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祥兴 《出版科学》2021,29(3):17-25
从读者群体的分布考察延安时期中共主要出版物的影响是一个切实可行的重要维度.这一时期中共主要出版物的读者群体分布十分广泛,既包括通过直接阅读出版物的党员干部、革命的知识分子、普通民众、妇女大众等,又包括通过党的宣传工作者的仔细讲解、层层转达、组织讨论乃至广播传达等间接途径阅读的读者,还包括在国统区和沦陷区的敌方军民人等、敌伪及敌占区人民、大后方的军民等其他阅读对象.透过广泛分布的读者群体,不仅可以窥探这一时期中共主要出版物的巨大影响,而且可以为提升当下主流媒介受众的针对性提供有益借鉴,从而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资讯     
总署印发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本刊讯农家书屋关键在"书",为加强对农家书屋出版物采购工作的指导,为农民提供他们喜欢的出版物,防止不适应农村读者的库存  相似文献   

3.
刘勇定在2008年1月号《今传媒》发表《学术期刊与学术批评》一文提出:任何一种期刊,只要它在继续发行,只要它有着一定数量的读者群体,它就应对该读者群体的思想观念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学术期刊,因为神圣的“学术”二字,使其较之通俗读物更强得严肃,更具有权威性,也就更具有公信力,但作为学术期刊本身来讲,  相似文献   

4.
对音像出版物的发行,出版和发行者往往将目光停留在城市的读者群体中,而忽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的农村音像市场,使音像出版物的农村市场,因受资源不足、适销对路的品种奇缺等因素的影响而发育不良,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村读者对音像出版物的需求,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我国音像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确立读者在出版业中的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确立读者在出版业中的地位李大星石家庄出版物的产生与存在,依照一般意义上的解释,取决于三种人或三个方面的相互关系,即:著者、出版者(其中最为关键者,当为编辑。本文亦主要就此进行讨论)、读者。这样一个前后顺序,是一般惯常观念上的出版物产生或生产的一个位次...  相似文献   

6.
数字化出版的兴起及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发展,对法学期刊的发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被称为80后甚至90后的群体,已经习惯于在电脑上阅读与写作.传统的纸质出版物对于这部分受众来说,已经失去吸引力.纸质出版物的读者越来越少,数字化出版物的读者则呈增长念势,纸质出版的垄断地位已经不再.  相似文献   

7.
韩阳 《出版参考》2007,(5S):19-19
近年来,青春文学小说备受关注,继《最小说》后,众多出版社纷纷涉及青春文学的杂志书(MOOK)出版领域,2007年5月,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将正式推出《光年纪》杂志书。《光年纪》杂志书为连续出版物,每月一本,面对的主要读者群体是在14~22岁的在校女生。本书区别于当下青春写作中的“疼痛”“宣泄”,以健康向上、打动人心的“温暖”基调为定位,主要刊载精美的青春小说和散文随笔。  相似文献   

8.
胶印制版ABC(一)乃恒编者按:有些读者反映他们对印刷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因此影响了出版物的质量,甚至造成了经济损失。为此,我刊特开辟“印刷技术”栏目,以满足读者对印刷知识方面的要求。欢迎读者对本栏提出选题意见;欢迎印刷方面的技术人员和专家为本栏撰稿...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 农家书屋关键在“书”,为加强对农家书屋出版物采购工作的指导,为农民提供他们喜欢的出版物,防止不适应农村读者的库存书、大部头书占用农家书屋资金,新闻出版总署于2008年12月31日印发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  相似文献   

