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跑调大王     
有个小男孩,生来爱唱歌。他走路唱,洗澡唱,躺在床上睡着了还在唱……妈妈说:“既然你这么喜欢唱,就去音乐班学习吧。”“不,我是高兴唱才唱的,”他说,“去了音乐班,恐怕我就高兴不起来了。”由自在地唱。因为没有专业的音乐知识,他唱的歌听起来怪怪的。“哎呀,真难听!”他的同学捂起耳朵,他们都是这个歌星、那个天王的歌迷,“你害不害臊呀,人家歌星打个喷嚏都比你的歌声好听一万倍!”他一点也不害臊,还是继续唱。“真不像话!”音乐学院的教授听了直跺脚,“你唱歌不按规矩来,一会儿三和弦一会儿九和弦,一会儿大调一会儿又小调。这、这、这成…  相似文献   

2.
我常听到小学生在上唱歌课时脖子上暴着青筋,扯着脖子“喊歌”,拼命与用高音伴奏的老师的琴声比高低。看到这种情况,我真担心把孩子们那稚嫩的小嗓子喊坏了。唱歌课深受小学生的喜爱。但是,往往由于音乐教师不注意歌曲音调的高低,忽略了小学生音量的大小,小学生们唱歌的热情又高,这就出现了不是唱歌,而是扯着嗓子“喊歌”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我是小学五年级男生,很喜欢唱歌。可是每当开口唱时,大家就取笑我“五音不全”。到底什么是“五音不全”呢?我喜欢音乐,也喜欢唱歌。因为被大家说成“五音不全”,就不愿在众人面前唱歌了。这样下去的话,我可能会不再喜欢音乐了。请问有没有纠正“五音不全”的方法?这个问题有点头痛,因为我自己也不见得唱得好。像你这样的烦恼,很多人都有。所谓“五音不全”就是指“唱歌跑调”,是因为听得少而造成的。所以,只有通过多听、多练,耳朵听熟了,才不会跑调。有条件的话,不妨做一些模仿练习。看样子你对在人前唱歌失去了自信。要是这…  相似文献   

4.
“音乐课真没意思 ,可在音乐课上睡觉却是一件不错的事情。”“课上唱的歌曲、听的乐曲 ,也实在太陈旧了。”“会唱歌 ,懂那么多的音乐知识 ,又有什么用?反正我们也成不了音乐家。”即使是一名优秀的音乐教育工作者 ,也有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 ,我们都会觉得很困惑 ,那是因为我们精心准备的音乐课出现了让人难以接受的结果。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是我们的学生不够可爱 ,还是……其实 ,我认为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 ,在于教师忽视了让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的环节 ,这种主动参与学习的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  相似文献   

5.
20岁那年,我在一家报社打工。主编脾气很古怪,两撇蓬松的白胡子一直垂到胸前。一个冬夜,他把我招进办公室。“你会弹钢琴吗?”他坐在旋转椅上,背对着我问。“不会。”我小心翼翼地回答。“小提琴呢?”“也不会。”我实话实说。“唱歌总会吧?”他的声音倒没有不高兴的意思。我恨不得有条地缝钻进去,“……也不会,先生。”“真倒霉,克莱斯勒今晚在兰心剧院开音乐会,报社的音乐评论员偏偏在这个时候死了!”主编叹了口气,“你立刻去听这场音乐会,回来后写一篇评论。”派我写音乐会评论!除了主编大人——他痛恨那些信口开河,自以为是的音乐评论员…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 ,在中学唱歌教学中 ,教师一般都比较重视练唱(练声)。因为 ,习惯上都认为只有通过练唱 ,才能提高学生的唱歌水平。然而 ,一味的练唱方法 ,学生既感到枯燥乏味 ,也一时不容易领悟要领 ,这不仅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影响了教学质量。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使学生更快地提高唱歌水平 ,这是值得音乐教师认真探讨的课题。在教学实践中 ,我体会到 ,要解决这一难题 ,必须首先解决好朗诵 ,以“朗诵”来引导“唱歌” ,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朗诵与唱歌的姻缘关系朗诵是以说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语言艺术 ,它的主要特性表现在歌词(…  相似文献   

