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海上扁舟》是美国自然主义文学先驱斯蒂芬克莱恩的代表作之一,淋漓尽致地体现了美国自然主义文学的特征。本文通过对环境描写、心理描写以及重复叙事手法的分析,从自然的强大冷漠、人类的无奈渺小、道德对人的命运的否定作用等方面对《海上扁舟》中所呈现的自然主义特征进行了全面的阐释。  相似文献   

2.
《缅甸岁月》是英国著名作家乔治·奥威尔的第一部小说,根据其1922年至1927年在英属殖民地担任帝国警察的经历写成.奥威尔通过文本的创作重塑了历史,戳穿了大英帝国殖民统治合法性的谎言,再现了殖民统治给殖民者和被殖民者带来的伤害.  相似文献   

3.
田山花袋是日本近代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 ,其文学理论和创作对自然主义文学运动产生了巨大影响。他在《露骨的描写》这篇评论中赞同自然主义文学的“无理想” ,提倡“不要写作技巧”的文学方法。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思想 ,它虽然缺乏批判社会现实的精神 ,但明确地提出了在借鉴西方文学方法中如何确立日本作家的创作态度这一现实问题。文章通过剖析田山花袋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来揭示日本自然主义文学与“私小说”的内在关系 ,重新诠释其“自然”观的内涵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4.
《左传》中的战争描写体现了《左传》的文学特色和艺术成就。通过对《城濮之战》的分析可以看出,《左传》全篇贯穿浓厚的“礼”的色彩,战争描写体现了作者对战争的理性思考,同时强调在战争中“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对考琳.麦考勒《荆棘鸟》中三代女性的成长之路进行分析。通过对自然主义文学的评析和比较,认为《荆棘鸟》成功地描写了女性从混沌到觉醒直至主宰命运的奋斗历程。  相似文献   

6.
文学创作要真实的反映生活。美国自然主义代表作《红色英勇勋章》是一部战争心理小说。斯蒂芬·克莱恩通过对战争环境以及人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对主体心理与行为进行刻画与塑造,为读者展现了自然主义文学所揭示的美国社会和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7.
《红色英勇勋章》是美国文学史上一部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经典作品,作者斯蒂芬·克莱恩在文中对颜色、声音以及动物的描写都极具象征意义,同时通过对文中人物心理的刻画和战争环境的描摹体现了其自然主义的思想主题。  相似文献   

8.
“自然主义论战”主要集中于1922年至1923年。1922年第十三卷第2号《小说月报》上,沈雁冰发表致读者信,针对当时流行的关于文学“不宜拘泥于某种主义”的说法,鲜明地提出“中国文学若要上前,别自然主义这一期是跨不过的。”由此引起许多读者来信,发表各自对自然主义的看法。创造社的作家们也就此问题在自己的刊物上发表文章,提出一些有价值的现点。这次论战,区分了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的异同处,认识了自然主义在中国新文学现实主义流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今后现实主义文学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死亡是德国文学的传统主题。本文以歌德的《浮士德》和海涅的《诗歌集》为研究对象,对其中死亡题材的经典描写进行了比较,对其表现形式和艺术感染效果进行了总结,揭示死亡在西方社会的寓意和在德国文学中的艺术魅力,揭示了《浮士德》和《诗歌集》长久保持巨大生命力和吸引力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自然主义文学是20世纪初出现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一个占有重要地位的文学流派,它的产生对日本近代文学有一定影响。从岛村抱月的理论著作《被囚禁的文艺》和岛崎藤村的长篇小说《破戒》问世之后,日本文学史上便出现了自然主义文学运动的高潮。日本自然主义文学运动中出现的一群作家的创作,主要限于小说。作家有岛崎藤村、田山花袋、德田秋声、岩野泡鸣、正宗白鸟等人。自然主义文学所提倡的科学实证精神,对日本近代文学的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其部分描写得十分灰暗,充满了悲观与绝望的色彩的内容也给日本的近代社会文学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舍伍德·安德森是美国现代主义文学之父,其作品《俄亥俄的温斯堡》被认为是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旅程碑式的作品.在小说中,安德森探究属于现代主义文学的新叙述技巧,以便更好地表现时代的新面貌.然而,在这部作品中仍然存在着一股自然主义的潜流.本文将对《俄亥俄的温斯堡》中人物在特定的环境所作出的反应以及如何被环境异化进行分析,并阐述自然主义潜流与作品多重主题之间的关系,旨在探求作品中的自然主义潜流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术语解析】描写是文学创作的基本手法之一。描就是描绘,写就是摹写。描写就是作者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描写的方法不同,又可分为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直接描写,又称正面描写,是对人或环境的直接描述。侧面描写,又称间接描写,通过对其他人或环境的描写,从侧面烘托所写人物、所写之景,从而收到"烘云托月"的效果。比如汉乐府《陌上桑》对秦罗敷的描写:  相似文献   

