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杨昊 《现代语文》2010,(4):49-52
改革开放以来,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当代汉语词汇受到外来词的强烈冲击,以至产生了大量由汉语固有语素和外来语素相结合而成的汉外合璧词。其构词形式有了极大的突破,出现了直接借形、英文字母与汉字结合、外来词音节语素化参与汉语构词等新特点。本文依据外来语素保留外来语言形式程度的不同,以及外来语素与汉语固有语素结合方式的不同,详细论述了汉外合璧词各类词的生成情况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2.
新词的大量产生是当代汉语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而单音节外来语素的形成和在当代新词构造中的应用,也逐渐得到人们的承认,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这一现象作了详细的分析讨论:第一,从来源和形式、组合功能、性质和表意等方面为单音节外来语素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单音节外来语素参与构造新词的构词方式和造词方式。第二,考察单音节外来语素意义的形成和发展变化。第三,认为单音节外来语素参与新词构造是一种语言变异现象,并分析其与社会各方面的联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语言规范的认识。文章提出:一方面,单音节外来语素形成并参与当代新词构造符合汉语的语言规律,是汉语同化外来语言成分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这一现象也对现代汉语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总之,单音节外来语素参与当代新词构造,是语言接触过程中发生的语言变异,是一种“积极”的、有生命力的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3.
在前人从音节个数的角度对外来语素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对单音语素这一类外来语素进行成因分析,试重新分析外来语素单音化的依据和途径,说明汉语外来语素单音化的过程;及对单音语素的记录方式做整合探讨,探究外来单音语素有哪些记录形式、字母词可否进行语素分析、字母可否记录单音语素,实现对单音化语素进行更为细致科学的分类。  相似文献   

4.
“音译”语素是语素分类中的一个部分。语素按语音形式分为:单音节语素;双音节语素;多音节语素。双音节语素包括古汉语遗留下来的“联绵字”和音译的外来词。多音节语素都是音译的外来词。中学课本中对“音译的外来词”的理解是仅限于“从其它国家的语言中音译进来的词”。从课本中的例子看其含义也是如此。其实,这种理解是不全面的。汉语言是在吸  相似文献   

5.
1.什么是语素? 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也就是构成词语的要素,是最小的语法单位。再往下分析,就成为非构词要素的音素。汉语的语素始终是单音节的占优势,在书面上就是一个方块字,在口头上就是一个带调的音节,如“牛、肉、简、化、伟、大”等。双声音节和多音节的,内部情况比较复杂,有汉语固有的,如“整齐、参差”,有外来的,外来中有全音译的,如“巧克力、布尔什维克”,有半音译半意译的,如“吉普车、尼龙布”,还有全意译的,如“激光、小提琴”等等。  相似文献   

6.
桑悦 《现代语文》2015,(1):44-45
“传承语素”这一概念由杨晓黎(2006)首次提出,为汉语语素分类提供了从历时层面划分的新视角。所谓“传承语素”是指从上古的词发展而来,在现代汉语中作为构词成分而存在的语素。本文对传承语素“兵”在现代汉语词和短语中的构词情况进行分析,并试图总结其构词规律。  相似文献   

7.
初中“新语法”教材中关于“语素”有这样一个判断:“多音节语素都是音译的外来词。”这是一个不正确的判断。第一,它的“主词”和“宾词”配搭不当。主词是“……语素”,宾词是“……词”。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词是由语素构成的。就象“空心砖都是手砌的墙”说不通一样,“……语素都是……词”也是说不通的。说这个判断不正确的第二个原因是:“量词”使用不当。从语源方面看,现代汉语中的多音节语素主要是从其他民族语言中音译过来的,这是事实。然而“汉语固有的多音节语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汉语外来词出现了一些新变化:音译词的大量引进、“多译并存”现象出现、字母词被直接借用、“外来音节语素化”现象突出。这些新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汉语吸收外来词的新趋势、新规律,全面把握这些新变化对汉语外来词的规范化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同素异序词是汉语词汇体系独特的组成部分,指的是构成语素相同,语素的组合顺序不同的两个双音节合成词。这类词的起源久远,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存留于现代汉语中的同素异序词极大丰富了汉语词汇宝库。本文试图通过全面整理《现代汉语词典》中收录的同素异序词,来探求其规律性和系统性。着重从概念所涉及的“语素”、“语素顺序”、“词”的各自界定入手,对这类词的具体范畴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上,对同素异序词的语义关系进行详细解构,划分出具体类型,深入把握“同素异序词”这个特别聚合体系的语义规律。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符淮青先生的语素构词能力分析理论,对语素“盘”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所出现的各个意义是如何构成各个词的、用什么方式、数量如何等进行了描写。在此研究基础上,还就《现代汉语词典》在释词中对语素义的说明以及对语素“盘”义项的概括提出了两点讨论:第一,《现代汉语词典》对某些组词中“盘”的意义未作说明;第二,对于那些部分语素义模糊或者全部语素意义消失的组词,根据其中的语素“盘”在现代汉语中构词能力的发展,《现代汉语词典》应该考虑对其的意义重新作出说明,或者构建一个独立的义项,、  相似文献   

