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新课后,我安排了这样一个练习活动:让学生先在桌上摆学具:第1排和第3排摆6个,第2排和第4排摆4个,然后用算式表示桌上一共有多少个学具。学生们通过思考,想出了如下方法:方法1:4×2+6×2=20(个)。方法2:3×6+2=20(个)。方法3:4×6-4=20(个)。方法4:4×5=20(个)。方法5:6+4+6+4=20(个)。学生把自己的算法板书在黑板上,自己当小老师,让下面的同学发问。甘语秋首先发问:“赵老师,你为什么要用4×5来计算?4和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赵国宇边摆边说,俨然一副老师的模样:“我是把第一排和第三排的圆片分别挪1个到第二排和第四排,这时,圆片总共有4…  相似文献   

2.
巧记9的口诀     
你发现了9的乘法口诀的特点吗?9比10少1(也就是9=10-1),因此,9×1=1个10-1=10-1=9。18比20少2(也就是18=20-2),因此9×2=2个10-2=18。这样,我们就可以发现:9乘以几,结果就是“几十减去几”。知道了这个特点,我们就可以很容易记住9的口诀,于是就有:9×1=10-1=9(口诀:一九得九)9×2=20-2=18(口诀:二九十八)9×3=30-3=27(口诀:三九二十七)9×4=40-4=36(口诀:四九三十六)9×5=50-5=45(口诀:五九四十五)9×6=60-6=54(口诀:六九五十四)9×7=70-7=63(口诀:七九六十三)9×8=80-8=72(口诀:八九七十二)9×9=90-9=81(口诀:九九八十一)小朋友,你记住了吗…  相似文献   

3.
例 一张长 厘米、宽 厘米的长方形纸,把它裁成 12 5长 厘米、宽 厘米的小长方形纸片,最多可裁成多少块?3 2 小林的解法是: 求整张纸的面积 (平方厘米) 12×5=60 求小纸片的面积 (平方厘米) 3×2=6 求裁成的块数 (块) 60÷6=10 小红的解法是: …… 2 12÷3=4 5÷2=2 1 3 3 3 3 (块) 2 4×2=8 小朋友,他俩谁做得对? 1 小红的解法不对,小林解的得数虽然对了,但是一种巧合,很多地方这种方法是行不通的。正确的解法应该是: …  相似文献   

4.
数学讨论课     
数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思考题:例三个人平均分一包糖,每人吃6块以后,三人剩下的总块数与每人开始分得的一样多,这包糖原来有多少块?梁老师让同学们从不同角度思考。过了一会儿,甲同学说:“既然三人剩下的总块数与每人开始分得的一样多,那么三人吃去的总块数就等于两人开始分得的总块数。已知每人吃6块,只要用三人吃的总数除以2即是每人开始分得的块数,再乘以3得到总块数。列式6×3÷2×3=27(块)。”乙说:“如果把每人分得的看作单位‘1’,那么每人剩下的便是13,每人吃去的6块占他分得块数的23。这样6÷2=3(块),就是他开始分得的13,…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各地的中考试题不断推陈出新,真可谓百花齐放,精彩纷呈,本文略举几例,以飨读者。例1 (安徽省2000年中考题)比较下面两列算式结果的大小:(在横线上选填“>”、“<”、“=”) 42+32——2×4×3 (-2)2+12——2×(-2)×1 (2~(1/2))2+(1/2)2——2×2~(1/2)×1/2  相似文献   

6.
有这样一道思考题:观察前两个等式,有什么特点,然后在其它等式的口里填上合适的分数。 (1)4 1/2+1 2/7=4 1/2×1 2/7 (2)2 2/3+1 3/5=2 2/3×1 3/5 (3)□+1 3/4=□×1 3/4 (4)6+□=6×□  相似文献   

7.
光明小学某班学了去括号变符号知识后,对一道题目:“120/(5×18)=?”出现了以下四种算法和四种结果:(1)120/(5×18)=120/90=1……30(2)120/(5×18)=120/5/18=24/18=1……6(3)120/(5×18)=120/5/3/6=24/3/6=8/6=1……2(4)120/(5×18)=120/5/2/3/3=24/2/3/3=12/3/3=4/3=1……1  相似文献   

