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周到 《乒乓世界》2005,(10):52-53
今年的乒超联赛来了许多世界顶尖的乒乓球高手,在他们的眼中,中国乒乓球超级联赛代表着世界最高水平。有了这些境外球员的加盟,让人开始觉得,中国的乒超联赛似乎也有了些NBA的雏形,当然,有人来这里的直接目的就是挣钱,有人是为了能与高水平球员对抗,以提高自己的水平.比如说韩国,今年一下子就来了三个。  相似文献   

2.
《乒乓世界》2009,(2):151-151
无门无派:我觉得多家乒超俱乐部组织球员进行了公益活动有以下几点好处:1、宣传乒超联赛,宣传俱乐部,使乒超联赛和俱乐部取得双赢。2、提高乒乓球运动员的职业素质,让他们知道,他们打好每一个球,就是对俱乐部最好的负责.而在公益活动中走近球迷,也能提升俱乐部的形象和球员自身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3.
百希达寄语     
《乒乓世界》2008,(2):139-139
河北石家庄的王超:新的一年里.许下几个愿望:希望乒乓球项目越来越强大.有更多的国家热爱乒乓球:希望《乒乓世界》成为国际性杂志.在全世界各个城市都能买到.希望我们的乒超联赛办成和美国NBA一样.让全世界人都来中国看乒乓球联赛让全世界的媒体关注乒超联赛.直播乒超联赛。最后真诚地祝福中国乒乓球队的所有教练员.运动员.队医和在幕后为中国乒乓球做出贡献的人士.春节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相似文献   

4.
赵璇 《新体育》2006,(9):53-53
中国乒超联赛里又多了一位新外援他就是不莱梅世乒赛韩国队主力成员李廷佑。今年22岁的李廷佑左手直握球拍,目前世界男单排名第22位.他曾经在2005年中国乒乓球大奖赛中战胜过马林.被刘国梁视为将来对中国队威胁最大的对手。  相似文献   

5.
《乒乓世界》2006,(10):40-40
我们应该有一支人品非常好、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从联赛一开始身份就是中立的裁判队伍。目前,我们中国的乒乓球裁判都不是职业的,他们很多人都是单位里的骨干,每周三赛很难安排时间,裁判每次执栽都要耽误两到三天的时间,对他们来讲,确实很不容易。随着乒超联赛的发展,我们一定会有一支队伍,一定要由乒协来指派主要的高水平裁判员,我相信明年的乒超联赛能贯彻这个设想——“中立裁判制”。——乒羽中心乒乓球一部副部长李玉环[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system 《乒乓世界》2010,(9):143-143
马龙,浙商队,队友有吴尚垠、郝帅、李洋、杨子、吴健。马龙是近几年乒超的常胜将军,已经连续两年获得乒超最佳运动员,也就是胜率最高男运动员,去年带领宁波北仑海天拿下乒超联赛冠军,大家普遍看好马龙能接马琳的班,在乒超联赛里,也慢慢开始响起“得马龙者得天下”的呼声。也确实,马龙在8大主力里面几乎没有对手。  相似文献   

7.
夏娃  梁慧敏 《乒乓世界》2005,(10):48-51
8月20日在日本冈山县举行的一场“鲁能杯”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成功地打开了中国乒超联赛通向海外的大门,国内舆论为“打造乒超NBA”造势的呼声再起。本刊记者随辽宁本钢俱乐部前往日本冈山.亲身体验了6年乒超联赛中从未见过的火爆场面。在颇受启发的同时,也深感兵超的NBA之梦尚远.因为中国乒超目前所拥有的.仅仅是世界最高水平的球员.而打造一个成功的职业联赛.仅凭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  相似文献   

8.
当年乒乓球超级联赛在创建初期能够成功开展,双轨制在其中"功不可没",而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却成为了乒超联赛深度发展的绊脚石。2014赛季乒超联赛继2008赛季后再次失去冠名商,在一流的教练组、球员和一流的平台上组成的联赛却无法吸引到赞助商和观众。因而现在联赛想取得更长远的发展必须结合当前市场导向走职业市场化道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管办分离:让俱乐部拥有运动员产权和肖像权,制定完整的转会制度和工资标准,废除联赛对外援的限制,并将运动员在联赛中的成绩作为运动员代表国家征战国际大赛的重要指标,才能真正体现"第三次创业"的意义,使乒超联赛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推动其实现乒坛NBA这一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9.
《乒乓世界》2014,(7):36-36
乒超联赛搞了这么多年,今年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没有冠名商“裸奔”的情况,乒乓球联赛的市场走到了这种尴尬的地步,已经很迫切地需要我们乒乓球人多动脑子了。 通常打世乒赛的队员在联赛初期会出现疲累状况,状态会有一些起伏,但我相信在联赛打到第二阶段的时候,主力们的发挥会更抢眼一些。  相似文献   

