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7 毫秒
1.
案例:《解比例》的课堂教学片断。上课伊始,教师给出了4个比例:(1)3∶8=15∶x(2)9x=4.50.8(3)x9=43(4)14∶18=x∶110(1)、(2)是书中的例题,(3)、(4)是“做一做”中的两个练习题。师:请大家任意选一个比例,想一想,比例中的x应该是多少?学生独自探求,随后相互交流自己的解法。生: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国标本苏教版第四册62、63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笔算减法中隔位退位减计算方法的 过程,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 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 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探索隔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隔位退位减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哪位同学知道,我国成功申办了哪一年的奥运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10~11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什么叫比例?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13∶14和12∶9 1∶5和0.8∶4 7∶4和5∶3 80∶2和200∶5学生根据比例的意义进行判断,教师结合回答板书:师: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板书:外项、内项)。师:刚才,你们是根据比例的意义先求出比值再作出判断的。老师不是这样想的,可很快就判断出来了,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吗?告诉你们,老师是运用了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判断的…  相似文献   

4.
【题目]判断下面各题中的x和y成什么比例。(1)8:x=y(2)x:6=y(3)4:x=y:3(4)8:x=5:y【分析与解]要判断上面各式中的x和y成什么比例,关键要看x和y是比值一定还是乘积一定。由于上面各式子没有直接写成可以判断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的形式:戈:y=k(一定)或xy=k(一定),因此要先变形,再判断。  相似文献   

5.
[教材]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加选修)物 理第二册第十五章第二节。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磁感应强度的定义。 ·会用公式F=BIL计算安培力的大小。 ·会用左手定则判断安培力的方向。 ·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探究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磁感应强度"的引入过程,获得探究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 六年级下册P43~44例4、"练一练"和练习十T1~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发现并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在学生观察、思考和交流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进一步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内容:六年制数学课本第十二册67页例4二、教学目标1.掌握最基本的正比例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及步骤。2.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能力。三、教学过程设计(一)基本训练,铺垫引新1.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1)苹果的单价一定,购买苹果的数量和总价。(2)小麦的亩产量一定,小麦的亩数和总产量。(3)小新跳高的高度和他的身高。2.成正比例的两种量的关系式是什么? (y/x  相似文献   

8.
徐一丰 《中学教与学》2004,(4):F003-F004
1 根据化学式的计算1.碳酸氢钠[NaHCO3 ]、碳酸氢钙[Ca(HCO3 ) 2 ]、碳酸氢铵[NH4HCO3 ]三种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相同时,所含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A) 1∶1∶1  (B) 1∶2∶1  (C) 2∶1∶2  (D) 1∶1∶52 .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气体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5  相似文献   

9.
一、选择题 (每小题 5分 ,共 35分 )1.若x 110 0 x 210 0 … x 9910 0 [x 1]=35 6 ,其中 [x]表示不大于x的最大整数 ,则x可取值为 (   ) .(A) 3 5 4  (B) 3 5 5  (C) 3 4 4  (D) 3 4 5图 12 .某台球桌为如图 1所示的长方形ABCD ,小球从A沿 4 5°角击出 ,恰好经过 5次碰撞到B处 .则AB∶BC =(   ) .(A) 1∶2 (B) 2∶3(C) 2∶5 (D) 3∶53.正整数由小到大排成一列 1,2 ,3,…去掉数列中的完全平方数和完全立方数后 ,不改变顺序 ,组成新数列 .则第 2 0 0个数是 (   ) .(A) 2 16 (B) 2 17(C) 2 18(D) 2 194 .已知x y …  相似文献   

10.
导数具有丰富多彩的性质和特性,利用导数研究或处理以前学过的一些问题,既可以加深对导数的理解,又可以使得有些数学问题得到简化.下面选解评析几例. 一、判断或证明函数的单调性[例1] 已知a≥1,求证:函数f(x)=x2+1~(1/x2+1)-ax在[0,∞)上是单调函数.  相似文献   

11.
[题目]已知甲数的1/3和乙数的1/4相等,求甲、乙两数的比是多少? [分析与解] 解法一:比例法同学们知道,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反过来,如果有两个数的积等于另外两个数的积,那么这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对于这道题,我们就可以逆用比例的基本性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国标本苏教版第四册第52 页的例题、第53页"想想做做"1-4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 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 (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 2.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索意识和验 算意识。 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并与同学合作交 流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教学重点]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三位数 减三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自己概括出不退位 减法的计算方法并理解算理。  相似文献   

