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积极心理学关注人类潜在的核心美德,倡导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这一理念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积极心理发展为本的成长课堂;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体验式成长;在团体动力推动下,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自然生成的和谐统一。构建科学、规范、有效、具有可操作性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应以活动为载体,注重学生体验的感知—活动—分享—评估的课堂结构模式。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引领下探索中学心理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丰富和发展学校心理健康的理论,并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2.
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以及发展,对于教师而言,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应当转变思想观念以及教学方式。传统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兴趣以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传统教育理念难以培养学生兴趣以及培养综合素质。传统教育过分重视基础知识以及技能教育,严重忽视心理健康教育,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以及身心健康稳定成长。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当中,教师应当运用积极心理学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学视野之下对学生进行教育能够促使学生清楚意识到自身社会价值,帮助学生坚强面对生活,对待生活当中困难能够以积极良好心态去面对。本文主要是基于积极心理学视野下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探讨,以供相关专业人士进行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仅要研究人的心理问题,更要发展人的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发展、矫正和补充。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引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对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探讨积极心理学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融合路径。通过分析积极心理学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以及中学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实施路径,包括定期开展师生谈心活动,以深入了解学生心理现状;定期举办心理讲座,引导学生保持心理健康;构建积极效能的校园文化,创造健康的心理环境;积极进行家校沟通,及时改善学生心理状况。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培养积极心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作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因沿袭消极心理学模式而存在问题,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以积极心理理念为视角,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结果反馈等方面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在于拯救,而现在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主要在于预防。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主要在于建设学生积极的心态。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关注有问题的学生,还应当关注普通学生的心理素养。  相似文献   

7.
李仕卫 《文教资料》2014,(1):118-119
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强调积极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从积极向上的角度认识和把握积极、健康的理念,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塑造积极的人格品质,增强学生的幸福感。文章针对遵义市城区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实施的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备受关注。然而就实际状况而言,现阶段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仍存在部分问题,如教育理念相对保守、教育内容滞后、师资力量不足等。阐述了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践的意义,指出了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策略,即更新传统教育理念、积极创新教育内容、不断改进教育方法、强化师资建设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9.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教师应树立积极的心态和信念,开展多元化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开发学生潜能;大力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重视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中渗透积极心理学理念;学生利导思维和辩证思维的结合,积极发展与问题解决的兼顾;关注特殊学生的心理健康;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加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构建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自1979年开始举办心理学方面的讲座,是全国较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学。新时代背景下,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学校在“学生好一切都好”办学理念的引领下,构建“积极·协同·成长”的心育目标,坚持“立足系统观,顶层重设计;立‘大心育观’,理念开新窗;立好成效观,落地有回声”的原则,调动各方力量整合资源,探索形成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积极教育“1+3”模型,构建家校社联动的系统网络和可持续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积极心理学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积极心理学是当代新兴的心理学思潮,它关注个体的积极面以及社会的和谐,主张心理学应对人类自身拥有的正向品质加以研究,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新思路。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和心理体验,构建积极完善的校园文化环境,通过"积极的宣传氛围、组织系统、教育活动、评估体系、干预策略、课程体系"六大模块,塑造学生的积极人格,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而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当在积极心理学理念指导下不断创新模式及思路,选取更适合学生心理的课程内容及方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及全面发展。本文论述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积极心理学的作用与策略。  相似文献   

13.
积极心理学是当代新兴的心理学思潮,主张心理学应该对人类自身的积极心理品质进行研究.在积极理念的指导下应当具有全新心理健康观,包括积极观、幸福观、预防观、发展观、人本观.同时在积极心理学的视野下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宽阔的研究思路:创新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实践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模式;丰富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内涵,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秋燕 《文教资料》2007,(21):136-138
文章认为,消极心理学取向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过分关注学生心理的消极层面、削弱教育功效、教育对象与教育者之间关系对立,不利于形成积极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支持系统等问题。积极心理学是一种全新的心理学理念,其目的是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应兼顾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与心理问题的化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着重于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应重视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心理健康教育应融合教育对象和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应建立积极完善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相似文献   

15.
心理健康师资建设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发展的基本保障.文章提出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以及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师存在的师资力量不足、职业倦怠普遍、教育理念滞后等问题,高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其工作满意度,优化心理健康教师人格品质,提升积极心理资本,改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最终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心理健康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心理学是当代新兴的心理学思潮之一,主张心理学应该对人类自身的积极心理品质进行研究.在积极理念的指导下应当具有全新心理健康观,包括积极观、幸福观、预防观、发展观、人本观.同时积极心理学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宽阔的研究思路,创新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实践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模式,丰富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内涵,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广西某技师学院学生为研究对象,借助调查法和行为研究法,论述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对中职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积极影响,提出要遵循中职学生成长规律,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联系中职学生专业发展需求,渗透积极心理学理念;“三线联动”,实施积极的家庭教育,促进中职学生自我成长。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标准下,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了教学的重要内容,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客辞的任务,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本文对中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措施进行探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为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有效性,采用文献分析法,结合教学实践,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探索分析。在梳理了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状的基础上,借鉴积极心理学研究人类积极力量的三个方面:个体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的个人特质以及积极的机构,从教学目标、内容、方法以及课程评价、课程设置等方面构建积极的课程体系,使教师从课程的各个环节,注重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培养积极人格,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集宁师专学报》2019,(3):104-107
积极教育也称幸福教育,是积极心理学思想应用于教育领域的产物。在积极教育理念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着力于发现并利用学生的优势品质来激发更多的积极品质资源,通过塑造学生积极人格实现预防和解决学生的心理或行为问题。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由一支幸福的教师队伍在幸福的校园环境下通过培养学生的幸福能力来实现。积极教育理念要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树立新的学生观和心理健康观,同时要努力挖掘校外的积极资源以强化和巩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