10.
梁默默 《新体育》2011,(11):50-52
乒超联赛从成立伊始喊出口号就是:做成乒乓球界的NBA联赛,但从赛制与体制来看,二者相去甚远。首先,对于有影响力的乒乓国手而言,合同都是一年一签,摘牌制度也仅让俱乐部对球员拥有短期的租借权。今年球队降级,明年换一家俱乐部再打就是,根本影响不到他们的利益和荣誉。而俱乐部的名次,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在当年的转会中是否签到有实力的国手。其次,NBA球队往往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和象征,球迷会将这支球队视为“我们的球队”,但是在乒超,由于巨大的经营压力,球队主场流放省外的现象比比皆是,有时一个俱乐部一个赛季换七八个主场,而且均在二三线城市。2009年,乒协曾明文规定:一个俱乐部的主场数不得超过5个!这个规定多少有些黑色幽默的味道。乒超与NBA赛制莫说是接轨,想追尾都难。  相似文献   

11.
谢志斌 《乒乓世界》2005,(9):I0020-I0021
一个偶然而又自然的机会.拥有深厚乒乓球功底及专业英语水平的我.成为了2005年“鲁能杯”中国乒超联赛波尔中国之行广东站的翻译。能这样近距离地与世界名将亲密接触和交流.让我这个超级乒乓球发烧友倍感兴奋和荣幸。  相似文献   

12.
中国乒乓人才外流,早在十年前就已开始。世界乒乓球最高级别的比赛中有中国人代表外国或地区球队出场,也早就不是什么新闻。但是,在日本千叶举行的第4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这种现象的新发展仍然引人关注。锦标赛开幕前两天,组委会印发了各参赛队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名单,有人开始从中搜索中国面孔:澳大利亚女队教练周兰荪和他带领的两位女球员,奥地利队球员丁毅和钱千里,比利时男队教练王大勇,加拿大男队教练苏国熙和球员黄文冠、女队员耿丽娟,中国台北女队选手徐竞,埃及男队教练谷青成和女队  相似文献   

13.
声音     
2003-2004年鲁能杯中国乒乓球超级联赛结束之后,"全乒乓(alltt.com)"网站举办了"谁来拯救中国乒超联赛?"主题有奖征文活动,从2004年10月底至12月31日,共有100多名网友回复参与,大家各抒己见,表达了球谜渴望"将乒超联赛打造成中国体育市场精品赛事"的心声  相似文献   

14.
2012重装乒超     
叶婉 《乒乓世界》2012,(11):34-35
2012赛季中国乒乓球超级联赛于10月17日揭开战幕。一直以来,乒超联赛以打造“中国NBA”为目标而不断推新。新赛季,乒超联赛打出“重装上阵”的口号,从联赛体制上进行多项革新,为我们带来全新组合的“重装乒超”。  相似文献   

15.
年度事件     
《乒乓世界》2007,(1):52-53
年度事件:乒超摘牌,马林501万荣膺"标王"2006年3月2日上午9点,立志把中国乒乓球超级联赛打造成像蜚声世界的 NBA 一样精品赛事的中国乒乓球人迈出了值得关注的一步。这是一个中国乒乓球发展历史上值得记录的重要时刻。国家队训练馆几百米之外的北京崇文区大  相似文献   

16.
赵家强 《新体育》2003,(9):40-41
他被认为是天才,却厌倦读书,独倾情于乒乓球事业…… 他的防守攻击型打法显示威力,被中国乒坛张燮林称之为“一鸣惊人”…… 韩国超级替补、世界排名第61位、第一次出征世乒赛的他连续淘汰庄智渊、马琳、格林卡等乒坛名将,勇夺亚军,连韩国人都大呼“没有想到”…… 他从小梦想到中国打球,如今如愿与中国乒乓球超级联赛“亲密接触”…… 他就是韩国的乒乓球希望之星朱世赫。  相似文献   

17.
宋斐 《乒乓世界》2008,(10):82-84
北京奥运会落幕。女子世界杯战罢,随后的中国公开赛以及男子世界杯比赛之后,2008年的另一乒乓大戏——2008年中国乒乓球超级联赛即将粉墨登场。今年的乒超联赛于10月4日至12月14日举行,所有比赛均在各参赛俱乐部主场进行。  相似文献   

18.
《乒乓世界》2005,(2):104-105
2003-2004年鲁能怀中国乒乓球超级联赛结束之后,“全乒乓(alltt.com)”网站举办了“谁来拯救中国乒超联赛?”主题有奖征文活动,从2004年10月底至12月31日,共有500多名网友回复参与,大家各抒已见,表达了球迷渴望“将乒超联赛打造成中国体育市场精品赛事”的心声。  相似文献   

19.
唐恒  熊宇  夏娃 《乒乓世界》2003,(9):13-13
尽管韩国外援朱世赫征战中国乒超联赛仅仅十天三轮,但在来去匆匆的背后,他短暂的亮相还是给中国乒坛留下了阵阵涟漪。  相似文献   

20.
乒超联赛今年面临很大的挑战,乒羽中心、国家队和所有搞乒乓球的人都希望能够有一些突破和改变,我觉得这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阶段。三次创业里有两个大核心,一个是奥运夺金,一个是市场推广,乒超早晚要走向市场化这一步,只不过是步伐大点儿或是慢点儿的差别。今年乒超做出了很多的调整,把半决赛和决赛搞成赛会制,把赛场布置的更集中更漂亮,为了电视转播效果也加入了双色球,在比赛里加入了很多新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