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眼睛非常重要,尤其在成长过程中,必须得到父母的悉心仔细保护。现代儿童经常长时间阅读、看电视或计算机,影响视力及眼睛容易疲劳。而且小孩好动,户外活动频繁,如游泳或外出游玩,都会接  相似文献   

2.
一、孩子为什么会头痛学龄儿童头痛是相当普遍的症状,其病因大致归纳如下:1.血管性头痛,如偏头痛、发烧引起的头痛及高血压性头痛;2.和癫痫相关的头痛;3.颅内压改变引起的头痛,如脑肿瘤性头痛;4.紧张性头痛;5.和精神疾患相关的头痛;6.眼睛过劳引起的头痛;7.鼻窦痛。儿童以偏头痛、紧张性头痛较常见。继发性头痛如脑肿瘤、眼睛过劳或鼻窦疾病引起的头痛,在病因消除后不治而愈。但头痛引发的身心不适,会干扰儿童的学习及玩乐。二、儿童常见的两类头痛1.偏头痛。偏头痛分三期:头痛前期由于脑血管收缩,使血流量减少20%~50%,导致…  相似文献   

3.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看到孩子缠着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讲故事的情景。每当这时,孩子们总是坐得端端正正,眼睛睁得大大的,神情是那么专注儿童对故事的这种浓厚兴趣,是他们的年龄特征所决定的。利用儿童的这个特点,我尝试着将故事引入低年级课堂教学之中。事实证明,故事教学,使儿童学得有兴趣,能培养儿童的表达能力、想象能力。一、运用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幼儿班或学前班的儿童总是盼望着上学,因为他们对小学有一种新奇感,所以他们初入学时对学习很感兴趣。但是,学习是一种比较艰苦的脑力劳动,如没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思想,对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兹结合教学实践与探索,谈几点看法。一、看一看——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眼睛”,就是让学生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开阔视野,拓宽求知渠道,扩大知识领域,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学习数学的渠道不应仅仅是课堂或书本,日常生活也是重要的途径。如教学“认识图形”一课,我就让学生说说在  相似文献   

5.
要把个性各异的学生组织起来,形成团结、活泼、积极向上的集体,教师首先就要全面了解学生。   观察是了解儿童心理世界的重要方法。教师处处当有心人,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生产劳动和班会等观察儿童。教师尤其要注意观察儿童的眼睛,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儿童的眼睛,会由于惊奇、专注而睁得大大的;会由于兴奋而炯炯有神、闪闪发光,也会由于犯了过错而游移躲闪;也会由于思考问题而灵活的转动或凝神专注。因此,教师只要看看儿童的眼睛,便知道他上课认真没有,便知道他说谎没有……透过儿童眼睛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神态,教…  相似文献   

6.
斜视是由于某一眼肌力量过强或过弱,使两眼不同时注视同一个目标,即一眼注视目标,另一眼偏斜。按眼睛偏斜的情况,如经常用一眼注视目标,加一眼偏斜,称为单眼性斜视;如果两眼交替斜视,按眼球偏斜位置,又分内、外、上斜视。儿童或青少年由于  相似文献   

7.
电子游戏趣味性很强,对少年儿童有很强的吸引力。适当参加电子活动,可以锻炼儿童手眼配合能力,有利于提高儿童的智力发育。但如儿童特别是10岁以下的儿童,长期沉溺于电子游戏,不仅无益,还可直接危害身体健康。电子游戏是一种低体耗的静止性游戏,儿童长时间站或坐在那里不活动,不利于身体发育,且易造成肩膀僵直,腰椎、颈椎受损,甚至弯曲变形。儿童在玩电子游戏时,眼睛长时间盯在闪烁的荧光屏上,可使视力受到严重损伤。过于迷恋电子游戏,会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有的儿童把吃早点的钱都用上了,还有的逃学,荒废学业。据日本研究儿童精神问题专家…  相似文献   

8.
研究当代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大面积获得教育效益的必要手段,我校领导提出全面教育、全员教育、平等教育的要求,我们深深意识到,只有深入透彻地了解、研究当代儿童的特点,才能有的放矢地对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否则,“闭着眼睛捉麻雀”,只能使我们的教育或隔靴搔痒或误入歧途。  相似文献   

9.
斜视是由于某一眼肌力量过强或过弱,使两眼不同时注视同一个目标,即一眼注视目标,另一眼偏斜。按眼睛偏斜的情况,如经常用一眼注视目标,另一眼偏斜,称为单眼性斜视;如,果两眼交替斜视,按眼球偏斜位置,又分内、外、上斜视。儿童或青少年由于用眼方法不当,造成一侧眼睛近视,容易发生斜视。另外,先天性眼肌发育不良也是斜视的重要发病原因。斜视的表现有眼球偏斜,有时存在某一只眼睛视力减退或屈光不正,医生可通过医学检查确定斜视及其类型。斜视可以通过戴实体镜作双眼单视训练;因眼肌力量不均,造成的斜视可用手术来治疗。据…  相似文献   