7.
小学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语文实践能力。”根据这一要求,在课改实验中,我将拼音教学与其他学科进行了整合的尝试。一、在音乐旋律中学拼音孩子们开始伊伊呀呀地学拼音了,我经常夸他们:“读得真好听,像唱歌一样。”那么,何不把音乐结合到拼音教学中呢?一试,还真管用。因为低年级的儿童特喜欢唱歌。我们经常玩“请你跟我反着唱”的游戏,如:师唱13|5-‖aaa同时手指做a的形状,从腹到胸到头顶,随音升高,学生则反之,…  相似文献   

8.
这一届新生中有两个唱歌高手,一个是经过两年音乐专业学习的“科班明星”,名叫小雨;一个是在乡村田间地头唱歌谣长大的“民间歌手”,名叫小茹,这两个人美妙的歌声让所有听到的人赞叹不已。  相似文献   

9.
音乐课就是唱歌课吗 ?这个问题本来不应该提出。稍有音乐常识的人都明白,音乐和唱歌是两个不同层次而又密切相关的概念。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音乐教学大纲》的规定,小学音乐教学应包括唱歌、唱游、器乐、欣赏、识谱知识和视唱听音等内容,而唱歌教学则是培养感受音乐、表现音乐能力的有效手段。唱歌教学也要包括唱歌能力、识谱能力、音乐知识的学习与运用。相比之下,音乐课的教学内容更丰富,要求更高。在现阶段,唱歌教学已不再是简单地教唱几首歌曲,还要注意唱歌能力和识谱能力的培养。可是当今农村许多学校对音乐教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真、假声脱节是在我们学习歌唱过程中最常见的现象之一。真、假声脱节使歌唱声音变得“虚实不匀,明暗不和”,音色极不统一,歌声缺乏表现力。真、假声脱节现象成为声乐学习的一大障碍,也是歌者进行演唱的大忌。下面就如何纠正真、假声脱节现象谈谈自己的体会,与同行交流。真、假声脱节现象在男女声中都容易出现,但是女声比男声的表现更为明显,也更普遍。常常表现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真声比率过多。只能在自然声区用真声唱歌,到小字二组或者开始就唱不上去了,要不就只会用全假声唱歌。这样唱出来的声音出现“一实一虚,一粗一细,一真一假”的断…  相似文献   

11.
许多幼儿园的老师都是师范毕业生,音乐、美术、唱歌、跳舞很在行,但最怕的就是数学。可偏偏在《幼儿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这门学科中,又有许多计算、统计,感到既陌生又困难,畏难情绪自然冒了出来,严重的障碍着这门学科的学习。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俗话说,难者不会,会者不难。怎样对难点进行剖析呢?下面以普遍感到困难的“研究资料的处理与分析”这部分内容为例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2.
朱运蓉 《成才之路》2010,(35):73-73
“我的好朋友在哪里?”“你的好朋友在这里!”“谁是我的好朋友?”“我是你的好朋友!…好朋友跟我拍拍手!”“我就跟你拍拍手!”“请你跟我唱唱歌!”“我就跟你唱唱歌!”……这些看似简单.听起来幼稚的语言如果出现在课堂中。一定会有人认为不可思议。但事实说明,这些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在我音乐课堂的学习与练习每一环节中发生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期末考试结束了,阿风这小家伙的语文成绩居然是95分,真让我喜出望外。一是为这个曾经学习困难的孩子进步如此之大由衷地感到高兴,二是为我的“偏爱”战术结出的果实感到欣慰。看来,以后还要继续做个“偏心”的老师,将“偏爱”进行到底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老鼠流浪记     
我刚来到这个世界上,人生地不熟的,不禁吱吱大叫起来。突然,有两个“怪物”出现在我眼前,尖头尖脑尖嘴巴,后面还拖着一条长尾巴,他们管我叫儿子,要我叫他们“爸爸妈妈”。什么?这两个丑八怪会是我的爸爸妈妈?难道我和他们长得一个样?上天为何如此不公!我晕了过去。  相似文献   