10.
读者是上帝,这已成为编辑同人的共识。多年前曾流行过一幅漫画:数人在各自的画板上画上帝的像,各人画的上帝的像都是自己的翻版,大胡子的上帝也长大胡子,高鼻子的上帝也是高鼻子,甚至戴大礼帽的画出的上帝也戴着大礼帽。编辑在塑造上帝的时候是否也存在类似的情形呢?读者群体是客观存在的,不以编辑的意志为转移,编辑必须实事求是地作调查研究,强化为读者服务的意识,强化对读者的教育和导向意识,满足读者的需要,全心全意地为读者服务。一、编辑应强化服务意识书刊出版的目的在于读者通过阅读,能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一切书刊都为读者服务,为读者所用。读者是编辑工作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读者是书刊的上帝,失去了读者,编辑的一切劳动都将变成无效劳动,出版物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也就谈不上做好编辑工作。因而编辑必须增强服务意识,努力为读者服务,不断满足读者的阅读需要,这就要求编辑要做好读者调查,这既是我们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为读者服务的一项重要前提。读者是一个群体,这个群体可以从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等几个方面来划分,不同的群体对书刊的阅读要求是不一样的。按年龄可以划分为少年儿童读者、青年读者、中年读者、老年读者;按受教育程度可以划分为小学程度读...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受市场经济影响,当代图书馆读者群体的种类增多,规模减少,涌现出许多新兴读者群体,他们越来越细化的文献需求对图书馆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出版社的形象塑造傅小北形象是指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具体形状或姿态。一个出版社也有自己的形象,主要是由其出版物的数量和质量来显现的,也包括所开展的有较大社会影响的活动等。图书是出版社的主要产品之一,出版社以这个主要产品来为读者服务,满足社会对精神...  相似文献   

13.
读图时代早在1998年就被提起,而仅在最近两年才被出版界所关注。在今天的出版物市场上,图文书似乎已是出版物的一种主流面孔。针对此现象,我们从读者和出版物两个角度对成人图书市场上图文书的有关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4.
从治本入手提高出版物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治本入手提高出版物质量蔡克难图书这一出版物的主要形式,一度曾被视作标准用语的天然范例而经常被引作语言“衡器”,如今却正在因其层出不穷的错谬疏漏而丧失它的语言权威性。应该认识到,出版物不同于普通的商品,其质量水平低劣所产生的危害,与一般商品的质次伪劣...  相似文献   

15.
我们写稿绝不提倡通篇深奥难懂的专业术语、洋洋洒洒的大块文章,而是要用大家都看得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把读者欲知未知的事实、知识等告诉读者。这里有个换位思考的问题,即作者应常常把自己置身于受众的位置和角度上,切身感受普通受众所欲知未知的,设身处地与受众共同体验生活,才能使自己的报道活起来,才能为广大受众所接受。受众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群体。作为个人来讲,由于他们自身的兴趣爱好、生活环境以及素质修养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他们的欣赏情趣、水平的不同。这是寻找契合点碰到的首要难题。但作为新闻媒介来说,它是办给绝…  相似文献   

16.
“屏性”电子出版物,突破了传统二维阅读的限制,突出了屏幕的特色,它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全方位调动人的多种感官体验,使人在阅读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阅读的多维体验以及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当然,这种出版物要获得读者的广泛认可,不仅仅在于高超的设计水平,还要出版者结合传统出版物特征,从读者的基本需求出发,了解读者阅读体验所承载的信息传递功能.  相似文献   

17.
也为编辑讲几句公道话——图书编校质量之我见■李健近年来,当读者、作者纷纷谴责一些质量低劣的出版物时,往往都把编辑推到了被告席上。一些读者甚至当面指责说:现在当编辑的水平太低了,很多书错误多得没法读。作者也常对出版后的书的质量大发牢骚。当然,读者确实有...  相似文献   

18.
校对活动与编辑活动的区别与联系张春融在出版活动中,校对与编辑都不是原稿的第一生产者,都不是出版物的一般读者,但他们都是把原稿变为出版物的生产者或创造者。编校自古是一家,并集于一身,这已人所共知,不再赘叙。随着社会的进步,出版生产力的发展,编校分了家,...  相似文献   

19.
有的人认为,通俗读物编辑最好当;可根据我几十年编通俗读物的经验,却深切地感到,当好一个通俗读物编辑很不容易。其所以不容易,是因为通俗读物编辑不仅要像其他编辑一样,具有较高的政治水平、专业知识、文字修养和判断能力,还要具备一些特殊的业务素质。 特殊的业务素质,也就是通俗读物对编辑的特殊要求。都是什么特殊要求呢?我体会有以下  相似文献   

20.
国际经济组织出版物及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目前主要国际经济组织所发行的主要出版物,及其这些出版物的检索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