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关公战蚩尤”是一个在山西地区流传很广的神话传说。关公与蚩尤本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人物,在这则神话中却“战”到了一起。通过文化要素分析法,我们对“关公战蚩尤”的四大文化要素:盐池与蚩尤、关羽、道教,进行具体分析,以弄清这四大要素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相融合,并成为一个整体,从而揭示出这则神话得以形成的合理轨迹。  相似文献   

2.
在幕府实行“锁国”政策时代,福泽谕吉提出实行“开国”学习西方“技艺”。19世纪60年代福泽三次出国,考察欧美先进国家,促使他改革思想最终形成。福泽的主体思想是依据国情学习西方,实行改革,摆脱民族危机,把日本建设成为“文明国家”。福泽的“文明国家”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福泽思想对日本社会产生重大影响,他的启蒙思想宣传促进了国民的“开化”意识,为日本的资产阶级的改革进行了思想和舆论的准备,同时,也为这场改革提供了有价值的实际材料。后期,福泽思想转向保守、右倾。  相似文献   

3.
青年毛泽东的日本观是毛泽东早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赞美、钦佩近代日本的崛起和以日本的先进人物为榜样;坚决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中日必战,联美制日,中国必胜。全面考察青年毛泽东的日本观,对于进一步研究毛泽东早期思想及其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日伪当局把推行奴化教育作为实施其“思想战”的主要措施,建立了系统的奴化教育网络,规定了以“亲日”、“复古”为核心的奴化教育方针,推行了一系列奴化教育措施。日伪在华北沦陷区推行的奴化教育,尽管具有渗透面广、欺骗性强等特点,但无法改变其为日本殖民侵略服务的事实。  相似文献   

5.
“和”的精神是日本民族精神的重要部分,其形成源于飞鸟时代的十七条宪法,是在吸收大规模的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的独特的思想与文化。体现了日本文化开放性与主导性的特点。本文从“和”的精神出发,对开放性和主导性这两点日本文化的基本特征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并试图探析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总路线的基本思想,在党成立后、特别是在“二大”以后的革命实践中便逐步提了出来,在党的“四大”上已经初步形成。以后,毛泽东同志和其他无产阶级革命家又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这些基本思想。它是我们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李大钊在其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实际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与道路,是李大钊首先进行探索的,并在党的“四大”前就作了重要论述,为“四大”初步形成党的民主革命总路线的基本思想,作了重要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7.
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作出的《对于民族革命运动之议决案》认为:“中国的民族革命运动,必须最革命的无产阶级有力的参加,并且取得领导的地位,才能够得到胜利。”象“四大”这样明确地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因此,党史界有一种意见认为:以“四大”为标志,初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我们认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领导权的问题确实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核心  相似文献   

8.
南宋建立后,士群体经历了三次战与和的政治选择。在理学思想的影响下,以内治为核心的自治政策逐渐发展成熟。随着宋金对峙局面的日益形成,“江南自守”、“蓄力待时”的自治政策成为士阶层的主流意志,对南宋中后期的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青岛版《科学》教材简洁扼要,具有开放性强、空间大、结构模块化、过程活动化等特点。其中,在每一课中设置了“活动准备、活动过程、自由活动、拓展活动”四大模块。那么,如何认识、用好这四大模块,更好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呢?一、怎样认识四大模块。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活动准备”是前提,“活动过程”是重点,“自由活动”是发展,“拓展活动”是延伸。四大模块环环相扣,联系紧密,构成了一个科学、严谨的探究过程。1“.活动准备”即科学探究的开始。做好充分的活动准备,是更好地进行科学探究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证。活动准备越充分,探究活动就…  相似文献   

