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在我国一些地区,财政风险日渐显现。各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增强财政风险意识,建立财政风险预警机制,规范政府行为,培育主体税种,优化投融资体系,硬化预算的执行和管理,减少地方财政的体制风险等方法来建立有效的地方财政风险防范体系。  相似文献   

2.
地方财政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防范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一些地区,财政风险日渐显现.各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增强财政风险意识,建立财政风险预警机制,规范政府行为,培育主体税种,优化投融资体系,硬化预算的执行和管理,减少地方财政的体制风险等方法来建立有效的地方财政风险防范体系.  相似文献   

3.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当前,由于受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财权、事权划分不对称,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不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举借行为不规范、使用效益差、管理不统一等问题,呈现出规模大、隐蔽性强、缺乏预警和控制机制的特点,具有不同程度的规模、结构、效率和外在风险。因此,要改革现行的分税制,健全财税体制;按照公共财政要求,调整地方财政的支出结构;建立风险防范机制;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培植地方财源。应通过积极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实现地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成因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主要有:盲目放贷、农村信用社人员少、机构多,从业人素质低、信贷管理机制不健全,政府干预产业结构调整贷款等。要建立信贷岗位责任制和风险防范责任制,强化信贷责任追究,正确处理信用社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强化监管,加大支农贷款投放力度。  相似文献   

5.
从某种意义上讲,财政隐性赤字的存在、地方政府债务的不确定性及自身的缺陷以及由此引发的问题,构成了地方财政的潜在风险。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财政风险,应尽快转变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减轻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压力和债务融资压力,进一步完善税制,分清各级政府的偿债责任,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制度建设,为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行为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6.
地方财政风险的成因及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财政风险的成因主要有地方经济贫困、财政体制因素、地方财政包揽过多及供给范围过宽、地方政府债务过重及担保过多等。防范财政风险可以采取:加强财源建设、强化支出管理、完善体制、强化风险意识、建立地方财政偿债机制、加快地方税制改革、加强税收征管等措施。  相似文献   

7.
完善我国组织人事管理制度防范地方财政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组织人事管理制度存在的缺陷,是引起地方政府财政风险,加剧财政困境的主要原因。在此,对其引起地方政府财政困境进行浅析,并从完善我国组织人事管理制度,防范地方财政风险,促进地方解困的角度进行了对策探讨。为从源头防范财政风险,有效缓解地方财政困境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8.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地方政府无论是举债还是偿债均对土地出让收入存在较大的依赖。在后土地财政时代,继续依靠土地财政的形式维持城镇化的建设是不可取的,同时要警惕地方政府债务转嫁。地方政府筹集资金的单一形式需要改变,其中地方政府共同发行债券是解决贫困地区融资难的重要手段,征收物业税则是保障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的有效途径,将压力测试引入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对风险防范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建立双对数模型并利用财政支农支出、农业GDP及农民纯收入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后发现,福建省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GDP和农民纯收入的实际贡献值与理论贡献值之间存在着缺口。财政支农支出绩效不高的原因,既有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方面的,也有体制方面的。要提高财政支农支出绩效水平,就必须建立稳定的财政支农支出增长机制、优化结构、健全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地方财政健康程度的评价分析与改进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财政是分级财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地方财政拥有全国近一半的财政收入,承担着70%以上的事权,是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财政健康运转的基石。近年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地方财政在运行中普遍出现了一些体制性、机制性和制度性的风险与矛盾。对地方财政做一个客观、全方位的评估是关系到未来财政体制调整、健全财政管理制度的基础性问题。本文拟从财力、财政管理体制和财政运行机制几个视角来提出评价我国地方财政健康程度的框架性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地方财政健康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挖掘减税降费政策的经济效应,根据在减税降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保障减税降费政策落到实处的措施建议:一是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二是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三是综合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手段;四是强化对财会人员的职业培训。  相似文献   

