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航天飞机的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为建造大型空间站奠定了重要基础。1984年1月,美国前总统里根正式下令研究永久性载人空间站,经过几年的方案论证与设计,于1989年正式启动了命名为“自由”号空间站的计划,并联合欧洲、日本和加拿大等盟国参加。1993年10月,俄罗斯也参加了研制,并将自由号空间站更名为“国际空间站”。1998年11月,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舱——“曙光”多功能货舱发射升空。从此,国际航天合作揭开了崭新的一页。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失事,对世界航天事业影响巨大。有关专家认为,2003年是对国际空间站的未来有重大影响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在中共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建设航天强国的背景下,中国空间站项目的国际合作成为大势所趋.在中国空间站即将面临的国际合作中,主要有前苏联模式、国际空间站模式、欧空局模式可供中国选择,但这三种模式均不适合中国.通过总结现有国际空间合作成功的经验,以及考虑到中国自身的国情,一种由中国主导的空间站国际合作模式是较为理想的选择.在此模式下,中国是该空间站主体的主要建设者和所有者,中国对空间站享有主要的管辖权.该模式鼓励各种形式的空间站合作,不仅有利于维护我国国家利益,还能够促进空间站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图1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发射的“天空实验室”空间站图4正在建设中的国际空间站,是世界上规模最宏伟、技术最先进的载人航天工程  相似文献   

4.
国际资讯     
俄将用"联盟"飞船输送美宇航员往返国际空间站俄罗斯联邦航天署12月3日在其官方网站发布消息称,俄航天署已与美国宇航局签署一份总价达1.41亿美元的宇航员输送合同。合同规定,在2012年夏季  相似文献   

5.
国际空间站是世界上规模宏伟、技术最先进的载人航天工程。它由俄罗斯、美国联合加拿大等16个国家实施建造,采用大型桁架式结构,连接36个舱段,在太空轨道上组装完成。国际空间站总重达423吨,长108米,宽88米,如果把它摆放在地面上,需要  相似文献   

6.
国际航天合作的新纪元毛磊6月27日至7月7日,美国“阿特兰蒂斯一号航天飞俄罗斯“和平”号轨道空间站在太空中成功地进行了对那一幕幕惊心动魄的画面,永久地载入了人类航天史“阿特兰蒂斯”号升空后首先进入距地面315公里的轨于始紧紧追赶“和平”号空间站。“阿...  相似文献   

7.
月历     
1998年6月2日,美国东部夏令时下午6时10分,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发射中心,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强有力的磁谱仪——阿尔法磁谱仪由美国航天飞机“发现号”送入太空,在宇宙空间进行反物质和暗物质的探测研究,并测量宇宙中的元素成分。这是人类的一项跨世界重大科研项目,也是中美两国空间技术方面的首次重大合作。  相似文献   

8.
国际空间站是当代规模最大的航天工程,也是涉及国家最多的大型国际航天合作项目。它的建设工作一直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但是由于耗资巨大、用途有限,国际空间站屡遭反对,美同航空航天局局长格里芬表示,建造国际空间站是战略性决策失误,不如月球基地用途广。因此近期修改后的新建设计划比原计划大幅“缩原计划中,航天飞机要执行多达28次的空间站建设飞行任务。天局局长格里芬表示,这样紧凑安排的目的就是要确保空间站在航天飞机退役前彻底完工。国际空间站16国全力打造2010年基本建成  相似文献   

9.
国际空间站是当代规模最大的航天工程,也是涉及国家最多的大型国际航天合作项目。它的建设工作一直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但是由于耗资巨大、用途有限,国际空间站屡遭反对,美国航空航天局局长格里芬表示,建造国际空间站是战略性决策失误,不如月球基地用途广。因此近期修改后的新建设计划比原计划大幅“缩水”。国际空间站要建成什么样,建设过程中又遇到了哪些困难呢?国际空间站以长达上百米的组装式桁架为基本结构,将多个舱段和设备安装在桁架上。建成后的国际空间站工作寿命10年-15年,总重量423吨,长度108米,宽度88米,面积约为两个足球场大…  相似文献   

10.
《物理教学探讨》2006,24(10):F0003-F0003
国际空间站是当代规模最大的航天工程,也是涉及国家最多的大型国际航天合作项目。它的建设工作一直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但是由于耗资巨大、用途有限,国际空间站屡遭反对,美国航空航天局局长格里芬表示,建造国际空间站是战略性决策失误,不如月球基地用途广。因此近期修改后的新建设计划比原计划大幅“缩水”。  相似文献   

11.
1998年11月20日,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俄罗斯制造的“质子”号火箭载着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组件——“曙光”号功能货物舱顺利升空,进入预定轨道。这标志着国际空间站建设正式开始。  相似文献   

