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音乐学科的表现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学科的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讲,学习过程比学习结果更为重要,所以表现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也表现得比较突出。音乐课程中的表现性评价是指对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态度、表现来评价学生已经取得的发展成就,是用动态、积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参与活动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评价,《辞海》是这样解释的:对事物的价值作出判断。因此,音乐教学评价是对学生音乐学习领域中的价值进行判断。音乐考试是考查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一种有效依据,不仅考试的内容是统一的,而且考试方法也是单一的。这样的考试很少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使一部分学生的成绩出现偏颇,甚至会让学生产生消极厌学的情绪。我在评价方式上大胆改革,评价前开展“露一手”、  相似文献   

3.
学习评价,是音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适当的评价,能促进学生学会欣赏音乐,进而热爱音乐、享受音乐.教师应当尊重学生差异,让评价更具针对性;可确立星级评定制,让评价更具激励性;使用“音乐档案袋”,让评价更具全程性.  相似文献   

4.
音乐课程教学评价改革赋予了我们新的使命,对学生音乐成绩的认定,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音乐学习结果,更要注重学生的音乐  相似文献   

5.
一、建设乡土音乐教材的重要性 1.从培养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看乡土音乐的作用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对音乐本身的兴趣,这是因为:一方面,学生音乐学习兴趣产生的条件之一是学生对音乐产生了兴趣,即只有对音乐有了兴趣,学生才会有学习音乐的兴趣;另一方面,学生有了音乐学习的兴趣,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有了审美的愉悦体验,又会进一步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二者互为前提,相互促进、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6.
在课堂教学中,即时评价是对学生课堂上学习活动做出的立即反应,是帮助学生调整、控制后续学习行为的一种评价方式。应用好即时评价将会给学生创造一个"交流的课堂""开放的课堂""情感的课堂""愉悦的课堂",从而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下面就是笔者在音乐课堂即时评价的改革  相似文献   

7.
《音乐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将单一的学习方式转变为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将传统的学习方式转变为现代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体验式、模仿式、探究式、合作式和综合式的音乐学习模式下学习,实施音乐教学的多样性。一、重视学生个体,引导自主学习在任何一个学科的学习活动中,学生都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都是学习活动的主人,音乐课堂亦是如此。在现  相似文献   

8.
《音乐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围绕以培养小学生音乐素质为重点进行教学。所以,在教学时要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遵循学生的心理规律,以歌舞、图片、游戏等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这是把音乐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必要条件"。这是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的名言。的确,浓厚的学习兴趣可激起强大的学习动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对培养学生的音乐修养、健全审美心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0.
【案例背景】理论背景: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感受与鉴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领域,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音乐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其他科目有所不同,音乐学科更偏向于对学生学习兴趣、个性发展、音乐文化传承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忽略评价这个环节,而科学完善的评价能有效提高音乐课堂的效率。音乐教学过程中的评价不仅是教师评价学生,学生也需要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反馈,让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课堂教学活动,这样才能实现评价的真正意义。  相似文献   

11.
音乐学习评价对于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音乐学习评价主要包括音乐学习情感的评价、音乐知识与技能的评价、音乐特长的评价等内容。在进行音乐学习评价过程中,教师应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是"使学生学习内容生动有趣、形式丰富多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发展学生创造思维,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为学生更好地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基础".在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应充分体现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新理念.因此,笔者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尝试开设了"自我欣赏"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自我欣赏"课比较适合高中阶段的学生."自我欣赏"课是学生通过表演、欣赏和评价自己演唱、演奏的乐曲或表演的音乐剧、朗诵、舞蹈等内容,来表现自我、欣赏自我、锻炼自我.其广阔的创作和展示空间能发挥学生多方面才能.对活跃课余生活、培养能力和良好品质,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对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健全学生的审美心理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让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些事物或爱好的某种活动倾向,是良好学习活动的自觉动力,人们一旦对所从事的工作和学习发生兴趣,就会获得努力工作和学习的内驱力。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要提高教学效率,获得好的教学效果,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笔者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对如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进行了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14.
开放的音乐教学评价最终就是为了激起孩子对音乐的兴趣,保护学生探究的热情,给予学生进入音乐王国的勇气和力量。让学生不断品尝到学习音乐和获得创新的成功乐趣,唤起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  相似文献   

15.
正在音乐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教师要唤起学生的潜在音乐能力,用音乐表现内在的感染力去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各种音乐表现形式、手段去吸引学生参与音乐学习及音乐实践活动,用学生喜欢的简易乐器去吸引学生,并用各种优秀的音乐作品去感染学生。在此基础上,教师要以课堂为主导、课外兴趣小组为补充,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种音乐知识的学习之中,让音乐本身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16.
在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提出,要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要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要通过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一、为了学习的评价的提出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 ,我国广大中小学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主要是通过标准化测验来实现的。这种以标准化测验为主的学生学习评价往往仅限于对考试成绩的评价 ,实际上是关于学习的评价(Assessmentoflearn ing)。学习的过程是复杂的 ,仅依据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学习不仅是片面的 ,而且会给学生造成伤害。开展素质教育 ,重要的在于促进学生各项能力发展 ,使学生学会学习。然而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 ,标准化测验被过度地利用 ,成为甄别和选拔学生的工具 ,而评价的促进功能被忽视 ,致使许…  相似文献   

18.
潘俊英 《考试周刊》2009,(49):223-223
一、创新和音乐教学中的创新的概念及其区别 音乐教学中的创新就是指在创新教育思想指导下.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创造性地对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评价不断充实和完善,营造快乐、和谐的教学氛围,有效地激励学生以创新的姿态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其基本特征就是推陈出新,改变过去音乐教育千篇一律、一成不变、徘徊不前的教学模式所带来的弊端: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9.
"快乐教育"主张给学生以爱,给学生以美,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笔者从情感的交流、创设美的音乐环境、兴趣是"快乐学习"的重要因素和创造性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四个方面阐述了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音乐。  相似文献   

20.
“快乐教育”主张给学生以爱,给学生以美,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笔者从情感的交流、创设美的音乐环境、兴趣是“快乐学习”的重要因素和创造性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四个方面阐述了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音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