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狭长深基坑的开挖会对周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鉴于此,文章基于有限元软件MIDAS GTS建立三维模型,重点分析基坑开挖过程中周围地表沉降的发展规律,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施工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二者数据吻合良好。在此基础上对狭长深基坑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变形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坑周围地表沉降值对基坑开挖深度敏感,且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地表最大沉降值出现在离墙后约8 m的位置,地表沉降的主要影响范围为0.5He~1.5He;增大地连墙厚度和嵌入深度、减小内支撑水平和竖向间距均使地表沉降值呈现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2.
依托大连地铁一号线某明暗挖车站工程实例,通过应用大型通用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ADINA建立三维模型,模拟车站明挖基坑及大断面洞桩法暗挖开挖及支护过程,研究不同开挖步序后基坑开挖与暗挖施工相互影响部位地表沉降规律,同时结合实测监控量测数据对比总结。研究结果表明,地铁车站无内撑深基坑开挖后,垂直于基坑方向连续墙背后土体地表沉降最大,向远离基坑位置逐渐减小,平行于基坑边呈漏斗状沉降规律;大断面洞桩法暗挖施工后地表沉降显著变化,地表沉降曲线呈漏斗状变化规律,但与实测数据经修正Peck公式拟合后对比发现,两者沉降槽宽度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以杭州某地铁车站深基坑项目为例,运用MIDAS/GTS软件模拟在不同开挖工况下深基坑周边地表沉降、围护墙体的水平位移及基坑底部隆起的变形规律并与实际监测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深基坑开挖过程的数值模拟具有可行性和合理性,同时对该地区其他类似深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模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基坑开挖过程中如何保证自身施工安全及周围环境安全,并在设计期对基坑变形及地表沉降量进行估算,这是现在实际工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系统分析引起基坑周围土体变形的基本理论,研究基坑开挖引起地表沉降的计算原理,为计算实际工程地表沉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石家庄汇明路旧城区城市综合管廊安全施工为背景,利用启明星深基坑支挡结构设计软件对基坑围护结构在各开挖工况的变形内力以及地表沉降进行数值分析并采用通用有限元计算软件ANSYS计算基坑开挖各工况下腰梁和内撑结构的内力,同时引进基于物联网的最新支撑应力智能监测系统,对管廊基坑工程施工的支撑轴力进行实时监测,对安全施工进行快速判断,确保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6.
《大连大学学报》2017,(3):16-22
深基坑开挖降水过程中,坑内外压力差可能引起严重的工程事故。本文通过有限元软件MIDAS/GTS,采用渗流应力耦合理论及摩尔库伦模型,结合某桩锚复合支护深基坑工程实例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该深基坑工程的变形情况,并与不考虑耦合的基坑变形情况进行对比,主要包括锚杆轴力图、桩剪力图与弯矩图、基坑地表沉降、坑底回弹、侧向位移等。结果表明:在两种不同的有限元模拟条件下基坑变形形态基本一致;总的来说,流固耦合分析引起的基坑变形小于不考虑耦合分析的基坑变形,支护结构的受力变形也较小,更接近实际情况。考虑地下水流固耦合分析对基坑变形的影响不容忽视,对实际工程的设计优化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根据工程实例,利用基于有限差分理论的计算程序建立数值分析模型,对深基坑开挖与支护过程中临近基坑的建筑物地基沉降进行数值分析计算,得到了临近建筑物地基沉降的变化规律及沉降量具体数值,将数值分析结果与实测值进行对比,结果基本一致.研究表明,数值分析可以用于基坑开挖和支护过程中相邻建筑物地基变形的预测分析,为实际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现场监测难以预测基坑和围护结构后期变形规律。采用MIDAS/GTS NX对某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及支护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探寻深基坑开挖引起的地连墙水平位移变化规律,并对比现场监测数据验证数据模拟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基坑的开挖,地连墙不同深度下的水平位移变化呈现出内凸的规律,开挖完成时模拟最大水平位移值约为11.6 mm,现场监测最大值约为13.9 mm,最大水平位移位于开挖面附近;改变地连墙厚度及嵌固深度后发现,地连墙厚度及嵌固深度的增大可减小地连墙深层水平位移,但对地连墙顶部水平位移影响较小。研究成果可为深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影响的分析及类似工程施工方案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内支撑排桩支护方式开挖过程对地表沉降的安全性问题,以太原某建筑基坑为工程背景,采用FLAC3 D建立基坑开挖模型,分析基坑开挖不同深度对地表沉降产生的影响,提出适合预测地表沉降的数学表达式.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桩长、桩径、桩间距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出最佳组合形式.结果表明:基坑开挖引起地表沉降最大值为9.74 mm...  相似文献   

