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培养外来务工子女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快速融入班集体,增强其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学校实施外来务工子女心理健康"一三五"教育引导模式,即一个"情·知"引导的课堂主阵地,"心理画技术""沙盘游戏""三五家教法"三种心理技术做支撑,五大实施途径,探讨促进外来务工子女心理健康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李向荣 《教师》2013,(19):56-57
中学时期是人生转变的一个重要时期,它不仅是学生文化科学素质发展的黄金期,也是个体身心发展急剧变化并充满矛盾的"危机期"。中学生心理现状提醒教师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而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典型的育人课程,是对学生实施公民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更应当发挥其优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教会自我调控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内容广泛,其中蕴含着相当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如"做情绪的主人""自信使我如此美丽""做意志坚强的人""走出闭锁心理"等,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20,(25):108-109
随着新课改的深度贯彻落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树立学生全面培养的教学方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尊重学生发展规律,从而发展学生思维,健全品德教育。因此,为有效培养学生全方面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文将通过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理性思维""生活化思维"四部分进行论证研究,致力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正高中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一方面身心还在发展之中,生理上的成熟极易产生心理上的困扰;另一方面,高中生面临高考,有繁重的学业压力,容易影响自身情绪,产生不良的情感,进而引发心理疾病。在这两种危机的挑战下,青春期学生的心理健康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次研究将积极心理学作为评估高中生心理健康的依据,以"性别""年级""寄宿或走读""家庭结构""父母的管教方式"为变项,探究其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依据结果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巩固、加深和充实课堂上所学到的直接知识,而且还能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坚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不仅能促进学生身体正常发展,增强体质,还能使他们劳逸结合,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提高学习效率,在"阳光体育""休闲体育"等的指导思想的影响下,课外体育活动促进了以身心素质为第一位的军事化院校学生的健康。以下针对此现象,对此影响作针对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操作课程,学校体育教学承载着康健身心、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等多重重要任务,其作用早已毋庸置疑.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以学生为本""以学定教""还课堂于学生"等教学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如何体现这些教学思想,成为实践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之关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某校2394名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发现: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女生,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好于非独生子女,应届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往届学生,城市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农村学生。其中,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占总体人数的9.15%,其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偏执""抑郁""情绪波动""交往障碍"4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心理健康水平,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当前,衡水市部分中小学教师面临"职业倦怠,身心疲惫""情绪波动大,自控能力较差""心理压力较大,压力源多元化""人际关系较紧张,师生关系尤其比较紧张"等心理问题.针对影响衡水市部分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文章从政府层面、社会层面、学校层面、家庭层面、个人层...  相似文献   

9.
王丽君 《四川教育》2009,(12):43-44
心育(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的有关理论,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教育的特点,通过课堂教育教学、游戏、活动、辅导等各种教育途径,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认知,唤起学生自我认识、自我保健的意识,并对已经出现心理偏异或形成障碍的学生提供一些简易有效的心理服务,以促进学生身心正常发展,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关注学生发展""学生是课堂主体",落实到实际教学中,首先是做好学情分析。将学情融入实际教学,关键在于对"情"的分析。初中是学生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重视学情分析,采取有效的分析方法,可促进初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新课改理念的落实。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积极开展体验式心理健康教学,优势主要体现在:有利于营造特定氛围、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有利于减轻学生压力.主要围绕"体验式教学的特点""体验式心理健康教学的优势""高职院校开展体验式心理健康教学的实践路径""高职院校开展体验式心理健康教学的保障机制"这几个方面展开深入探讨,重点分析体验式教学的优势与具体应用,并...  相似文献   

12.
《河南教育》2014,(10):12-13
<正>为切实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河南理工大学以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为中心,牢牢把握宣传教育、危机干预两个关键环节,逐步完善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工作网络,着力抓好教学、活动、咨询服务、危机干预体系建设,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日益浓厚,师生心理品质显著优化,成为首批"河南省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试点单位"。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践中,逐步培育、形成了"全""深""细""实"四大工作特色。下  相似文献   

13.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看""想""议""练"四个要点,着力探究"引""探""导""伸"等四种课堂教学方式,致力于选择适应学生的课堂模式,创设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情境,让学生在探究与反思中有效思考,使课堂获得最有效生成。  相似文献   

14.
"自学辅导""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六步教学"等课堂教学模式的范式在于学生的主动学习,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重视学生的发展,让学生由"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适时引导,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让学生"学会""会学"是高中生物"生本课堂"的关键所在。为了保障高中生物"生本课堂"的有效性,应从课堂引导、课堂推进以及课堂提升三个方面进行着手。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现心理育人功能的重要手段。分析查摆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指导,构建育人工作新格局。全员参与,着力打造"三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育人队伍;全过程融入,从"入学适应阶段""积极探索阶段""稳定发展阶段"到"准备就业阶段"入手,做到因时而为、因势而为、因需而为;全方位渗透,充分利用课堂内外,线上线下构建网格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模式,全方位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16.
建构生态课堂的前提是要对课堂生态的现状进行研究与剖析,对课堂生态的困境进行分析与反思。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中职校生态课堂的困境主要表现为"教师预设问题多,课堂生成少""学生被动思考多,交流对话少""学生解答问题多,质疑分享少"等"三多三少"问题。可以通过"是什么,追问整体性""为什么,追问互动性""做什么,追问开放性""得什么,追问生成性"的"四省四问"来构建生态课堂。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生的思维单纯,容易受到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影响产生各类心理问题,这会严重阻碍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关注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然刻不容缓。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就是专门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科,然而当今中小学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正在向着学科化、德育化的方向转变,教师仅仅将其当作一门普通的学科来授课,没有主动关心学生的真实想法,学生过于被动,不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形同虚设,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始终得不到有效的缓解。本文将论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的构建方法,以期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从“积极”出发建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新修订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以活动为主""加快课程建设"。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亟须加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建设。课程具有积极性、科学性、创新性、体验性、高技术性、渗透性、趣味性和实效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21,(87):55-57
活力课堂是学生所期盼的,也是学生所向往的。文章立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分别从"优化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氛围""精心创设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多元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活力""联系生活实际,走进语文世界""趣味课堂教学,突出课堂魅力""学生合作学习,增添课堂活力""实施因材施教,提升教学效果"这七个方面入手,针对构建小学语文活力课堂的策略进行了初步地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体育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要的教学意义。需要营造利于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教学环境,同时利用娱乐性强、较为新颖的体育教学活动,来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挖掘教材中能够起到心理健康教育价值的内容,利用接力赛的教学课堂模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