11.
汉语中有一些"动+名"动词性结构复合词,动素和名素之间没有直接的动宾关系,但通过动宾关系有间接联系,学界多认为意合、支配,视动素后的名素为旁格宾语。文章立足复合词结构的句法逻辑,从古代汉语状语后置状中式的发展和现代汉语非常规宾语的界定等方面,将之确定为状语后置状中式复合词,还原复合词及相对应的句法结构的逻辑真实。  相似文献   

12.
采用定量统计法、描写法、实证法、归纳法等研究方法,从形式结构和意义结构两部分对偏正式双音复合词的构词进行探析。从形式结构看,常见的构词类型有"名素+x""动素+x""形素+x"三类,且构词类型相同的词所属词性不一定相同;从意义结构看,语素义与结构义存在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3.
在由汉字组成的大量的日语复合词中,同素异序词虽然数量有限,但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将现代日语中的同素异序词分为“同素异序等义词”、“同素异序近义词”和“同素异序异义词”3个类型,在语义和用法上对同素异序词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4.
考察了《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附件一)一年级词汇中双音节复合名词的词典释义模式。研究发现双音节复合名词的释义模式主要是运用了定义式释义,而同义词释义模式和偏词释义也占据了较大的比例。从而得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素教学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被XX"同语素词语族的考察,发现了"被XX"同语素词语族所表达的现象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产物,其组合成分局限于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实词的范畴,"被XX"同语素词语族表达的是各种各样的现象,具有名词的语法特征,在语义属性上具有已然性、致使性、否定性和无意识性。  相似文献   

16.
“share”被译借进汉语后即迅速语素化,短期内便以“晒”为“词语模”的“模标”滋生出了近百个新词语,在结构类型、语义特征、滋生来源、衍生机制及流行原因等方面表现出与其他网络流行词语十分不同的特征。“晒”族新词语的快速衍生和流行彰显出了“典型范畴”、“转喻”等语言认知心理及当代社会独特的文化思想对词汇变异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7.
所谓“半”类词语是指包括“半”在内的以“半”为语素或句法成分的一类词语。东北方言的“半”类词语既与普通话的同类词语相通,又有非常明显的地域特征。以语义为中心,从语音、语义、结构、功能等角度,可以较清晰地看到东北方言“半”类词语的系统面貌。  相似文献   

18.
本简单界定了外来词与外来词词素的概念和形成。主要从语音形式、意义内容、造词和构词方法以及在言语中的使用情况等方面入手,着重分析两岸三地外来词的异同,并找出它们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嘉戎语合成词是指两个以上的词素结合而成或以词、词根语素加辅助语素结合而成的词。根据其词素与词素的组合方式,可分为复合式和附加式两种。复合式有修饰型、并列型、主谓型和动宾型四种,附加式有前加法、中加法和后加法三种。  相似文献   

20.
采用词汇判断任务考察了留学生汉语单字词识别中的笔画数效应、词频效应和词素频率效应。包括2个实验,实验1探讨了留学生汉语单字词识别的笔画数效应和词频效应及其相互关系,结果发现存在笔画数效应及词频效应,但其交互作用不显著。实验2探讨了留学生汉语单字词识别的词频效应和词素频率效应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存在词频效应和词素频率效应,两者间存在交互作用,具体表现为,词频高时词素频率差异不显著,词频低时词素频率差异显著。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笔画可能是留学生汉语词汇学习中的一个加工单元,笔画与词频分别作用于汉语单字词认知加工的不同阶段;在留学生汉语单字词的识别过程中,词频和词素频率同时作用于同一个认知加工阶段,词频具有优势效应,词素频率具有代偿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