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20年初,我们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这场人民战“疫”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出巨大的精神力量。一方面,战“疫”实践凝结成的伟大精神印证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战“疫”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战“疫”中的思政课应当担当精神战“疫”责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线,抓好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着力点,努力培育有责任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2.
"伟大抗疫精神"是一本生动的新时代思政教材,将其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程育人能增强其时代性、鲜活性、亲和力,传承和弘扬中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理论力量,强化思政课程立德树人的关键作用,培养高职学生的"大国工匠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精神谱系的新内容,伟大抗疫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结合,集中彰显了党的核心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基于伟大抗疫精神融入思政课程的内在逻辑,深入探究伟大抗疫精神融入高中《政治与法治》模块教学的现实路径,对增强高中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培育高中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主心骨和领导核心,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践中,党领导人民共克时艰,形成了伟大抗疫精神。文章合为时而著,当前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解读伟大抗疫精神正当其时,是弘扬伟大抗疫精神的现实需要。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取得抗击疫情彻底胜利的精神动力,伟大抗疫精神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重要精神财富,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和重大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在合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形成的伟大抗疫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的产物,是中华民族精神谱系中的新内容。其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价值,尤其对于医学生而言有着重要的人文素养培育价值。将伟大抗疫精神融入医学人文教育的全过程,能够培养医学生爱国爱民、爱岗敬业、科学奋斗的价值观。因此,医学院校应主动将伟大抗疫精神融入课程教学、临床实习、教育环境之中,引导医学生成长为德术兼备的优秀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6.
抗疫精神生成于抗击疫情的伟大实践,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它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弘扬了中华民族伟大斗争精神、涵养了中国式新型政治文明。将抗疫精神深度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教学,为立德树人提供精神源泉、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时代素材、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内生动力、为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增值赋能,让抗疫实践成为高校学子成长成才的思政大课,涵养时代新人,发挥其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重要作用。为此,要加强课程建设,促进抗疫精神的系统融入;注重文化建设,优化抗疫精神的价值表达;加强内外相融,构建高校“微生态”传播矩阵;加强实践教学,促进抗疫精神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7.
在抗疫斗争中形成的以"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为内核的抗疫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谱系的最新成果.抗疫精神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了宝贵资源,有助于引导大学生传承和弘扬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推动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要从目标、内容、形式、队伍等多维度找准着力点,以充分释放抗疫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8.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折射出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特质禀赋,为地方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入了具有时代特色的生命力。承德医学院校立足“红医精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校的传统特色、办学理念相融合,将抗疫精神融入“四贯通、四结合”大思政育人体系中的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具有重大历史事件特点的校园文化品牌,创新“三全育人”新格局。  相似文献   

9.
伟大抗疫精神作为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伟大抗疫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彰显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取向、凸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展示了负责任的大国担当,对进一步培养新时代青年家国情怀、责任意识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可通过“课堂理论教学、实践活动教学、线上网络教学”等形式将伟大抗疫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不断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  相似文献   

10.
在抗击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仅取得抗疫斗争的胜利,而且还形成了伟大的抗疫精神.抗疫精神的主要内涵包括:奋不顾身的爱国精神、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胸怀天下的担当精神,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抗疫精神尚未有效融入,其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有必要把抗疫精神融入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校园文化、网络教学,从而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增添丰富的内容,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提供帮助,为大学生优良品格的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提升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1.
中华文化的延续演进与时代的发展进步同向同行,伟大的抗疫精神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了革命文化,发展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迸发出磅礴的文化感召力。文化自信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以抗疫精神涵养时代青年,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展现了文化自信的丰富内涵和当代价值。新时代应当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讲中国故事,提升其对于文化自信的认同感、获得感和责任感,并以伟大抗疫精神涵育其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2.
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和教学任务,既是课程建设的需要,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为使抗疫精神有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以高校核心主干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探讨抗疫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路径。要全方位地将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既要与教学内容融合,又要与教学方法融合,精选巧用抗疫素材,还要与实践教学相融合,凸显实践导向,达到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3.
伟大抗疫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资源,用伟大抗疫精神引领青年学生思想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从理论维度上看,伟大抗疫精神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淬炼于党的百年精神传承、来源于举国抗疫伟大实践;从价值维度上看,有利于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强化青年学生的责任担当、充分激发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怀;从实践维度上看,通过强化课堂理论教学、丰富实践教学活动、创新网络教育模式,能不断提升和拓展思想教育的高度、温度和广度,不断增强思想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抗疫背景下,为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立德树人中的关键作用,及时回应不良社会思潮对思政课的挑战,必须准确把握疫情形势,把伟大抗疫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实践.抗疫精神融入思政课堂,可以引领青年学生价值取向,增强思政课政治引导力和价值塑造力,提升思政课的时代感和吸引力;通过实施"抗疫"价值观教育,把握思政课教学的科学方向,进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5.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党领导中国人民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总体战、阻击战,在这场全民抗疫斗争中生成了伟大抗疫精神,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因宝库。伟大抗疫精神源自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基因传承、鉴戒于自古以来中国人民的抗疫经验与教训、诞生于中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实践。新时代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必须在深入研究中准确阐释,在统筹设计中广泛宣传,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践行传承,在勇担时代使命中升华发展,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伟力。  相似文献   

16.
价值观是一个国家最持久、最核心的深层次的力量,核心价值观承载着民族的精神追求,是国家兴旺强盛的基石。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凝练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法治确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素之一,这表明:法治不仅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而且成为全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社会主义法治价值观的确立,是国家社会发展转型时期的价值追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法治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7.
红岩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价值追求的统一性、形成过程的继承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因。红岩精神作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重要精神动力,能够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象感,提升认同感,激发践行感。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当以宣讲红岩事迹与精神为契机倡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传播红岩文化为杠杆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传承红岩精神为抓手践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根源于中国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因此,二者存在内在的统一性,主要表现在理论渊源、价值追求、功能导向等方面的逻辑联系。我们应该以科学态度对待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将革命精神代代相传,对革命精神进行传承和创新发展,深入挖掘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中优秀品质的时代价值,使之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辟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体现了中国梦最基本、最核心的价值内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有足以支撑梦想的价值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中国梦所要追求的理想和目标,也是共建共享中国梦的精神保障。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和引领人们团结奋进的一面精神旗帜,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在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当下,总体谋划、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将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和保证改革的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意蕴,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全面深化改革的有机融合,即:坚守"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发展价值目标,推动改革进程;坚持"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治理价值取向,凝聚改革共识;遵循"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道德生活价值准则,检验改革成效,从而凝聚全面深化改革的正能量和不竭的改革动力。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张力更为扩大,全面深化改革各项成果就更能固化为社会的基本认知和内化为公民的价值取向,二者在相互作用中必将形成强大的正反馈效应,推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