8.
分数除法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参加社会实践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和运算技能.然而它的实际意义是什么,运算法则怎样,性质是什么,如何进行教学?下面分三个问题来谈.一、分数除法的意义和法则旭日小学学生在一次行军活动中,1小时走了6里,2/3小时走多少里?根据“速度×时间=距离”可列式:6×2/3=4就是2/3小时走4里.旭日小学学生在一次行军活动中,2/3小时走了4里,1小时走多少里?这是上一问题相反的问题,根据“距离÷时间=速度”可列式:4÷2/3.如果1(4/5)小时走了10(4/5)里,1小时走多少里?  相似文献   

9.
一、复习铺垫 1.背出1——4的乘法口诀。 2.口算练习:4×2 4×3…… 3.摆图、列式、说意: ①○○○○ ○○○○ □×□ (横着看)写出乘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②▲▲▲ ▲▲▲ □×□ (竖着看)写出乘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二、探求新知 (一)教学课本P18例4。 出示例4的“手表图”教具。数一数,共有几块手表?  相似文献   

10.
20 0 1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有这样一道赛题 :在一个正六边形的 6个区域栽种观赏植物 (如图 1 )要求同一块中种同一种植物 ,相邻的两块种不同的植物 .现有 4种不同的植物可供选择 ,则有种栽种方案 .标准答案为 :( 1 )考虑A、C、E种同一种植物 ,此时共有C1 4 × 3 × 3× 3 =1 0 8种方法 .( 2 )考虑A、C、E种二种植物 ,此时共有 3× 4× 3 × 3 × 2× 2 =43 2种方法 .( 3 )考虑A、C、E种三种植物 ,此时共有A34× 2× 2 × 2 =1 92种方法 .故总计有 1 0 8+4 3 2 +1 92 =73 2种方法 .实际上 ,这道竞赛题脱胎于一个典型的染色问题 :把…  相似文献   

11.
林俊 《湖南教育》2001,(14):51-51
“大光和小明每人有10块糖,大光给小明2块后,小明比大光多多少块?”这是一年级数学活动课的一道题目。学生一般这样思考:根据大光和小明每人都有10块糖,大光给了小明2块后,小明的糖就有10 2=12(块),大光的糖就有10-2=8(块)。所以,小明比大光多12-8=4(块)。  相似文献   

12.
课始,老师说明:“我们先来做个接龙游戏,把一个整数写成几个数的连乘积。”并随手出示游戏规则(小黑板): ①必须用“×”号; ②限用整数; ③不能用1和它本身; 游戏开始,教师先板书:4=? 学生1说,4=3+1,老师摇摇头,并用手指点第①条规则;学生2回答:4=4×1,老师又摇摇头,并用手指点第③条规则,最后学生回答:4=2×2,教师点头给予肯定。紧接着用同样的方式由学生推出6=3×2、8=4×2=2×2×2后,出示:9=____、10=___,12=___…20=___,并依次排列在黑板上,要求学生动笔继续接龙。  相似文献   

13.
王武廷 《物理教师》2003,24(1):32-33
在新版中专物理教材中 ,有一道例题如下 :[例 1 ]1 992年 8月 1 4日 ,我国“长二捆”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起飞时 ,总质量为 4 .6× 1 0 5kg ,起飞推力为 6 .0× 1 0 6N .求起飞后 5 .0s末火箭上升的速度和图 1距地面的高度 (不计空气阻力 ) .解 :以火箭为研究对象 .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 ,火箭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竖直向上的推力F和竖直向下的重力G ,如图 1所示 .由牛顿第二定律F合 =F -G =ma ,可得a =F -Gm =(6 .0× 1 0 6-4 .6× 1 0 5×9.8) /(4 .6× 1 0 5) =3.2 4 (m/s2 ) ,v=at=3.2 4× 5 .0 =1 6 .2 (m/s) ,s=12 at2 =12 × …  相似文献   