13.
周开容 《文教资料》2008,(25):29-31
<红色英勇勋章>是19世纪末美国自然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和描写美国内战的经典作品,但是作品本身并不是仅仅描写战争,作者斯蒂芬·克莱恩以客观生动的笔触描写了主人公弗莱明的心理活动以及行为表现,体现了外部环境与内心的冲突,反映了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以及战争的残酷和毫无意义,充分表达了作者的自然主义的观点.本文试图从分析主人公在战场上的心理变化过程来体现小说中的的自然主义以及作者的自然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14.
《儒林外史》中有丧葬描写,这不仅反映了小说的现实意义,更突出了其文学价值.作者在丧葬描写中运用了诸多文学手段,包括客观白描、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还运用细节描写、夸张等手段增加了小说的讽刺效果.丧俗描写对于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深化思想主题等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西游记》中的环境描写大都特点鲜明,或具有突出的象征性,或契合堪舆学原理,或二者兼而有之.小说中此类环境描写有三种功能:推动情节发展、预示人物身份和暗示小说内容.《西游记》中的环境描写一方面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宇宙生成模式和天人合一原理,一方面表达了作者认同佛教的宗教态度和作品宣扬佛教的创作主旨.同时,小说环境描写的堪舆学色彩,使《西游记》的环境描在空间布局、山水形态和动植物生机等方面为古代小说环境描写大大推进一步,在细致程度上,也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16.
托尔斯泰的创作是俄国文学发展中的一个崭新的阶段,他以无与伦比的高超的艺术技巧展示出了俄国社会生活的巨幅画卷,然而托尔斯泰最重要的革新还在于现实主义的心理描写.由于他的独到的探索和惊人的才能,人的心灵——这个隐秘的、深奥的又是无比广阔的世界,得到了真切细致的、富有诗情画意的艺术再现.本文以托尔斯泰的重要作品《安娜·卡列尼娜》为代表,对托尔斯泰心理描写艺术的特点进行了简略的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17.
由于受到古代哲学用形象阐释玄理的习惯影响,中国占典文学尤其是诗歌就形成了以人物的情感、外貌、神情和行为描写为主的创作传统,重在借助于环境营造优美的意境,抒发真挚的性情。然而中国古典文学并不是完全排斥心理描写,不仅不排斥,有时对人物心理的摹写刻画还相当细致入微,《君子于役》《望江南》《闺怨》等描写闺中怨情的诗即是一例。  相似文献   

18.
《三国演义》是一部史诗性的巨著,也是一部长篇战争小说,描写了自东汉末年到晋初一百多年的战事,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在对战争的描写中,《三国演义》重视渲染战争环境,青睐于智斗的决定性作用,又擅长以战争冲突塑造人物性格;但在对战争的全景性和狂欢式的表现中,《三国演义》陷入了为统治阶级、为利益集团“修史”的片面立场,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战争暴力给百姓带来的毁灭性灾难,对旷日持久的战争缺乏反思意识和人道主义关怀,由此淹没了战争的血腥气味和死亡恐怖,而将战争诗化和狂欢化了.  相似文献   

19.
《左传》对战争的描写比比皆是,它把战争当作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加以全面叙述,并善于通过细节描写,动作描写,人物对话等使战争内容故事化,增强了生动性。《左传》成功地叙写战争对后代学和历史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本试从以上方面谈谈《左传》的学成就。  相似文献   

20.
司马迁的《史记》不仅是一部卓越的历史著作,同时也是一部具有强烈的文学色彩的文学传记,而细节描写是《史记》文学特征最直接、最显著地体现.关于《史记》中的细节描写所取得的艺术成就.笔者认为归纳起来,主要有六点:一是烘云托月,突出特征;二是颊上三毫,尽传精神;三是一叶知秋,预示成败;四是对比映衬,展现个性;五是春秋笔法,寄寓褒贬;六是笔补造化,代为传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