13.
高考答题是能力与时间的角逐 ,能力“到位”还要讲究思路和方法 ,一般在“巧解”上作文章 ,这就要积累平时的解题经验与捕捉他人之“玉” .本文提供 7个途径 ,供取长补短 .1 适时代换 ,减轻负担例 1 设a为实数 ,函数f(x) =x2 |x -a| 1,x∈R .求f(x)的最小值 .解 令 |x -a|=t (t≥ 0 ) ,则f(x) =|(x -a) a|2 |x -a| 1≥|t-|a||2 t 1=t2 -( 2 |a|-1)t a2 1=[t-( |a|-1/ 2 ) ] 2 |a| 3 / 4.①设g(t) =[t -( |a|-1/ 2 ) ] 2 |a| 3 /4.当 |a|-1/ 2≤ 0 ,即 -1/ 2≤a≤ 1/ 2时 ,g(t)在 [0 , ∞ )上递增 ,从而g(t) min=g( 0 )=a2 1.当 …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学生能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2)能够判断生活中的一些不确定现象;(3)初步学会使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活动对象]三年级学生[活动目标]1.通过探索左右对称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2.使学生愿意从数学角度关注生活中一些有趣的现象,乐意探索其中的奥秘。3.在活动过程中,通过小组协作和专题研究活动,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意识。[活动准备]1.课前将全班同学分成8组,每组6人。2.每组有一面立式衣镜,讲台前有一立式大衣镜。3.每组有一些图片,一个钟面。4.有关的电脑课件。[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明理1.师:小朋友,老师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谁想听就鼓掌。(教室里掌声一片)2.动画配音故事:《小猫咪照镜…  相似文献   

16.
小学里检验方程的解有两个目的:一是判断解方程的过程是否完整正确;二是判断计算是否有误。笔者发现,在教学“简易方程”时,很多学生把检验方程的解的过程看作是一种形式,是瞎子成眼境——装装样子。如一名学生解方程“15-0.94+x=20”,错为: 解:0.94+x=20-15 x=5-0.94 x=4.16 检验:把x=4.16代入原方程, 左边=15-0.94+4.16=20,右边=20 左边=右边, 所以x=4.16是原方程的解。又有一学生解方程“0.5×8=8x”,错为:解:4=8x  相似文献   

17.
<正>[教学内容]西师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75页例1,课堂活动和练习十五1、2题。[教学目标]1.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探索过程,并能正确计算。2.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体验数学价值。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和书写习惯。[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个位不够减"的处理。[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学,自主学习1.复习。  相似文献   

18.
一、选择题 :( 1)~ ( 12 ) . DBDAB CA DBB DC.二、填空题 :( 13) - 2 .  ( 14 ) 6 .  ( 15) y - 4x + 4=0 .  ( 16 ) 4 .三、解答题( 17)本小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基本性质和恒等变换的基本技能 ,考查运算能力 .解 :y =sin4 x + 2 3sinxcosx - cos4 x =( sin2 x + cos2 x) ( sin2 x - cos2 x) + 3sin2 x =3sin2 x - cos2 x =2 sin( 2 x - π6 ) .故该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π,最小值是 - 2 ;单增区间是 [0 ,13π] ,[5π6 ,π] .( 18)本小题主要考查互斥事件、独立事件和独立重复试验中的概率计算 ,以及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相似文献   

19.
郑平芳 《新作文》2022,(2):63-64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掌握两种作文开头的方法(引用诗词法、环境描写法); 2.训练学生环境描写的能力; 3.文从字顺地写出寻找秋天足迹的过程,感受秋天带给自己的愉悦感.  相似文献   

20.
一、选择题 :( 1)~ ( 12 ) . DADA B CCCBB BD.二、填空题 :( 13) - 2 .  ( 14 ) π4 .  ( 15) π3.( 16 ) [- 1,3] .三、解答题( 17)本小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基本性质和恒等变换的基本技能 ,考查运算能力 .解 :y =sinx + 2 3sinxcosx - cos4 x =( sin2 x + cos2 x) ( sin2 x - cos2 x) + 3sin2 x =2 sin( 2 x - π6 ) .故该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π,最小值是 - 2 ;单增区间是 [0 ,13π] ,[5π6 ,π] .( 18)本小题主要考查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数学期望以及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 :( )ξ的所有可能值为 0 ,1,2 ,3,4 .用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