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红楼梦》中的一些时空错乱问题,有学者将其归结为“梦”,认为是“艺术上的创新”。这不是一个科学的办法,因为这既忽视了作品中现实世界和超现实世界“二重复合”的特殊结构,同时也低估了曹雪芹作为一个现实主义巨匠的艺术创造能力。其实,对作品中超现实世界里的时空错乱,用干着胶柱鼓瑟;但对于现实世界里的时空错乱,则不必为贤者讳。这才是一种客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副词重叠的意义类型、基式与重叠式义项特点、基式与重叠式加后缀情况及在前80回与后40回体现出来的差别四个方面对<红楼梦>副词基式与重叠情况作了全面考察,并对那些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红楼梦>中的副词重叠用例做了分析与描写,对<红楼梦>前80回后40回语言差别从副词用法角度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金瓶梅》与《红楼梦》时空艺术的比较切入,揭示出二者的差异:《金瓶梅》的空间建构为辐射式,时间建构具有开放性和随意性,它以空间建构为主导,以时间建构为辅助;《红楼梦》的空间建构为辏敛式,时间建构具有封闭性和有机性,它以时间建构为主导以空间建构为辅助.文章还从作品的主旨方面论证了两种时空艺术的创造性和适应性.最后,论述了《金瓶梅》和《红楼梦》创造的两种时空艺术对后世家庭题材小说的重大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4.
诗歌渗透于小说,形成诗意化小说.中国古典小说中,<红楼梦>是最富于诗意的.诗意化小说的表现,诸如小说中大量诗词歌赋的存在,创造了许多充满诗情画意的含蓄隽永的意境,以及诗歌艺术手法的运用,等等.这些特点在<红楼梦>中都表现得非常突出.但<红楼梦>诗意化最突出的表现,其他小说未能企及的地方却在于,一方面是<红楼梦>强烈的主观抒情性,另一方面,<红楼梦>体现出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艺术精神,把小说诸元素都诗意化了,诗意化的叙事和故事以及诗意化的人物塑造是<红楼梦>非常突出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三个平面"理论为指导,对<红楼梦>中的"被"字句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归纳了<红楼梦>中"被"字句的句法结构,同时探讨了<红楼梦>中"被"字句的语义特征和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6.
屈原<九歌>的总体结构和每篇诗作大致遵循了"迎神--祭神--送神"这一模式.并且呈现一定的变式,主要分为"神未至、神至、神走"这几种情况,形象化的人神聚散离合,使得<九歌>呈现出清晰的时空结构,最终指向的是不同的情感形态.在各篇章的部分段落,屈原巧妙地运用了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来构架诗作,尤其是想象和对空间的诗意描写,情感丰富,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在成书传播过程中,"程甲本"出版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程乙本"出版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136年后,从1927年胡适发现1754年脂本开始,又陆续出现了多种脂本,这种文化现象,是红学中的"鲁壁古文"现象.<红楼梦>真伪问题沸沸扬扬,争论不休.在争论过程中又发生一些令人深思的作伪现象,如曹雪芹佚诗、河南郑州博物馆的<曹雪芹画像>、南京出现的"靖脂本",这些情况都促使人们要求还<红楼梦>的本来面目.刘心武的"学术小说"是创作,不是红学研究.红学研究呼唤科学的研究方法,只有提倡科学的研究方法,才能解决"鲁壁古文"式的"脂本"中的种种疑问.只有科学的、历史的、艺术的研究方法才能使<红楼梦>和曹雪芹更加灿烂辉煌.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题名问题的学术争议大多集中在<红楼梦>题名与成书的关系、<红楼梦>题名本义与寓意(文化意义)、<红楼梦>各题名的取舍等方面.对<红楼梦>题名问题的学术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与把握<红楼梦>的题旨与精神意蕴,也对当今的通俗小说创作具有显而易见的启示意义与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凡搞文艺写作的人,恐怕很少有人不读<红楼梦>的.红楼梦的价值和影响难以估量.其问世不久,即有"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之说,连旷世奇才毛泽东也对<红楼梦>推崇备至.在国际上,为一本书而专门成立一个研究机构的,<红楼梦>恐怕也是唯一.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一书涉及的方面很多.本文考证的内容有<红楼梦>程本后四十回、"白首双星"之谜及<红楼梦>的创作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这十几年来,学者们或从文艺学的角度对<红楼梦>的语言进行欣赏、评析,或从语言学的角度对<红楼梦>中某类词语、某些具体词语的运用情况和所用的修辞方法做以阐述,或从文化学、社会学等其它角度对<红楼梦>语言做了审视.疏理这一期<红楼梦>语言研究的成就,对我们更加深入地研究这部旷世伟作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对百年来研红名家及其代表性著作进行了系统梳理与阐释,认为百年<红楼梦>小说批评接受研究应分两条线进行:一条是对学者即红学家的<红楼梦>研究的认识与评价;一条是对作家或作家兼红学家的<红楼梦>研究的认识与评价.这两条线共同构成了百年<红楼梦>研究史即<红楼梦>小说批评接受史的主体部分.  相似文献   

13.
脂砚斋批语中有关信息指明:脂砚斋的身份是江宁织造府中的书童,<红楼梦>原作者的伴读.脂砚斋对<红楼梦>原作者的家世生平、内心世界、创作意图,以及创作过程一清二楚.曹雪芹的友人都认定雪芹诗人、画家身份,<红楼梦>原作者不是曹雪芹,而是曹颜.  相似文献   

14.
苗苏莉 《文教资料》2009,(26):69-70
新版<红楼梦>电视剧正在拍摄过程中.编剧黄亚洲先生表示,此次新编他以120回全本<红楼梦>为蓝本,以15集左右的篇幅来反映高鹗的后40回,网友们对此争议颇多."87版"<红楼梦>电视剧使用"探佚学"的成果作为底本,遭到了很多批评:"探佚学"本身也存在着诸多问题.鉴于此,使用120回本作为新版<红楼梦>电视剧的底本具有内在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可谓是中国古典小说最高蜂,这在学术界已达成了共识,就连广大读者也是这样认为的.那么,人们为什么要这么喜欢<红楼梦>?<红楼梦>的魅力到底在什么地方?笔者从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红楼梦>是汉语言文学的一朵奇葩,<红楼梦>是曹雪芹用生命铸成的舍利.如何品味这一文学大餐?怎样打开这座艺术的宝库?高中语文课中,编者打破章回结构,根据故事的完整性要求,选了<林黛玉进贾府>一篇.这是有着极其深刻的思考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红楼梦>的题材、典型化途径,命题旨意,写作方法等四个方面,评价鲁迅论<红>的主要论点.并就<红楼梦>及鲁迅<红>评发表一些粗浅的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8.
十一世纪初日本著名的女作家创作的<源氏物语>和中国十八世界中伟大的现实主义大师曹雪芹的<红楼梦>堪称中日古代文学史的两大明珠.<源氏物语>更有日本的<红楼梦>之称,仔细研读两部作品,确实可以看见有很多相似之处.本文以两部文学巨著为出发点,分析其再现的两个不同年代不同地点的贵族社会的相异点.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语义指向理论,对<红楼梦>全书中总括范围副词"全"进行了穷尽式的考察和分析,并对其语义指向进行了分类和总结.  相似文献   

20.
1904年,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在<教育世界>杂志上刊出,到今年正好是一百周年.一百年来,研究<红楼梦>的文章著作不啻汗牛充栋,如果你想成为一个红学家,你尽可不必也不可能把这些文章著作都读过,但是你却不能不读王国维的这篇<红楼梦评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