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论中国公民政治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现代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在参与意识、主体范围、参与内容等方面都较以前有明显进步,但仍存在参与不平衡、非制度化参与、政治效能感不强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大力发展经济、加强政治文化建设、提高公民政治素质、健全参与制度体系、拓宽参与渠道等措施。  相似文献   

2.
公民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内在要求。处于转型时期的我国,公民利益意识的觉醒、新利益群体的出现、政治民主化程度的提高,极大地促进了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然而,政治参与制度不够完善,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对政治参与的错误认识,也制约了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建设和发展。因此,必须加强政治参与制度、政治文化建设,重视政治参与实践教育,不断推进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刘明 《怀化学院学报》2009,28(12):31-33
以泉州市农民工参政状况调查为实证,指出:城市农民工政治参与既受制于制度、组织缺失等客观因素,又受到农民工自身权利意识淡薄、文化程度相对低下和经济基础脆弱等主观因素制约。必须加强制度建设,推进城市管理与治理改革,提升农民工的社会经济地位和文化素质,提高组织化程度,才能增强农民工政治参与的效能。  相似文献   

4.
公共信任理论是公信力这一重要命题的直接理论来源。政治公信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一种核心价值,政治信任与执政党公信力密切相关。政党执政的合I法I}生基础主要包括意识形态、社会价值规范、执政绩效、制度规范与法则以及民主法治等。政党要赢得民众广泛而持久的认同与信任,必须善于开发其意识形态、权力配置、利益整合能力、施政有效性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合法性资源。  相似文献   

5.
政治认同是政治文化的核心命题之一。政治认同表示的是政治主体产生的对现存政治体系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以及基于自身价值而积极支持、参与政治体系的实践行为活动。政治认同具有社会性、意识性、多维性、动态性和实践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6.
政党的民主功能及其中西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党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政治权力的中心、代议制民主的关键,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操作者和主导者;政党制度文明与政治文明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在我国,政党与政党制度建设是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有效切入点。但是,由于政党-国家-社会关系不同,中西政党制度与政党功能也有所不同。同西方国家的执政党相比,中国共产党承担的责任重大得多,同政府、社会的联系密切得多,不但肩负着政治领导职能,还肩负着执政职能,对国家发展、人民幸福、民族复兴、执政成败负总责。我们要正视中西政党与政党制度的特点与功能差异,坚持正确的民主政治观与制度衡量标准,避免在政党与政党制度问题上的"简单化"或"趋同论"。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传统文化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合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有利于形成和谐的政治氛围、培养当权者统一的政治认知、促进公民的政治参与、推动政治的发展,全方位促进公民的政治认同。然而,和合文化在当代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代竞争意识,并且可能造成政府机构的庸俗化和低效率,这为加强公民的政治认同提供了思考路径。加强公民的政治认同,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挥和合文化的积极作用,即倡导天下为公,推进民主政治;坚持以人为本,维护政治权利;承认和而不同,引导主流价值取向;主张以和为贵,维护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8.
试论从革命心理到协商心理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存在着浓厚的"造反"心理,它对朝代更替和政治变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代以降,"革命"心理逐渐生根开花,成为伟大的民主革命最终胜利的政治心理基础.长期的专制制度是革命心理养成的制度环境."革命"心理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政权的建立.但在民主政治制度逐渐建立的政治环境下,它又成为我国政治现代化的主要障碍之一.政治环境的变化、法治社会目标的确立以及现行政治制度的本质,决定了当今社会必须以协商心理作为政治心理基础.目前,我国民众的民主协商心理总体上依然不足,因此必须尽快促成革命心理向民主协商心理的转变.民主协商心理的养成有赖于民众对一系列现代民主政治理念和价值认同的确立,培养公民意识.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是培养公民意识的主要途径,但根本的途径是通过民主政治的实践,为此,必须不断改革和完善政党制度、利益表达机制以及决策制度等,提升各种制度的民主特性.  相似文献   