14.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主要依据是乘法分配律。如例题:24×13=24×(10 3)=24×10 24×3=(20 4)×1 (20 4)×3=20×10 4×10 20×3 4×3,这一计算的过程实质上是乘法分配律的复合运用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确立“以算理指导计算”的整体教学思路,努力做到四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四册67页例3、例4。教学目的:通过运用教具、学具,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使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建立“倍”的概念;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要用乘法计算的道理;学会解答比较简单的求一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 1.口算并说出算式的意义: 14×4= 20×4= 12×8= 15×3= 15×6= 42×2= 2.口答文字式题 5个4是多少? 8个7是多少? 4个12是多少? 4个20是多少? 通过基础练习,使学生由几个几向倍的概念转化,并为学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打下基础。二、建立“倍”的概念  相似文献   

16.
牛顿车     
一、制作材料体积为20×7×2与7×3×4(单位: 厘米)的木块各1块,铁钉3枚,橡皮筋3根,铅笔数根,棉线1段。二、制作方法将大木块的一头切成斜面作“牛顿车”,在“车”的顶  相似文献   

17.
有一位老师教学“分数除以整数”,在得到6/7÷2=6÷2/7=3/7(米)后,随手又出了两道算式:5/7÷2和3/4÷6,问:“这两道题谁会做?”这时,有一位学生举起手来。于是教师只好让他“试试”。谁知,当这位学生刚刚写出“5/7÷2=5×2/7”,教师便“请”他回了座位,自己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因为,教师断定这位学生在“胡扯”,5不能被2整除,怎样随便改成相乘呢?于是剥夺了他的“发言权”。随后,我  相似文献   

18.
一、口算(每小题0.5分,共10分)(1)丁1+可1= (2)斋×I¨2= (3’丁2÷百7=.(4)÷音=(7)2×9}=(10)1丁1一丁2:(5)÷×l_2=(8)37—2矿4=(1…一导=(13)0.42=- (14)4.7÷10%=(16)4+;=(19)0.5×3当×2=(17)8拿÷2: j(6)2÷3:(18)1.8÷斋=(20)1.5xO.6÷1。5xO.6=二、判断(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X”)(共4分)1.两个(70相乘,用字母式子表示是2a。 ( )2.分数2丁1削倒烈足丁3。 ( ) 3.用1lO粒种子做发芽试验,结果全部发芽,所以发芽率是100%。 ( ) 4.一个物体的上、下两个面是相等的圆面,那么它一定是圆柱形的物体。 ( ) 三、选择(请把正确答…  相似文献   

19.
答读者问     
问:什么叫做有限小数,什么叫做无限小数? 答:小数点后面的位数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如1/2的值是0.5,1(1/8)的值是1.125,0.5和1.125就是有限小数。小数点后面的位数无穷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如1/3的值是0.3333……,4(3/7)的值是4.428571……,0.3333……和4.428571……就是无限小数。问:怎样的分数才可以化成有限小数? 答:既约分数的分母是2的几乘方、5的几乘方或者是2的几乘方与5的几乘方相乘积,这样的分数才能化成有限小数。如3/4,分母4=2×2;7/(25),分母25=5×5;7/(40),分母40=2×2×2×5;它们都可以化成有限小数。1/(15),分母15=3×5;4/(27),分母27=3×3×3;它们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所以,要看一个既约分数  相似文献   

20.
令等式成立     
我们有四个数字:1、2、3、4,将它们合并到一个数学等式中,令其答案为5.例如:4+3-2×1=5使用相同数字的另一个成立等式如下所示:4+3-2÷1=5您是否能够建立另一个数学表达式,在等式左边使用1、2、3和4,并令等式的右边等于5?可以使用4个标准的数学运算符:+(加)-(减)×(乘)÷(除),如有必要,还可以使用括号.我们还可以练习一下这些题目:5551=243582=29936=25678=14443=42357=7答案:(4+1)÷(3-2)=55551=24(5-1÷5)×5=243582=2(8×2)÷(3+5)=29936=2(9+9)÷(3+6)=25678=1(8-7)÷(6-5)=14443=4(4×4)-(4×3)=42357=72+3-5+7=7令等式成立@道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