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从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入手,让学生有话可写,使学生言之有物;2.借助例文,帮助学生梳理写作思路,列出写作提纲,使学生言之有序;3.鼓励学生进行多元思维,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自由表达,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2.
郭为 《教师博览》2022,(33):37-38
学生在习作中言之无物主要是不会从学习和生活中开发习作素材。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习作中学习开发素材的方法和策略,让学生在文本学习中开发类似的习作素材,在生活经历中重视体验、记录与表达,以积累习作素材,借助想象表达虚拟世界或补充细节等丰富习作素材,善于抓住身边的现象、见闻中对自己有触动的素材,这样可以让学生学会随时随地抓取习作素材的本领。  相似文献   

3.
新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文字。所以在习作教学时,我们就要让学生在观察中丰富素材,在体验中丰富情感,在表述中拓宽思路。  相似文献   

4.
<正>习作要求春天到了,到处都生机勃勃。让我们选择一种植物,走近它,了解它,和它交朋友。仿照教材上“桃花记录卡”,为自己的植物朋友做个记录卡。再借助记录卡,写一写植物朋友,让更多的人了解它。写什么一、观察植物朋友首先选定自己的植物朋友,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等方式,可以按照生长顺序耐心地观察植物,也可以按从上到下的观察顺序,还可以先从远处观察,把握植物的总体形象,再从近处观察植物的局部,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第三学段的学生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在如今习作练习多元化的情况下,让学生借助教育博客进行习作练笔,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试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从指导发博文、点评激兴趣、引导树典型、评优鼓士气和展示共分享等几个方面,简单阐述借助扬州教育博客,演绎学生精彩习作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6.
期末复习阶段,借助写作地图复习作文,让习作思维可视化,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绘制指路牌,帮助学生紧扣习作主题;借助环绕圈,整理归纳平时习作素材;凭借提纲表,丰富习作重要环节;制作名片图,牢记特殊文体的格式。在复习阶段运用写作地图这一"利器",指导学生学会使用,将发挥事半功倍、以一当十的神奇作用。  相似文献   

7.
精心设计的活动习作课堂既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习作素材,又调动了学生的习作积极性,让学生乐于动口、易于动笔,使习作训练过程充满情趣。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指导表达,有效保证习作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以“留心观察”为主题,这是教材中第一次出现习作单元。两篇精读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以动物、植物和场景为描写对象,表现周围世界的五彩缤纷,能让学生体会表达的特点。“交流平台”主要对精读课文进行梳理并总结留心观察的好处。“初试身手”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试写自己的观察所得。“习作例文”通过旁批和课后习题,让学生了解作者丰富的观察结果,品味细致观察的好处。“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则让学生通过习作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这四个板块都是为“习作”这个核心目标服务的。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关注单元整体,链接前后内容,凸显习作要素,从而使习作单元的教学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正>农村孩子怕习作,农村教师也怕教写作。如何找到一种让师生都喜欢的作文教学方式呢?经过实践,我发现让农村学生进行仿写,是一种好方法。仿写让学生学会观察、激发想象;仿写让学生乐于体验,积累习作素材,掌握习作方法。学生在习作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逐渐地爱写作文、会写作文,并写好作文。一、仿中学观察新课标指出:要让小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相似文献   

10.
设计理念生活是学生习作的源泉。《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因此,当万众瞩目的北京2008奥运会的吉祥物正式揭晓时,我紧紧抓住了这一“生活资源”,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通过多种途径了解福娃,了解奥运,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写作能力。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福娃的来历、特点及所蕴涵的文化内涵,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2.以“福娃”为载体,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训练他们的说写能力。3.围绕习作内容,培养学生查阅、收集资料和细…  相似文献   

11.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学科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综合体现.多媒体具有处理文本、图像、声音和视频的能力,对激发学生的兴趣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在习作教学中,媒体课件的运用,能丰富学生习作素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适时运用多媒体能拓展学生的习作思路,引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可见,多媒体运用于习作教学,能使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开拓学生的思维,能为学生习作插上想象的翅膀.  相似文献   

12.
在作文教学中,根据不同类型作文的特点,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辅助作前指导,可以激发小学生的习作兴趣。我们可以借助现代教育媒体,通过音乐导情,创设习作的氛围;模拟动态画面,激发学生习作的快感;再现生活情境,丰富学生习作的素材,从而逐步使学生由"怕写"变为"乐写"。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因此,只有让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积累生活,才能让学生习作开出更美的花.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一个难点,作文是学生观察、积累、品味生活和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生活的统一体,它是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运用.作文教学要让学生学会感受生活、积累生活,让作文反映生活,使个性回归作文.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手段丰富学生的体验.拓宽学生思路,指导学生习作,不断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5.
具有形象性、含意丰富且故意夸大特点的漫画,给语文教师提供了另一片广阔的习作指导空间,也为学生习作提供了鲜活素材.现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为例,谈谈我在漫画习作指导实践中的思考. 本习作有两个要求,其中一个是:认真观察下面的漫画,在看懂漫画内容的基础上,写出你的理解和感受,也可以借助漫画写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16.
设计理念语文新课标指出: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因此,本设计用活动为学生创设真实的习作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生活、积累素材、提炼思想、丰富情感,使学生产生表达的欲望和兴趣,增强  相似文献   

17.
语文新课标指出: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因此,本设计用活动为学生创设真实的习作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生活、积累素材、提炼思想、丰富情感,使学生产生表达的欲望和兴趣,增强他们的习作信心,同时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正>【教学目标】1.创设情境,鼓励学生打开思路,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2.借助图示,引导学生构思习作内容,把要发明的事物写清楚。3.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拓宽学生的习作思路,激发学生的习作激情。【教学过程】板块一:欣赏奇思妙想,引出主题一、欣赏图片,引出话题1.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身边各种发明创造层出不穷。2.(出示图片)以前人们嫌走路慢发明了汽车。为保障工人的施工安全,人类发明了安全帽。  相似文献   

19.
要让学生的习作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教给学生观察方法是关键。当前,相当一部分小学中年级学生的习作内容空洞、叙述杂乱无章,究其原因是缺少有效的习作观察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影视作品的表现手法,学会选择典型素材,找准“特写镜头”进行具体描写,引领学生借“有序拍摄”练观察条理,学素材拼接,模仿3D电影,尝试立体循环的描写,让习作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同时,提高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6,(42):40-41
在作文教学起步阶段,要避免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使学生乐于表达,教师可以通过扩大学生课外阅读量,丰富学生语言;联系学生的生活,发现、积累习作素材,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想象、表达的能力;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学生习作的自信和兴趣,使学生乐意表达、愉快写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