10.
针对深基坑工程开挖对支护结构变形的影响,本文采用MIDAS GTS NX软件分析深基坑开挖对支护结构的影响,运用数值模拟与实际结合的方法,对其变形进行分析研究.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对其变形的方式以及变形的大小进行研究,变形大的位置主要发生在深基坑开挖的长边中部,随着深度的加大,变形起初是增大的,到达一定深度变形最大,随后由于土体的约束作用使得变形减小.为保证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安全稳定,故应对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的支护结构变形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北京三峡大厦深基坑开挖支护为工程背景,结合理论分析、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对钢管复合土钉墙支护的作用机理和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根据土力学和基坑支护相关原理确立力学机理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数值模拟方法进行开挖支护模拟,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基坑变形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二者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数值模拟方法应用于基坑开挖支护过程是比较可靠的,且从塑性区和变形分析可知用钢管桩复合土钉墙进行支护后的基坑是稳定的,即钢管桩复合土钉墙能很好地满足基坑支护稳定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以南宁地铁一号线南湖段下穿隧道为工程背景,建立隧道开挖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数值分析,得到盾构施工过程中地层变形的分布规律,讨论盾构施工过程中注浆压力对地表沉降、水平位移及拱顶位移的影响,分析掌子面压力对地表隆起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注浆压力对地表变形会产生明显的影响,随着注浆压力的增大,地表沉降及水平位移明显减小。当掌子面压力大于0.1 MPa时,会引起掌子面前方土体产生向上的位移,地表隆起量随掌子面压力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3.
蒋麟  王雷 《华章》2011,(21)
以某基坑开挖为例,利用原有单元法,通过有限单元计算,模拟基坑的开挖、支护等对基坑边坡变形的影响效应.通过分析可见,基坑周围水平位移的大小和基坑开挖的深度及所在的位置有关,基坑边缘的竖向位移也与基坑开挖的的深度和到基坑边沿的距离有关;基坑周边的不连续拐点,将影响基坑周围位移的分布形式;基坑开挖及降水引起的沉降效应还受地表荷载的影响,荷载越大,沉降越大.  相似文献   

14.
依托兰州地铁一号线的开挖过程,对地表沉降的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研究了兰州地区城市浅埋暗挖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结果表明,隧道地表沉降分为微沉降阶段、快速沉降阶段、沉降缓慢阶段和沉降稳定阶段。在沉降显著发展阶段沉降量达到总沉降量的60%,隧道开挖引起的最大地表沉降为28.7mm。通过对隧道开挖过程的数值模拟验证了地表沉降的四个变化阶段,同时发现了在开挖过程中沉降槽会逐渐变大并且存在漂移现象。  相似文献   

15.
以武汉紧邻轨道交通1号线某深大基坑为背景,采用MIDAS/GTS NX有限元差分软件,建立平面模型,分析了深大基坑施工过程对既有运营轨道高架区间结构的影响。计算表明:基坑开挖和降水引起的高架区间结构向基坑方向的水平位移为9.1 mm,沉降量为2.27 mm。同时对高架墩台进行监测,通过对比实测数据,验证了数值分析的适用性。数值分析可以指导工程施工,保障紧邻地铁的正常运营,为工程技术人员合理分析深基坑开挖对周边结构物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应用P laxis有限元程序对内撑式围护结构基坑的开挖过程进行二维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不同的开挖方式对于地表沉降、基底隆起、挡墙位移的影响,对比分析得出“先撑后挖”的开挖方式较为合理,对基坑工程施工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隧道开挖对建筑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以隧道下穿某9层框架结构为例,采用ANSY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上覆框架结构的内力、变形及地表沉降,并与实测数据对比。结果表明:结构变形最大的部位在隧洞的正上方;隧道开挖对梁轴力的影响较大;实测地表沉降曲线和数值模拟地表沉降曲线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预测隧道开挖对建筑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地铁车站施工一般位于城市的中心区,采用的施工方法主要有两种:即明挖法和暗挖法。尤其在地铁明挖深基坑工程的施工期会产生基坑围护结构的位移、坑底不平衡隆起、周边地表不稳定沉降等变形,如若有过大的变形值则会引起基坑失稳或周边建(构)筑物开裂等工程事故。本文以石家庄新客站东广场二、三号线节点明挖深基坑工程为背景,介绍在深基坑施工中变形监测的必要性、监测方法及监测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深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基坑周边土体应力状态改变引起土体及支护结构变形,由于土体的不均匀性,理论设计模型无法完全真实反映土体实际应力及变形情况.因此,在深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需对基坑支护结构、周围土体及建(构)筑物进行综合、系统的监测,以全面了解工程实际变形情况及变形趋势,进而验证设计参数,修正施工方法,确保工程顺利进行.本文结合具体工程实例,介绍监测技术在深基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盾构掘进引起施工期土体变形的关键影响因素是施工荷载和土体损失。结合曲线盾构隧道施工特点,本文旨在推导由土体损失及施工荷载(开挖面附加推力、盾壳与土体间摩擦力和盾尾注浆压力等)引起的地层竖向变形的计算公式,并研究隧道曲率半径对地层沉降的影响。创新点:1.通过建立曲线盾构隧道掘进模型,推导出三维土体损失引起土体变形的理论公式;2.通过改写Mindlin解,提出作用在空间曲面上的面分布力引起土体变形的理论公式。方法:1.基于半无限体中任意单位空隙变形引起土体变形的镜像法原理,并根据实际三维空间域的积分思想,分别对盾尾处及开挖面处土体损失引起的土体竖向变形进行推导计算;2.基于改写的Mindlin解,推导并计算曲线盾构隧道施工时各施工荷载引起的土体竖向变形;3.与现场监测、数值模拟及已有文献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所提方法的可靠性。结论:1.盾尾整合间隙、摩擦力、注浆压力和开挖面附加推力引起的曲线隧道轴线上方土体的竖向变形曲线不再像直线隧道一样关于隧道轴线对称。2.由于曲线盾构隧道掘进时超挖的需要,各影响因素下总的地表沉降值及横向沉降槽范围都比直线隧道大。3.随着土体深度的增大,各影响因素引起的土体竖向变形的峰值有所增大;总的沉降峰值和偏移量均随隧道曲率半径的减小而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