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新教育公平观具有更加强调过程与结果公平、回归教育本质的探讨、聚焦人际相异性的关照、侧重教育质量的要求、关注学生的内在公平感受等新特点,而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在实现教育公平过程中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作为公平践行者,教师并非毫无保留地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实然"使命。在新教育公平观理念下,教师应当从以往只关注少数优等生向关照全体学生转变,从忽视学生差异向主动甄别差异并进行相应资源补偿转变,从"散播"不公向深刻反思自身潜在的不公平行为转变,从轻忽公平环境缔造向协同学生营造公平氛围转变。  相似文献   

2.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动力,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公平体现在教育的宏观、微观两方面,从宏观角度体现为国家对“教育硬件”投入的公平问题;从微观层面上体现为学校、教师实施教育公平。一线教师在实施教育公平的过程中责任重大,角色多重。  相似文献   

3.
教师群体是教育事业得以发展的宝贵资源,是教育改革的关键,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力量。近年来由于教师群体受到一些不公正和不尊重待遇,引起一系列如教师幸福指数偏低、职业倦怠、角色质疑与角色超载、话语缺失等现实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教育质量的提高,更不利于教师形象的塑造。因此,应将教师遇到的困境纳入到公平的范畴给予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教育公平是教育的一个内在目标.座位、同学、教师、参与学的机会是影响班内教育公平的四个关键变量.由于教师所担负的社会角色受到外在社会因素的制约,在实现班内教育公平的问题上,教师有其"能为"与"难为"之处.课堂教学内的教育公平需要完整的教育理念做支撑,需要社会的努力.  相似文献   

5.
某些教师的"不作为"是指法定的具有履行教育教学义务的教师,未能实施积极的教育教学行为,从而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某些教师的这一行为包括故意的教育不作为和过失的教育不作为,以及对学生品德发展的不作为、体质发展的不作为及能力发展的不作为,严重损害了学生之间平等的受教育权,违背的是学生的基本利益和平等人权,与教育公平背道而驰。从教育公平的角度来看某些教师教育不作为,可以从微观上折射出我们当前的教育实践中所存在的一些影响教育公平的隐患,也可以给许多老师以启示,将教育公平纳为心中的一杆秤,作为对待工作的一条准绳,帮助某些教师避免不作为,产生积极有效的教育行为。  相似文献   

6.
教师课堂教学公平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教学公平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班内不同学生一视同仁而非厚此薄彼,并切合其实际予以差别对待.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其公平与否直接体现着教育公平及其实现度.事实上,课堂教学的"主宰"--教师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的公平,并成为教学公平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因此,需要从教师角度通过对课堂教学公平缺失的透视与归因来初步探讨教师匡正教学公平缺失的策略,以求课堂教学公平的最大实现.  相似文献   

7.
寇英 《辽宁教育》2013,(7):62-64
教育公平是教育领域内的热门话题,教师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既是教育公平程度的体现者,又是实现教育公平最直接的践行者。我们从以英语教师最需要的智慧引领教育公平、以教学最需要的课堂体现教育公平和以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践行教育公平三方面探讨英语教师如何做教育公平的践行者。  相似文献   

8.
温家宝总理曾表示: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要做到教育公平,首先应保证教育在学校和教师层面得以公平地实施,如学校内部均衡的师资配置、学生教育机会的公平给予、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公平对待等。学校和教师层面的公平教育应该是国家区域内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9.
王大磊  李娜 《教育评论》2023,(3):119-123
新教育公平是在教育公平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它更关注以人为本的教育,重视人的价值实现,与教育逐渐回归本质的趋势不谋而合。在新教育公平视角下,教师权威具有主观性与客观性相结合、目的性与手段性相结合、现实性与超越性相结合的特征。当前中小学教师权威面临存在的合理性遭质疑、教师的教育公平观滞后、教师感召权威弱化等困境。中小学教师可以通过凝聚团体共识、彰显法理权威,转变教育理念、强化专业权威,践行伦理关怀,重拾感召权威等途径突出重围。  相似文献   

10.
教师期望与教育公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青 《教育探索》2005,(7):25-27
教师期望的性质和程度影响教育资源在不同学生身上的分配,从而造成教育不公平。传统的智力观和学生观是造成期望效应中的教育不公平的根本原因。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和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要求建立发展的、乐观的、科学的学生观,只有在这种新型学生观指导下,教师才能公正合理地运用期望效应,促进每一个学生成长。  相似文献   

11.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探索、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实现教师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一体化的一种新的探索。它在认可中小学校对于学生发展的价值的基础上,强调学校也是教师发展的场所。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不仅促进了实习教师的专业成长和中小学生的发展,而且也为大学教师和中小学在职教师提供了对话的平台。专业发展学校的发展历程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实习教师的“临床实践”是其完成教师角色转变的必经之路;教师教育必须与学校教育改革实践紧密结合;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沟通必须在理论主体与实践主体的“对话”中实现。  相似文献   