9.
关于新时期大学生政治参与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世界经济继续走向全球化的时代里,中国政治发展的价值取向、战略选择、实践推进都明显地融合了全球化的合理内核,这对当代大学生的现代政治意识、政治认知、政治心理、政治价值观等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全球意识、民主观念、民族精神是统领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内在思想灵魂。讨论新时期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特点、教育与引导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建立在国体基础之上、具有内在层级结构的制度体系,"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简明概括、也是我国举国体制的基本要义与鲜明特征.从根本上看,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举国体制"与党的领导紧密相关,是坚持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的制度体系与举国体制.从中外政治制度与政党制度比较看,我国举国体制与制度能够形成与发挥制度优势的根本政治保障,就是党的领导与"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其中,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与新型政党制度密切相关,党的领导力依托于健全而严密的政党组织体系与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我国制度优势之所以能够有效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实践机制,关键在于民主集中制与群众路线的有效运用,其中,民主集中制既作为党与国家机构共同的组织原则,使得党内制度体系与国家制度体系具有同构性、协调性、调适性与强大制度合力,群众路线则有助于群策群力、提高政策执行力.  相似文献   

11.
政治民主与政治稳定是政治发展中的两个重要目标。政治学家们围绕着二者的关系进行着长期的理论探讨。其观点大致可划分为并存理论、冲突理论和调和理论。在对此冷静审视的基础上 ,发展中国家要立足于国情 ,在稳定中求发展  相似文献   

12.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Political Teacher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政治制度与社会变迁是政治发展的前提,但变迁社会的非常态政治秩序往往引发对非常规政治手段之正当性和风险性的争论。基于马基雅维利对常态政治与非常态政治的划分,归纳了常态政治下受到现代政治价值规约的政治目的与手段之关系。常态政治并非一成不变,在现代政治理论与实践中存在四种典型性非常态政治,即建国之前、制度变迁、宪政变迁与宪政困境、外部威胁。非常态政治是一种不稳定的秩序,在实现其向常态政治的演变过程中往往会以政治目的为名打破常态政治下通过法治秩序对政治手段的约束。本文还梳理并评价了相关学者与学术流派对四种典型性非常态政治下政治手段与政治目的之关系、政治手段运用的正当性和风险性的阐述。非常态政治下的制度创新与持续试错促进了政治发展,规避其中的政治社会变迁风险要遵循审慎原则,在制度层面上以程序正义替代实质正义,以法治民主取代多数滥权。  相似文献   

14.
政治文化与公民政治参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文化的传统、现状与发展对公民的政治参与实践有很大的影响。我们要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促进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实践的发展与成熟,就必须充分认识和有效消解传统政治文化的负面影响,并继承传统政治文化的有益内核,培育与发展现代参与型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15.
政治社会化与政治稳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现并保持政治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带来战略性和全局性的问题。政治社会化对于保持社会政治稳定有着重要作用:只有通过政治社会化,才能使我国公民形成社会主义的政治信念,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使社会个体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一致;只有提高政治社会化的水平,才能以邓小平理论为核心内容的主流政治化深入人心,有效抵制非主流政治化对政治稳定的消极影响;通过政治社会化,不断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使公民掌握参与政治的实实在在的知识技能,从而有效促进权力运行和公民政治参与的规范化,有序化。  相似文献   

16.
“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同为现代政治学或政治社会学学科的重要范畴和核心概念。本文揭示了“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概念的基本内涵,并讨论了二者的相互关系。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的存在方式,政治文化是政治社会化的核心内容,政治文化的功能通过政治社会化的过程来实现。  相似文献   

17.
二战结束后,印度建立了议会民主的政治体制。独立60年来,印度在政治上保持了基本的稳定,已经逐渐形成了比较稳固的政治体制。但是现代政治体制与传统社会结构的矛盾也使其政治发展波折不断,而印度的现代政治体制则发挥了政治稳定的功能,保持了其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的稳固性,这在动辄发生军事政变甚至流血冲突的发展中国家中是不多见的。总体而言,印度民主政治的发展和运作是比较成功的。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不仅需要具备很强的道德、文化和身心素质,而且需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政治素质不仅直接决定和影响学生当前乃至一生的发展轨迹,而且也直接影响科学文化素质的形成和发挥。改进和加强大学生的政治观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政治和谐是政治文明建设所要达到的理想目标。在一般情况下,扩大公民政治参与有助于政治和谐,但是二者的关系是复杂的。必须正确地处理二者的关系,才能形成和谐的政治局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20.
政治现代化是从传统社会的制度结构和行为方式向现代社会制度结构、价值系统和生活方式转型中实现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要求转变激进的政治思维,在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上保持民主与民本的必要张力;在中外政治思想贯通中实现目标平等向过程平等的转变;在日常生活批判中实现制度建设与政治文化的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