12.
一般企业在股票市场的减资活动可分为二种:一种是像欧美市场所减少的为每股票面金额,第二种是因面额固定因而现金减资,即减少流通在外股数,并将减少的资本退回给股东,除有维持财务绩效稳定成长外亦可减轻公司代理成本。如今现金减资已成为企业提升财务绩效的重要工具,更是资本市场一个讨论课题。现金减资活动因有企业资产减少肇成公司闲置资产下降,导致公司财务绩效比以往更有效率,进而提高了公司的报酬率。  相似文献   

13.
关系型借贷有助于解决抵押品不足、“硬信息”缺乏等问题,从而有效缓解融资困境,成为正规金融机构支持“三农”的主选技术。目前,福建“三农”的信贷缺口较大,如果能从融资技术的角度出发,改善贷款的可得性,则对探索正规金融机构发展关系型借贷支持“三农”、积极投身海西新农村建设颇具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杨燕 《复旦教育论坛》2024,22(2):99-105
“双减”政策正式发布已两年有余,国内开始更多地就该政策的落实落地情况开展大样本调查,但数据分析整体上还偏重于呈现表象问题。本研究尝试从经典的“结构-行动”理论出发,进一步深挖“双减”政策落地中的结构化困境。研究首先从政策本身出发,然后基于11个大样本调查,分别从顶层设计和实践两个层面分析当前凸显出的新问题、新怪象背后的深层次问题。研究发现:地方教育部门面临着上级政府部门自身实际操作偏离政策设定初心的问题;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肩负着“既要、又要、还要”的多重期望;家长面临着“表面利好,实际难以做到”的困境。研究建议:在顶层设计层面,首先要从“双减”政策的根本意图出发,用中长期的工作目标与推进机制引领地方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的行动;在实践层面,应着重于合力纾解家长的教育焦虑。  相似文献   

15.
学业负担过重向来是义务教育改革难以攻破的瓶颈,"双减"政策从校内教学和校外培训两方面为当前的减负工作指明方向和路径。从校内教学的视角来看,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的关键不仅在于作业的减"量",更需要课堂教学的增"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为课堂教学减负提质提供支撑引领,助力教学过程精准高效,为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作业,全流程数据驱动教学评价降低考试压力。然而技术理性使课堂教学面临人本关怀缺失,教学评价重量轻质,学生学业负担再度加重的风险。对标"双减"目标坚守教学育人本义,人机协同教学实施因材施教,动态监测学业负担,科学精准减负,统整量化质化评价是减负提质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6.
当前,农村经济是我国整体经济发展中的一块短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推动。文章从农业发展在土地、劳动力、农业经营组织管理、财政支农资金等供给要素视域入手,通过实证研究,定性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农村经济改革的对策和建议,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释放新活力。  相似文献   

17.
在国际上混业经营大潮的影响下,面对加入WTO后的国际竞争压力,金融控股公司成为我国金融业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过渡的一种模式,由于金融控股公司形式下存在特有的风险,需要从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两方面着手,建立起相应的监管体系以防范风险。  相似文献   

18.
浅谈银行裁员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大规模的裁员是国有银行改革人事制度,提高经营效益,增强竞争能力 的重要措施。银行裁员是在内部和外部双重压力下出现的,产生也巨大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所以必须完善银行人事管理制度,使裁员更加稳妥、有效地进行。  相似文献   

19.
农业产业化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壮大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而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得到农村金融的支持。加大农村金融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力度,对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赣南脐橙产业化发展为例,从农村金融在促进赣南脐橙产业化发展的现状与成效出发,对农村金融与产业化发展的缺位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健全农村金融组织和服务体系、完善农业信贷机制、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建立农村资金互助社和发展农业风险保障补偿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排污交易制度是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以总量控制为基础,充分运用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灵活地管理环境的一种管理机制。从安阳市环境质量及污染减排工作现状出发,阐述了安阳市实施排污交易制度的必要性,分析了实施排污交易制度的不利因素,并结合污染减排对排污交易制度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在安阳市进行排污交易、实现污染减排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