10.
孤独症儿童对社会刺激的注意行为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对眼睛注视的定向注意和联合注意受损。回溯研究发现,孤独症儿童在婴儿期就表现出对社会刺激如面孔、名字等的注意损伤。然而采用空间注意线索化范式,发现既有证据表明他们能对眼睛注视线索发出注意定向行为,也有相反的证据。孤独症儿童联合注意的缺损主要表现在,不能对他人的社会指向做出反应,也不能主动发出注意分享行为。文章回顾了孤独症儿童对眼睛注视线索引起的注意定向的研究,分析了结果存在矛盾的可能原因,列举了他们在联合注意缺损上的主要表现,并总结了与其社会性注意相关神经基础的异常。  相似文献   

11.
徐莉 《辅导员》2012,(Z2):71-72
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是品德课程的三大特点,但由于缺乏与品德教育的整合,某些活动在目标、内容及情境的选取方面还存在游离于儿童实际生活之外的问题。如在教学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时,教师设计的目标为:①感受眼睛的重要作用,了解眼睛的基本构造。②体验盲人的生活,培养学生关爱盲人的情感。③掌握保护眼睛的方法。教学过程如下:师:孩子们,我们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那你们说说眼睛能帮你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自闭症儿童对社交面孔的加工特点,选取6—11岁的有语言障碍自闭症儿童、聋哑儿童和正常儿童各14名,让其观看20张两人面对面交谈的社交图片,采用眼动追踪技术,采集他们观看社交图片的视觉指标。结果发现:(1)自闭症儿童对图片中社交面孔的觉察时间显著长于聋哑儿童和正常儿童,对社交面孔的注视时间显著少于聋哑儿童和正常儿童;(2)自闭症儿童对图片中眼睛和嘴巴的注视时间均显著少于聋哑儿童和正常儿童;(3)自闭症儿童和聋哑儿童、正常儿童一样,对图片中眼睛的注视时间均显著长于对嘴巴的注视时间。  相似文献   

13.
研究当代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大面积获得教育效益的必要手段,我校领导提出全面教育、全员教育、平等教育的要求,我们深深意识到,只有深入透彻地了解、研究当代儿童的特点,才能有的放矢地对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否则,“闭着眼睛捉麻雀”,只能使我们的教育或隔靴搔痒或误入歧途。  相似文献   

14.
心理学家在研究母婴依恋的同时,也开始注意到了儿童对某些玩具如毛毛熊、或物品如毛毯的过度依恋。1953年,Donald Winicott首次对儿童所表现出来的依恋于某一软质玩具或物品的现象进行了研究,认为此现象在儿童的心理发展中具有过渡性意义,并将  相似文献   

15.
学前儿童如何认识周围的种种生物现象?教师又应如何利用儿童已有认识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案例并结合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一些新近研究成果,从生物现象中遗传的角度,尝试回答这两个问题。一、案例:为什么周老师的眼睛那么大,郭子李的眼睛这么小(一)活动起因在“爱护眼睛”的活动中,幼儿正围坐在周老师身边讨论问题。突然,一个小朋友跑上来很惊奇地用手指着周老师和郭子李(化名)的眼睛问:“为什么周老师的眼睛那么大,郭子李的这么小?”孩子们纷纷说道:“我知道!”“我知道!”于是,老师鼓励幼儿把他们的答案说出来、画出来。(二…  相似文献   

16.
在儿童语文课堂教学中,要以儿童的视角去关注和审视语文课堂,用儿童的眼睛读文本,用儿童的鼻子嗅话题,用儿童的耳朵听声音。让儿童在和谐的氛围中学习语文,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7.
儿童不但有力量,而且还有创造力。陶行知提出了六大解放:解放儿童的大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就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教师应该认真领会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六大解放的精神实质,真正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空间、时间,使学生具有与社会相适应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一、设计理念 儿童的天性是好奇的,他们接触周围世界时,头脑中会产生许多新鲜、奇异的想法,会创造出许多生动、鲜活的形象,如“在月亮上荡秋千、星星是天空的眼睛”,可以说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儿童诗就是表达儿童的这种心理特征,抒发儿童的真情实感的一种很好的习作表达形式。所以,引导儿童学写儿童诗,是语文实践活动与儿童天性的很好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如何尽早发现儿童视力不良对于弱视和可治疗的儿童低视力,发现得越早,治疗得越及时,其治疗效果也越好,它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新生儿或婴儿的低视力早期很难发现。小儿出生后最早发现眼睛不好的往往是母亲。随着小儿长  相似文献   

20.
☆迷你电单车(可导致受伤或死亡)☆火箭(全球最高和最快的空中火箭可导致严重受伤,包括失去眼睛或死亡)☆溜冰鞋(可用尼龙粘贴绑在鞋子上,警告儿童不要在梯级上或附近使用)☆警车积木(有4支半英寸直径的积木,长度约3至5.75英寸不等,可导致窒息惨剧)☆弹床(包装声称“安全”和“供户内和户外玩耍”,但可导致严重受伤)☆战争武器(坚硬的胶刀片约长9.25英寸,专为插入儿童衣袖而设,可伤及儿童眼睛)☆突击机关枪(真实的玩具武器,会令儿童窒息)☆公仔背囊(里面有泰迪熊,但背囊的塑料纽扣只用细线缝合,可能会被儿童吞下)☆击球玩具(坚硬的胶槌槌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