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在融媒体新时代,大学生成为"触媒"的主力军。与此同时,融媒体中充斥着消费主义思想对当今中国社会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也影响着当今的大学生。消费主义对大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消费的符号化特征和物欲的恣意放任化特征。本文建议从加强思想教育、倡导大学生理性消费,传播消费环保思想、推崇绿色消费文化,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加强校园全方位思政引导,利用高校学科优势、普及金融常识树立理财意识,培育大学生法治意识和契约精神等方面引导大学生培育健康、积极的消费观。  相似文献   

2.
公民意识培育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内容,是建设法治国家、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互联网时代高校加强思政课教学中的公民意识培育是应对网络冲击的现实诉求,同时互联网的发展也给公民意识培育提供了历史机遇。我们须把握互联网发展的趋势与特点,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3.
融媒时代媒体之间既互相竞争又互相依存,实现了资源的互通、互融、协同发展,为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根据融媒时代打造高校思政"金课"的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三大标准,提出要突破传统的教育方式受到融媒体的冲击、良好的教育环境受到影响、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有待整合优化的瓶颈。通过转变思政课的教育观念、丰富思政课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主客体的媒介素养,促使思政课教学适应融媒体的发展变化,优化思政课网络教育资源,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民粹主义与网络相连接而逐渐异化为一种反人民性、极端化、非理性的思维方式,对于从小“浸泡”在网络中的大学生造成了思维方式感性化、行为方式虚拟化、生活方式盲从化的负面影响。对此,高校思政课应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成长中的重要引领作用,通过不断提升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在课程教育中不断渗透网络法治教育、在教学形式上开拓思政课实践教学新方法,“三位一体”引导大学生树立理性思维、用网规范和实践品格,从而真正构筑思政课培育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坚强阵地。  相似文献   

5.
参与公共生活是培育公民意识的基本途径,"思政课"教学是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的主渠道。为了验证公民参与、"思政课"教学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育效应,基于浙江省8所高校的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用回归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参与政治公共事务对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具有双重影响,且影响力度最强;参与校园自治、参与社区服务对公民意识培育具有正面效应,但其培育效应不全面。"思政课"教学对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具有正向影响,但无法显著影响法治意识和自由意识,且影响力度弱于政治参与。大学公民教育须据此有效应对,以促进大学生养成现代理想公民品质。  相似文献   

6.
高校思政工作承载立德树人的时代任务,高校媒体是思政工作的主要载体,为学生核心价值观、意识形态教育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和空间,因此通过借助融媒体技术,创新思政工作体系,提升思政工作的实效性,是新时代语境下,我国高校思政工作发展的重要趋势,本文结合融媒体技术重要性,探析融媒体对思政工作的影响,提出提升高校思政工作创新时效性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7.
文章首先阐述了融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思政教育话语权构建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融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思政教育话语权构建的现实困境,最后提出了融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思政教育话语权构建的路径,包括深化话语内涵、转变话语方式、拓宽话语路径、创新话语供给。  相似文献   

8.
作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研究成果,习近平法治思想具有丰富的内容与清晰的逻辑。将其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不仅能够增强大学生法治意识,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而且也能够促进全面依法治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探讨如何实现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基础课教学。阐述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基础课教学的重要意义和内容,从教育主体、教学内容和教育载体等维度提出建议,以使大学生具备理性的法治意识,实现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大学生廉洁教育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在价值观导向、方法途径、道德教化等方面具有互融性。通过整合思政课相关教学内容、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开辟思政课第二课堂等途径,强化大学生廉洁教育,可节省教育资源,提升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高校思政课对法治人格培养的整体性作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治现代化要求当代大学生具备现代法治人格,高校思政课在其课程性质和内容体系方面均有助于大学生法治人格的养成,应该通过加强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与大学生法治人格培养内在联系的教育教学研究、积极的课堂教学改革和综合性的实践教学等开放式教学形式,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对大学生法治人格培养的整体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中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探索人教育与科学教育间的关系,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回顾人教育与科学教育在中西方的变迁特别是近代以来在高等教育中的变迁,描述了西方高校人教育的复归潮流,对中国高校人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整合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2.
教育观念转变与高校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立现代教育观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师立教的根基与转变教师行为的先导。  相似文献   

13.
美育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且时代内涵日益丰厚,但往往为人忽视;美育具有自身的独立品格,其作用和地位不可替代,理应成为素质教育题中应有之义;当今更要按人的成长和发展规律,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深入开展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4.
感恩是主体对有利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因素表示友好及回报的过程,感恩教育是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幼儿家庭教育是实施感恩教育的适宜途径,为此家长要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做好感恩的表率;要帮助儿童把握好感恩的度;要注重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  相似文献   

15.
高校美育应以艺术教育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的审美本质和艺术教育的性质,决定了艺术教育具有突出的美育功能。高校的培养目标和特点,促使我们必须将艺术教育作为高校美育的中心环节。构建完整的艺术教育体系,确立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才能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美育功能。  相似文献   

16.
我周教育理论界一般认为教育有广义的教育和狭义的教育两种。最广义的教育界定因为不能有效地揭示教育的本质属性而被摈弃。但是最广义的教育界定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以教育意识为核心,最广义的教育过程有四种模式,特点分明。基于教育模式分析,探讨几种有效的教育方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中的教育银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分担,使受教育者普遍感到来自成本的压力.为了缓解学费的压力,国家采取了一系列诸如"奖"、"勤"、"减"、"补"和国家助学贷款等方法,但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入学难的问题,因此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文章从教育银行的特点、现实基础和资金来源及机构设置等方面论证了举办的必要性,指出开办教育银行是走出当前困境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8.
就教育目标而言,艺术教育、素质教育有着共同的培养方向,那就是使受教育者成为素质全面发展的人,而加强艺术教育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艺术教育对全民族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精神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21世纪,素质教育问题己经成为世界性的共同话题.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大环境中,党和政府把握教育发展的形势,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中更加注重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结合我在体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的探索,从学校体育的角度出发,谈谈对素质教育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