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报纸媒体竞争已经呈现白热化程度,生存危机迫使人们重新思考媒体的出路。尽管人们在寻求出路上各显神通,有一点已经形成共识:媒体要有过硬的品牌。没有独具特色的品牌,就很可能渐渐失去生存空间,势必惨淡经营,难以为继。 品牌已经成为关乎报纸生存的要件。 新闻品牌的概念是从经济管理学中移植过来的。品牌的定义是什么?从广义上讲,品牌是企业人才、设备、产品、符号、文化、个性的结合,品牌代表了一个企业的全部。一个好的商业品牌必须从策划、设计、工艺、制作、包装、营销、广告宣传等各个环节精心打造和培养。 报纸的…  相似文献   

2.
报纸堪称媒体中的"老大哥",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闻的传播模式多样,人们阅读新闻时可以选择的模式越来越多。报纸盈利主要靠广告,受到了很大冲击。在这种现状下,报纸生存日益艰难,寻找新的出路已经刻不容缓。面对挑战,报纸数字化成为新的出路,而如何经营也是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对国内外的报纸数字化发展历程加以分析,进而研究分析更好的报纸数字化生存策略。  相似文献   

3.
报纸媒体品牌建设的缺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志懿 《传媒》2005,(3):53-55
纵观目前全国的报纸媒体,我们可以看到,品牌两极分化的现象已经日益突出.一方面每年都有少数叫得响的报纸品牌跳入人们的视野,而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报纸媒体却始终游离于报业的边缘,无法跳出原有的局限.原因是什么--21世纪报纸媒体的市场竞争已经成为品牌的较量.  相似文献   

4.
吴炯 《新闻采编》2008,(1):14-15
世易时移,党报副刊目前所处的传播语境与过去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媒体上看,我们的社会经历了"媒体单一"到"媒体丰富"再到"媒体过剩"的转变。现在社会上,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手机,众多媒体是铺天盖地,如此众多的媒体,无疑给人们造成了"信息过剩"。报纸的生存发展受到空前的挑战,作为党报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在近年来突飞猛进的发展,报纸消亡论的论调层出不穷,当下纸质媒体阅读受众的流失,广告主投放广告载体的转移,使报纸媒介的生存愈加艰难。但报纸依然存在着,网络时代关于报纸前途的论断是:活的是报,死的是纸。当新的传媒形式出现之后,传统媒介形式往往不会消亡,而是不断的改革和适应继续存在。要想在新媒体环境中求得生存,传统媒体特别是报纸媒体就必须整合和转型原有的媒体经营形式,形式上数字化的同时注重报纸内容上的质量成为未来报纸媒体的发展趋势。本文以《纽约时报》的成功转型为例,从具体案例入手,旨在为纸质媒体的转型提供一些建议,探讨纸质媒体在新媒介环境下的发展趋势以及应对新媒介环境下竞争激烈报纸媒体的发展出路。  相似文献   

6.
品牌建设是事关报纸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是任何一家新闻媒体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能不重点研究、规划与实施的重大课题。品牌是报纸媒体的容颜与形体,也是报纸的气质、品格与生命。因此,不论是各级党报,还是都市生活类报纸, 都必须把品牌建设作为提高媒体自  相似文献   

7.
伍柏松 《新闻世界》2011,(4):102-103
21世纪,报纸媒体的市场竞争已经上升为以品牌为代表的软实力的竞争。本文探讨了报纸广告经营的品牌化战略,提出报纸品牌已经成为广告主的首选,要跻身于垄断竞争者的行列,报纸就必须在广告经营策略上有自己的内涵、特色、个性及与众不同的定位。  相似文献   

8.
目前报业传媒品牌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1.缺乏品牌意识与知识 对品牌的认识模糊不清:有人误以为报纸的品牌就是指报纸的“名气”。实际上,有些有名气的报纸发行量始终上不去,读者知道报纸的名字并不意味着就从内心认可这一媒体品牌。也有人认为,报纸发行量不错,报纸的品牌就不错了。发行量固然是报纸媒体品牌价值的一个市场反映,但也并不意味着就已经打造出了好的品牌,就可以因此而高枕无忧。  相似文献   

