新闻学是研究新闻现象和新闻活动规律的科学。它的内容,从狭义来说,是专指新闻理论,即理论新闻学。广义的新闻学包括理论新闻学(新闻学概论、新闻学原理等)、应用新闻学(对新闻实践和新闻业务的研究)和历史新闻学(中外新闻事业史、新闻学术发展史,著名新闻界人物志等)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18.
叶俊 《青年记者》2020,(9):83-84
中国特色新闻学与西方“客观主义”新闻学有何本质上的不同,是政治上的、道德上的还是科学上的?这个问题是中国特色新闻学建设的基础和重中之重,也是我们树立理论自信的一部分.与之相关的一个问题是,人类能否生产出一种超越二者对立的更具兼容性和解释力的理论范式?对这问题的回答是提升中国新闻学国际话语权、对世界学术作出理论贡献的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19.
11月1~2日,首届两岸三地媒介批评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会议主题是使命与责任——媒介批评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主要议题有七个,分别是大众文化和媒介批评,媒体失范与媒介批评的责任,中西媒介批评史研究,两岸三地的媒介批评学术研究,媒介批评的理论和方法,媒介批评实践,媒介批评  相似文献   

20.
黄燕萍 《青年记者》2017,(26):111-112
任白涛是我国最早研究新闻学的学者之一,他从辛亥革命之后开始从事新闻实践和新闻学术研究.任白涛的新闻学相关著作包括《应用新闻学》《国际通讯的机构及其作用》《抗战期间的新闻宣传》《日本对华的宣传政策》及《综合新闻学》,是我国近代学术成果较多的新闻学者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