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科学发现     
植物可自身更新遗传密码美国普渡大学的科学家近日发现,植物可以把自身遗传的父系遗传密码改写为祖系遗传密码。这项新发现推翻了教科书中的一项经典遗传定律,即子系植物只是简单地继承和综合该植物父系的遗传密码。这条定律是由19世纪的孟德尔在种植豌豆植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 ,孟德尔以豌豆为实验材料发现了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 ,摩尔根以果蝇为实验材料发现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规律。近 2 0年来 ,人们十分青睐另一种实验材料———拟南芥。拟南芥是十字花科植物 ,用于经典遗传学实验已有 5 0年左右的历史。人们发现它在基因组结构、大小和生物学特征等方面十分有利于植物基因工程的操作。它本身虽然没有多少经济价值 ,但作为迄今发现的基因组最小的高等植物 ,在植物遗传的科学实验中身价不低。 1 90 5年摩尔根发现 ,果蝇体小易养 ,生活周期短 ,繁殖力强 ,在 2 5℃温度下 1 2天即可完成一个世代 …  相似文献   

3.
拟芥兰——“嗅”到炸药即变色植物一直被人们用来装点并美化人类的生存环境。最近.科学家意外地发现了植物的一个新用途:排爆。 科学家发现,虽然植物没有像动物一样的感觉器官,但许多植物也能感知环境,并且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4.
植物的骗术     
佚名 《语文新圃》2007,(10):22-23
在人们的认识中,自然界的植物似乎向来都是温文尔雅,不动声色.但科学家们发现,其实植物和人类一样有时候也要玩一下骗术,这是它们生存所必需的技巧或方式.……  相似文献   

5.
神奇的植物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植物是没有情感的,更别说智慧了。然而,随着科学家对植物的深入研究,他们惊奇地发现,许多植物为了生存,不仅能“看”,能“睡”,而且还能“吃”。  相似文献   

6.
在自然界里,人们是很难发现植物有视觉器官的,但科学家经过观察发现,在植物叶子内有好像视网膜的东西,它叫感光器,其实,它就是植物的“眼睛”。植物依靠感光器感觉光的存在、光的强度、方向以及颜色的比率。植物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认为植物利用光远  相似文献   

7.
人类热情好客,一些植物也有好客的天性。到了夜晚,人们回家了,鸟儿归巢了,那些无家可归的昆虫怎么办呢?科学家最近研究发现,一些植物到夜间会用自己的花朵给昆虫提供一个家,而且是一个温暖的家。目前,已知有近千种植物具有产生热量的能力。这些植物把体内的糖类或脂肪转化为热量释放出来,使花朵能在夜间保持恒温。这些植物产生热量的原理,目前还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热量有助于花朵气味的释放,吸引昆虫前来“赴宴”。科学家发现,能发热的花成熟时,花朵的某些部分的呼吸水平令人吃惊,每小时吸收的氧气量是其自身体积的100倍;放出的热量足以…  相似文献   

8.
国际上通行将80岁以上老人作为长寿老人。人到老年,追求长寿乃在情理之中。人们在实际生活中逐渐发现与长寿有关的因素很多,其中,大约15~20%取决于遗传因素;20~30%取决于生存环境;40~50%取决于生活方式(衣食住行);10%取决于医疗条件。然而,对于婚姻与长寿的关系,人们还不甚了解。其实,婚姻也是长寿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千百年来人们始终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自然现象。谁也没有注意到这其中包含有遗传学的科学规律。1857年,奥地利生物学家孟德尔选用一种普普通通的农作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开始研究植物的遗传现象,探索遗传的规律。在实验中,他发现开红花的豌豆与开白花的豌豆杂交,其后代全部是清一色的开红花的豌豆。当这些后代再相互杂交,其下一代则出现分离现象,既  相似文献   

10.
①人类热情好客,一些植物也有好客的天性。到了夜晚,人们回家了,鸟儿归巢了,那些无家可归的昆虫怎么办呢?科学家最近研究发现,一些植物到夜间会用自己的花朵给昆虫提供一个家,而且是一个温暖的家。②目前,已知有近千种植物具有产生热量的能力。这些植物把体内的糖类或脂肪转化为热量释放出来,使花朵能在夜间保持恒温。这些植物产生热量的原理,目前还  相似文献   

11.
竹笛演奏过程当中气颤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竹笛气颤音的源起、定义、气颤音在竹笛演奏中的作用及如何使用等方面进行解析与论述,以达到竹笛气颤音在演奏与实践教学中得到正确认知和合理的实践运用。  相似文献   

12.
神奇的碳60     
多少年来,人们一直认为碳的同素异形体只有两种,即石墨和金刚石。80年代中期,科学家发现,碳还存在第三种同素异形体,即球状碳分子,其代表即是碳60(分子式C_(60))。 1985年9月初,美国科学家克劳特和斯莫利等人在用激光束轰击石墨靶表面时,  相似文献   

13.
戴璇 《文教资料》2007,(36):74-76
古筝左手"颤音"技法是古筝艺术"以韵补声"一个最具特色的重要技法。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古筝创作也在不断地革新,左手的技法也在迅速增多。左手颤音这一技法的使用逐渐减少而被忽视。为此,本文以颤音、颤音的功能、颤音的分类、演奏颤音的注意事项为研究对象。希望能增强人们对颤音的了解,提高演奏者们对颤音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最初,人类以为只有自己才配有喜怒哀乐这样高级的情感。后来,科学家研究发现,不少动物也具有这样的情感。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植物其实也有喜怒哀乐。  相似文献   

15.
1 植物标本制作 取完整植物幼苗一株,用水洗净,浸入内盛75%的酒精的烧杯中,并加热到80~85℃,待晾至叶子发白时(约30min),取出植物并放在清水中浸洗泡软。取出后再浸入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24h,待植物达到透明为止。取出后放在清水中浸泡10min左右,洗去氢氧化钠,再放入75%的酒精中浸泡7~8h,等  相似文献   

16.
植物吃什么     
植物生长和人一样需要吃东西,但它们要吃的是些什么,很早以前的人们并不十分清楚。古希腊的科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植物是靠吃土壤中的营养成长的,可是后来比利时科学家范·海尔蒙通过多次实验,却说植物完全是靠喝水长大的。  相似文献   

17.
飞人之死     
在18世纪80年代初,热气球刚在欧洲出现不久,人们对这种飞行器还不十分相信,当时人们已经用热气球成功地把鸡、鸭、羊送上了天空,但从来还没有人乘气球离开地面。1783年法国国王批准了科学家第一次用气球送人上天的计划,并决定用两个犯了死刑的囚犯去冒这个风险。  相似文献   

18.
高峰 《少年月刊》2012,(Z3):108-109
美国科学家发现了植物的一个新用途。植物可以经过基因改造后用来反恐,帮助人们找出那些隐蔽的炸弹。培育出反恐植物的是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女生物学家居恩·梅德福特等人,她利用植物的自卫反应机制找到了探测炸弹的  相似文献   

19.
植物的神力     
人们普遍认为植物是没有感觉的,你去砍它、折它的枝条,或者将花草连根拔起,这与打碎一块瓦片是差不多的。可是最近科学家研究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一些科学家认为,植物群能够审慎地考虑它们的生存  相似文献   

20.
最初.人类以为只有自己才配有喜怒哀乐这样的高级情感。后来,科学家研究发现,不少动物也具有这样的情感。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植物其实也有喜怒哀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