12.
国际空间站是人类在太空领域最大规模的科技合作项目,是美国航空航天局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冷战时期,为抗衡前苏联的“和平”号轨道空间站提出来的。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上一些投资大、风险高而一个国家又无力承担的重大科研项目逐渐走向国际合作化。在这一背景下,继承了前苏联航天科学成果的俄罗斯转而成为这个科学项目的重要伙伴。  相似文献   

13.
国际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定于从1998年6月开始正式兴建。这是由美国、欧洲、加拿大、日本、俄罗斯等国参加的、计划在轨道倾斜角约52度,高约400公里的地球周际轨道上建设的永久性多用途载人宇宙设施。美国负责建造空间站的主体和居住实验室,欧洲负责建造实验舱,加拿大负责建造主体移动性服务设施,日本负责建造独特的实验舱(JEM),俄罗斯负责建造在初始阶段即可滞留人员的居住舱及轨道维护推进系统等。自被命名为“宇宙开发元年”的1998年6月开始,将分四十几次发射各构成单元到轨道上以组建国际空间多人其中以日本主建的实验舱、神经实验计划以及…  相似文献   

14.
1998年11月,国际空间站第一个基础构件———俄罗斯“曙光号功能货舱发射升空,揭开了空间站的太空建设序幕。3年多来,俄美等国先后将“星辰号服务舱、“团结号节点舱和“命运号实验舱等送上轨道,这些舱体互相连接在一起,构成了国际空间站的雏形。前不久,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上的宇航员圆满完成了在国际空间站外安装首根横梁的任务。这根“横梁的架起,标志着国际空间站已开始进入全面组装阶段。作为人类进行科学前沿研究的太空据点,国际空间站在人类的科学研究中到底能发挥多大作用呢?  相似文献   

15.
载人航天器家族中有三个成员:载人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人类就是乘坐它们摘星揽月的。1961年4月12日,原苏联航天员加加林乘坐世界上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号,环绕地球飞行了108分钟,开创了人类载人航天的新纪元。8年之后的7月20日,不甘落后的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乘坐着“阿波罗”11号登月飞船成功登上月球,人类载人航天和空间探索取得重大突破。载人飞船独立往返于地面和空间站之间,如同人类沟通太空的渡船。它能够与空间站或者是其他航天器对接后进行联合飞行。但是,飞船容积小,所载消耗性物资有限,不具备再补给的能力,所以…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有关航空航天的新闻逐渐引起大家的关注,在此类新闻中,我们经常能够听到"空间站"这个词,那么,空间站是如何产生和建设的,它到底有什么用途,你又了解多少呢?国际空间站是人类在太空领域最大规模的跨国科技合作项目,最早由美国提出,1993年完成设计并开始实施。该空间站以美国、俄罗斯为首,由加拿大、日本、巴西和欧空局(11个国家)共16个国家参与研制。其设计寿命为10~15年,总质量约423吨、长108米、宽(含翼展)88米,运行轨道高度为397千米,载人舱内大气压与地球表面相同,可载6人。总投资高达1000亿美元,目前已经完成大约四分之三的建设。建成后的国际空间站将是个"太空中的城  相似文献   

17.
6月     
6月2日1998年6月2日,美国东部夏令时下午6时10分,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发射中心,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强有力的磁谱仪——阿尔法磁谱仪由美国  相似文献   

18.
2012年8月30日.美国国际空间站内,美国宇航员苏尼塔·威廉姆斯和日本宁航员彰彦,准备往太空空间站外安装一个设备。  相似文献   

19.
阿尔法磁谱仪(Alpha Magnetic Spectrometer,简称AMS)是人类送入宇宙空间的第一个大型磁谱仪,于1998年6月2~12日由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搭载,成功地进行了首次飞行,并在2003年送到阿尔法国际空间站运行了3~5年.阿尔法磁谱仪是在丁肇中教授领导下的一个大型的国际合作科学实验项目.这项雄心勃勃的研究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寻找太空中的反物质和暗物质,探索天体物理、粒子物理和宇宙论的重大疑难问题.包括美国、中国、俄国、意大利、瑞士、德国、芬兰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三十七个研究机构的物理学家和工程师参加了这个计划.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所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等单位参加了这项重大的国际科技研究的合作项目,并在其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发现号航天飞机运载阿尔法磁谱仪对反物质的探测,引发了人们对反物质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正>2022年是我国的航天大年,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成就是中国空间站的成功建设。2022年我国完成了六次与空间站有关的发射任务,从关键技术验证阶段进入建设阶段。这些发射任务包括“天舟四号”货运飞船、“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以及关键的“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的发射任务。如今,在地球上空一共有两个空间站:一个是即将退役的国际空间站,目前还有7名航天员在执行任务;另一个就是我国的空间站,驻守着3名航天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