15.
我,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孩,对音乐很执著,喜欢唱歌,喜欢跳舞。面对困难从不退缩却依然笑着面对,坚信自己能战胜一切。唱歌,可以说是我的天赋。我不因为我没有张柏芝的脸蛋而自卑;不因为没有林心如的身材而叹息;不因为没有李宇春的气质而感慨;不因为没有何洁的温柔而忧愁……这一切都只因为我坚信自己是最美的,我要用我与众不同的歌声去征服大家。我,不希望拥有大海般的湛蓝;不希望拥有阳光般的整齐舞步;不希望拥有烈火般的热情……因为我拥有了天空、雨露、梦想……面对困难,有的人想要躲避;有的人却知难而进;有的人则原地徘徊……“困难像弹簧…  相似文献   

16.
梦想的花总是开得很美很美,它有迷人的色泽,但可望而不可及;它有诱人的奇香,但不能让人永远沉迷;它有动人的身姿,可以舞动青春,拨动脉搏,划破孤寂,却不能让人永远满心欢喜……音乐是我的梦想,在别人[中,天生拥有一副金嗓子是一件可遇而不可求的事,而在我这样一个平凡女孩的身上,这类似奇迹般的东西却悄悄降临了。因为那动听的弦律,我不止一次地向父母争取,希望他们能够帮助我实现我的音乐梦想。爸爸一直都不那么善解人意,他允许我唱歌,但决不能容忍我因为唱歌而放弃学业。我明白爸爸的苦心,他只是不希望我做个弱者,为了逃避学习的困难而“弃…  相似文献   

17.
D调的华丽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我开始欣赏这个唱歌吐字含糊、灵感有如泉涌的音乐才子。记得最早在电视里,一个戴着红色鸭嘴帽并试图用低压的帽檐来掩盖先天不足的男生在“哼哼哈哈”,那时我和妹妹还在数落他的长相。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开始在中华大地上迅速窜红起来,只记得第一次听《范特西》这张专辑时内心的感慨:世界上居然还有这样的音乐,这样的人——另类、时尚,符合社会现实却又超凡脱俗。想起当初自己还曾指着荧幕中的他说:“长成这个样子还出来丢人。”哈,那时的自己多么浅薄。就这样,凭着这张集合了多种音乐元素的专辑,他开始为人所知。此后,…  相似文献   

18.
削梨的孩子     
这几年,我每学期都要在班上搞一次特长展示活动。这个学期的特长展示活动,我把它命名为“多彩的舞台”。早在一个星期前,我就让大家各自去准备,以便在“比武”那天“露一手”。不久,孩子们陆续将自己的“拿手绝技”报到了我这里。他们的特长真让我有些眼花缭乱:手工、书法、唱歌、独舞、水粉画、电脑、弹钢琴、打乒乓球……全班有47名学生都报了节目,惟独缺一个叫刘巍的孩子。刘巍是今年从农村转来的,学习很差。他的父母对我说,不指望他能学成什么,只要求他不违法犯罪就行。我想:我搞这种特长展示活动的指导思想,是面向每一个…  相似文献   

19.
每当我看到那条小得不能穿的绿裤子,眼前便浮现起那刻骨铭心的风波。那是我上四年级的时候,妈妈给我买了一条裤子,我非常喜欢穿。有一天,我和同学们在操场上玩,不小心屁股在铁丝上挂了两个洞,晚上,妈妈给我补好了。第二天,我穿着这条裤子,刚一到教室,我的同桌就大叫起来;“快来看呀!我同桌的屁股上长眼睛了。”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我的脸“刷”一下红到脖子根,无地自容,我真想立刻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上午的课我一句也没听进去。中午,一回家就大叫起来:“以后再也不穿这条裤子了2”妈妈走过米,对我说。“怎么了?”我生…  相似文献   

20.
由日本青少年研究所对中国、日本、美国三国高中生进行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在回答“上课时常打瞌睡、常发呆”“认真做作业”“即便有不懂的地方也得过且过”“学校之外的学习时间基本不学习”这四个问题时,中国学生的表现均比日美两国的学生令人鼓舞。调查因此得出结论:中国学生学习欲望最强;日本学生最弱。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看到这则报道我没有感到一丝欣喜,反而产生了深深的不安与忧虑:我真担心我们会沾沾自喜,陶醉在这“令人鼓舞的数据”里,忘记了中国基础教育亟待解决的许多问题。让我们来透视一下这个调查背后的一些基础教育现状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