9.
刘翔 《新闻实践》2013,(9):64-66
当前,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兴媒体的快速崛起,已经将传统报业推向了历史性的变革关头。纸质媒体纷纷在与网络联姻“触网”中寻找新的出路,探索新媒体时代的生存与发展模式。而报纸副刊作为纸质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场变革中正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如何发挥优势,扬长避短,重塑副刊的阅读率,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栗蕲春 《军事记者》2010,(11):24-25
媒体的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当今报业发展的重要特征。在新媒体异军突起的新时代,众多报纸纷纷创建自己的网络平台,积极探索报网联姻的模式,努力打造报网融合的发展品牌。媒体数字化的生存趋势,也将军区军兵种报纸这个特殊的报业群体推向历史性变革的前沿阵地上。如何打破传统纸质媒体的观念惯性和办报模式,实现数字化时代的生存转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崭新课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媒体市场的变化,互联网以及新型报种的出现,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品牌作为竞每力、吸引力和信任度的象征,已经成为媒体生存和实现突围的主要途径。广播电视报要想抓住读者,赢得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拓展未来生存、发展的空间,就必须更新办报理念,以关注民生、启迪民智、弘扬民德为新的宗旨,全面提升报纸核心竞争力,塑造自己独特的民生品牌,并通过民生性品牌的整体运营推动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
媒体启动自身“造星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勇 《传媒观察》2004,(9):34-36
越来越多的媒体人认识到,名记者、名编辑和名主持是构成媒体品牌的人格化符号,是媒体品牌最重要的形象代言人。比如,意大利著名女记者法拉奇,尽管已经不在人世,但一提起她,人们就会想起她生前所服务的报纸——意大利《晚邮报》,而一提起《晚邮报》,人们也同样会想起法拉  相似文献   

13.
孙力 《新闻世界》2009,(1):13-14
分析当前全国的报业格局.我们可以看到,报纸品牌两极分化的现象已经日益突出.其竞争激烈程度的加剧越来越凸显报纸新闻宣传和品牌号召力的作用。广播电视报的窘境毋庸多言,当前全国绝大多数广电报社都陷入举步维艰的困境。究其原因,大都由于报业市场竞争加剧、新媒体不断发展、数字电视的推进以及品牌老化等因素。要想在强手如林、竞争激烈的报业市场立足.求得更大的拓展,报纸媒体必须重新调整思路。而已经逐渐沦为“弱势媒体”的广播电视报.更应该在创新求变上下功夫。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通过创新报纸的新闻宣传,重塑品牌形象,取得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14.
塑造品牌,提升品牌力已经成为企业在竞争中确立市场地位的关键。对于媒体来说,品牌的意义同样重要,因为,在日益产业化的传媒市场上,媒体品牌一旦形成,就会给拥有者带来相当的知名度和较大的市场利润空间,品牌竞争力已经成为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媒介新论     
《中国地市报人》2007,(7):25-25
未来媒体竞争的聚焦点;新媒体时代报纸的生存和发展策略;党报品牌的涵义;政府媒体互动是公众福音;媒体不应助推奢侈消费;  相似文献   

16.
随着目前报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媒体竞争已经开始进入品牌时代。在价格战之后,各报纷纷张扬自己的品牌特色,使报纸不管是在内容定位还是经营策略上都和其他报纸形成明显差异,以求在竞争白热化的媒体市场中为自己占据一席之地。然而实际情形如何呢?翻开当今的报纸,看到的却是各报内容大同小异,缺少特色,缺乏原创性,轻易就可以看到从标题到内容以及结构完全一致的新闻。新闻内容同质化已经成为阻碍新闻媒体健康发展的瓶颈之一。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新闻资讯、娱乐资讯的渠道也日益增多,这使得报纸等传统媒体的生存发展受到严重限制,甚至许多小型报纸因生存困难倒闭、合并。因此,作为报纸媒体工作人员,报纸编辑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和挑战,这些考验和挑战一定程度上威胁了传统报纸编辑的生存,另一方面却是在促进报纸编辑的转型和提升,可谓挑战和机遇并存。本文从新媒体时代下报纸编辑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出发,分析了现有报纸媒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相关问题提出转变建议和意见,以期通过简单分析使相关媒体从业人员认识到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挑战与机遇,从而寻找合适的路线、方法进行转型,维持自身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8.
林奠明 《视听》2012,(7):11-13
在全媒体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作为传统媒体三大板块(广播、电视与报纸)之一的广播媒体日益感受到生存与发展的压力,其中生存最为艰难、发展压力最大的当数地方广播媒体。地方广播媒体究竟何去何从——是走完全独立的传统路线,还是与其它新媒体合纵连横、寻找生机?地方广播未来的出路又在哪里?这是地方广播的媒体决策者、经营者乃至广大从业者都在反复思考、不断求索的大课题。  相似文献   

19.
自1998年5月“第四媒体”的概念由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正式提出了以来,这一建立在因特网和信息高速公路上的崭新媒体引发了新闻传播业革命性变化,世界许多非新闻机构通过互联网加入到新闻竞争的行列,传统的媒体特别是报纸纷纷上网。到1998年底,全球上网报纸已达4925家。到1999年底,我国至少有400家报纸上网。 这次变革中,各种传统媒体正在受到强烈的冲击,纸墨形式的报纸首当其冲,特别是我国的地方报纸受到的震撼将更为强烈,人们不禁要问,地方报纸应如何生存于网络时代? 一、地方报纸的生存危机 同样,地方…  相似文献   

20.
在近几年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下,对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的非互联网媒体产生了巨大的威胁和挑战,如何应对新闻的冲击已然成为摆在传统媒体面前的首要问题。而媒体融合成为传统媒体生存的必然出路,主流媒体与新媒体通过发挥自身优势取长补短,优化工作流程和报道方式,实现良性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