10.
作为“二战”后日本鲁迅研究的重要代表人物,伊藤虎丸通过扎实细密的考证、辨正工作,积极发掘鲁迅早期思想的影响源,形成了独具特色且影响深远的研究风格。他从日本战败的事实出发,将鲁迅视为抵抗“近代化”的成功典型。在研究视角上,伊藤虎丸基于个人经验,强调鲁迅对西方文明的“整体性”认识方法,是其思想深刻性的成因所在。在研究内容上,他着重发掘鲁迅的“个人主义”思想观念,详细辨析他对尼采的接受。  相似文献   

11.
日本从“九一八”事变开始,逐渐侵入我国大部分地区,在“七七”事变后长达近4年的事实战争中,中国没有对日宣战,在国际法意义上的处于非战争状态,然而这是中国政府基于战略的考虑,利用这一国际法律规则,在抗战初期的困难局势下,积极争取到国际同情和援助的手段;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也是出于对“宣战”所能带来的法律后果的考虑对日宣战,以便在战后赢得胜利成果。  相似文献   

12.
日本是一个地理环境狭小、人口只有12540万(1993年)的小国,但在历史上,却屡屡发动一系列对外战争,充分体现了其民族沙文主义的色彩。探讨日本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思想,我们不难发现其民族宗教“神道教”与其军国主义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日本“神道教”在日本军国主义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既促成了历史上日本的多次对外战争,也是二战后,为什么日本作为战败国,虽接受了远东军事法庭的审判,但其军国主义的思想却阴魂不散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日本财务省计划调整针对发展中国家商品的贸易"普惠制"(GSP),拟从规定每个发展中国家可利用的上限为20%降至为10%~15%。目前,日本已成为青岛市第二大进出口贸易伙伴,此次"普惠制"的调整将会对青岛出口企业产生巨大的冲击。因此,青岛出口企业应积极应对,采取各项措施化解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二战后,日本经济萧条不堪,战后日本历届内阁都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在池田内阁时期,制定了一系列对日本经济产生重要影响的政策,从而促使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因此,日本的成功经验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日本对东北铁路运输业的掠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帝国主义为把中国东北变成它屐全面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近军事基础,1905年日俄战争后,就开始对东北经济实行统制政策和殖民掠夺,铁路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进行现代化战争运输,调动军队和日本掠夺中国物资补充国需的生命线。因此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铁路运输业的掠夺最早,统制最严,受益也最大。  相似文献   

16.
二战后日本国家间战争赔偿经历了惩罚性的“拆迁赔偿”和象征性的“协议赔偿”两个阶段。由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致使赔偿性质和赔偿方式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战后日本经济重新对外扩张、军国主义重新复活、亚太地区形势长期紧张化等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7.
苦苦寻求光明的日本无产阶级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的无产阶级文学是日本革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一战后经济危机中产生,在争论中发展,在侵华战争体制下解体。它代表了日本当时文学发展的需要,它的灿烂光辉极大地激励了人民追求美好、光明的生活。并为日本现代文学留下了不朽的篇章。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占中国的西沙和南沙群岛,修建军事设施,作为南进基地。日本此举凸现了两群岛的战略价值及其对南海航线的意义。美国为首的盟军就多次在南海破坏日本交通线;《开罗宣言》未明确提到日占的两群岛为日后纷争埋下伏笔;侵占两群岛日军的投降问题也成了围绕两群岛展开的争执之一。  相似文献   

19.
在比较教育研究中人力资本理论多被用来解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何都不惜成本地向教育事业投资的现象。二战结束后,日本高速增长的经济推动了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与此同时,日本高等教育为日本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储备。因此,研究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教育与经济双向互动发展”的成功经验对于厘清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问题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30年代,围绕着日本侵华,中日苏出现了复杂的小三角关系。中国政府为了抗日,一面不断与苏联保持良好关系,得到苏联的有力援助;一面独力抗击日本侵略,有力地支援了苏联的经济建设和反法西斯战争。日本梦想速战速决灭亡中国,当中间突破成为永远的笑话之后,为了南进北翼的安全,改变初衷与苏修好。在中国抗战最艰难时刻,苏联同日本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对中国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造成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