12.
周翠彬 《培训与研究》2010,(10):73-75,89
教育公平,是指公民的受教育权能够通过制度性的保障而公平地得以实现的一种社会权利分配状态,它是社会公平在受教育权方面的具体表现。受教育权可以分解为学习机会权、学习条件权、学习成功权三个子权利,从微观上看,教育公平表现为社会个体享有的三个子权利的公平;从宏观上看,教育公平则体现为社会群体在教育资源竞争过程中的公平。  相似文献   

13.
Researchers, practitioners, and policy-makers in many countries are grappling with ways to address the persistent problem of inequitable educational outcomes between advantaged and disadvantaged students. This paper reports the results of a unique cross-country, cross-cultural analysis undertaken to provide insights into teaching practices that promote equity, drawing on programmes of empirical research or syntheses of major programmes of research that worked from a complex, non-linear view of teaching and its outcomes. We analysed international evidence about teaching practices that have a positive influence on diverse students’ learning outcomes and opportunities and then compared and contrasted the results of these analyses. From the commonalities we identified, we derived six interconnected facets of practice for equity, which are general principles of practice rather than specific teaching strategies or behaviours. Building on these facets, we developed a conceptual framework that can inform an equity-centred teac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that specifically addresses the task of preparing teachers who can make a positive difference to the learning opportunities and outcomes of diverse students, particularly those historically disadvantaged by the education system.  相似文献   

14.
杨捷 《教育科学》2006,22(1):57-59
长期以来我国教师教育研究处于一种浅表的状态。培养教师教育研究必须充分考虑到教师的实践智慧,深化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关联,营造教师教育研究的人文和科学氛围。教育叙事可以为教师参与教育研究提供丰富的研究素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深化教师教育研究的方式,从而为培养教师教育研究提供契机。  相似文献   

15.
Research on teachers' practical knowledge is considered to be an alternative to several other research approaches to teaching which study teaching from a limited point of view and from an outsider's perspective, often with the aim of exerting control over teachers. It is argued that research on teachers' practical knowledge takes into account in a better way what really matters in teaching because it emphasizes the knowledge and beliefs of teachers themselves about teaching. In this study, the issue of 'good' teaching is highlighted from a perspective on teaching based on teachers' practical knowledge. The conceptions of education of eight experienced teacher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a multi-methodical approach. Teachers' conceptions of education consist of their views on the objectives of education, the contents of the curriculum, and the role of the teacher and the students in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process. Several contextual factors and teachers' interpretations of these factors seem to exert influence on teachers' conceptions of education, such as the schools in which they work,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ents and subjects they teach, and general developments in society. It is concluded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give a precise definition of good teaching from a practical knowledge perspective because of the personal and context-embeddedness of teachers' practical knowledge. However,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research on teachers' practical knowledge adds new information to the discussion of good teaching when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more traditional research approaches to teaching.  相似文献   

16.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推进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列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首要任务,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的科学论断,并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作为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写进报告之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结合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在十七大前夕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指示,围绕十七大系统阐述的教育发展的目标、途径、任务与要求,本文强调了"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理念,提出了"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是首要任务;破解教育发展难题,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所在"的具体思考与落实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学生能否取得公平而优质的教育机会攸关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彰显。师资水平是优质教育的重要因素。韩国兼顾城乡差异的教师人力资源分配制度(即教师轮岗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通过治理理念、结构与规定的治理比较,并上升至福柯意义上的治理性,比较中国与韩国教师轮岗制度的异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国教师轮岗制度治理理念高度一致,都是为了城乡教育师资水平的均衡。两国在治理理念、治理结构和治理规定上各有特点。完善教师轮岗制度,需要高度关注教师主体的需求,强化教师的角色认同与客观流动标准。唯有如此,才能使教师有意愿积极参与轮岗交流实践。  相似文献   

18.
相比2005年之前国家对师范毕业生“包分配”的旧教师准入制度,以选拔性为特质的“考编”无疑提高了教师准入门槛,拓宽了教师来源渠道,为中小学教育事业输入了不少优秀人才。但是,从伦理的角度来看,现行的考编制度在内容和形式上存在着公正性缺失、合理性不足及不够尊重家长、学生和应聘者等问题。完善教师资格证制度,实行“差额试用制”,可以构建更为公正、合理的中小学教师聘任制度,同时也可以争取将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选拔到教师队伍中来。  相似文献   

19.
为了促进教育的公平与卓越,建设世界级的教育体系,澳大利亚政府从提高教师质量入手,2011年颁布了新的全国教师专业标准。新标准围绕三项专业要素——专业知识、专业实践和专业发展,把教师的专业发展划分为四个连续的哜段。标准最大的特点是强调教师的关键性作用,为澳大利亚青年提供优质的教育,注重社会各界人士的合作。  相似文献   

20.
促进教育公平作为我国基本教育政策,已经越来越引起各界的关注。在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从信息技术的角度关注和研究教育公平问题是国内教育技术领域研究的一个新视角。本文在阐述信息技术与教育公平关系的基础上,对“无障碍网络教育环境构建”和“以信息技术促进教育资源城乡共享”两项相关研究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