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宗炳的千古名著《画山水序》是中国最早的山水画理论著述,阐述了以小观大、神托于形等观点,还明确提出了归之于"道"的理念,首次将绘画的精神内涵上升到了"道"的层次,《画山水序》一文也因此成为中国山水画科目的重要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2.
唐末五代画家荆浩,以"笔墨并重、全景山水"的绘画风格,将中国传统画中山水画推向成熟,并以此确立了山水画成为中国绘画主流地位。他的绘画理论著作《笔法记》独树一帜,将自身对山水绘画详细解读,成为绘画界重要的历史文献。  相似文献   

3.
一 中国传统文艺批评对诗和画有不同的标准。 我们先看一下绘画: 众所周知,在中国绘画史上,唐以前是人物画居于画苑之首,而宋以后,山水画则脱颖而出,蔚成大观,无论宗教画、社会画还是人物画都无法与之匹敌。山水画向有南北二宗之说,南北二宗双峰对峙、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清代绘画发展特点入手,阐述了清代著名的山水画"遗民画家"程正揆的画风、画艺,着重介绍了其主题性手卷<江山卧游图>,以及甘肃省图书馆所藏程正揆的一幅山水画.  相似文献   

5.
侯靓 《大观周刊》2011,(19):42-42
中西方历史、文化、地域等方面有着巨大差异,使得艺术的发展也有着不同的方向和为历程。而要了解中西方绘画透视观的异同.首先要先了解两种画种的起源及发展问题。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独立的山水画正式出现则在魏晋南北朝之间。我们可以从东晋画家顾恺之在《论画》中曾提到的:“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看出此时的山水画与人物画相提并论,并已初步从人物画的陪衬中独立出来。  相似文献   

6.
中国山水画经历了漫长、曲折的道路。作为民族艺术,其发展历程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它是中国人独有的认识自然、社会、人生的思维方式的表现,内含"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山水画的创作过程,是人的精神情感的变化过程,表现在画家的作品上,就是"意境"。山水画的意境与中国的  相似文献   

7.
绘画是中华民族文化历史长河的源头。中国文字大部分是从象形文字演变而成,而象形文字本身就是绘画。因此,绘画在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孔子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大自然中的山山水水,既然为人们所向往,那么山水画也就成了人们精神的追求。因此,中国山水画在中国各个朝代都占  相似文献   

8.
宋代是我国山水画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山水画家,这些画家不仅继承了先人的优秀传统,还不断推陈出新,把中国山水画绘画风格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范宽就是这一时期山水画代表人物之一,作为山水画艺术的集大成者,范宽所作之画,气势逼人,笔墨雄奇,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9.
刘英俊 《兰台世界》2015,(9):114-115
倪瓒"逸品"山水的绘画风格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特定精神表达,在其独特的三段式构图中,凸显其"简"的绘画风格,再加上其富有艺术性的"逸气"说,使得其山水画更加品格独立,成为一种不受视觉影响的精神运动。  相似文献   

10.
南朝画家宗炳一生好游历,并在游历中作画无数。年老时,他只能赏墙画"卧游"。对画的执着热爱,深刻反映出宗炳的绘画美学思想。在他的《画山水序》中,就蕴含了诸多儒释道精神与他对绘画本质的认知。  相似文献   

11.
王秀珂 《今传媒》2020,(2):141-143
古代中国文人画家地位的提升是建立在晚唐书画评论家、以张彦远为代表的书画评论家、美术史家以"画史""画记""画评"等方式,对画家尤其是非职业性代表画家地位的辨解评判支持之上的。通过对绘画社会政教、伦理等价值的强调以及与书法、士族文人的联系性,来提升中国画家在社会结构中的话语权,也促使宋代以后以士族读书人为代表的"文人画"与作为职业身份的"匠画"在精神和意义上进行了分离,从而形成中国绘画特有的"文人"画家地位。  相似文献   

12.
黄公望是元代以作"山水画"闻名的画家,传世的作品有很多,其中《富春山居图》最为著名。他的画墨迹淡雅、山水布置疏密得当,也是中国古代水墨山水画的巅峰之笔,对后世影响颇深,被列入"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述"虞山派"创始人王翚的绘画经历及其为人,并从其习画的四个阶段探讨王翚山水画的画风,从早年画作的清丽和柔、古朴雅致,至后期画风向苍劲老辣、浑厚有力的转变,最后总结王翚画风特点及其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4.
盛磊  闫郢 《兰台世界》2014,(12):58-59
恽寿平的没骨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在绘画中继承了北宋没骨画的精神理念,并在元明以来写意没骨画的创作手法影响下,将写生和写意有机结合在一起,最终创立了独具一格的没骨画绘画风格。  相似文献   

15.
恽寿平的没骨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在绘画中继承了北宋没骨画的精神理念,并在元明以来写意没骨画的创作手法影响下,将写生和写意有机结合在一起,最终创立了独具一格的没骨画绘画风格。  相似文献   

16.
闫卓 《兰台世界》2014,(2):66-67
宋朝绘画艺术发展达到历史顶峰,少不了宋朝皇帝宋徽宗作出的贡献.绘画上,徽宗主张强调身形并举,提倡诗、书、画、印四结合,影响了北宋乃至南宋在花鸟山水画上的重要改革.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绘画是中华民族灿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美术艺苑中有着独特的个性特征。中国传统绘画蕴藏着中国灿烂的文化精神,它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修养和民族自身的文化内涵。本文主要从中国传统绘画入手,着重分析中国传统绘画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关系,在进一步阐明二者之间的紧密关系的同时加深对中国画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底蕴的了解。  相似文献   

18.
清代山水大师龚贤以其前无古人的绘画之风在中国山水画大师之中占有一席之位。龚贤自成一派的山水画风格,其开创的积墨笔法造就了其对后世的影响。本文以龚贤的山水画成就为引,以期后世之人能学习龚贤独特的艺术笔法和求新求真的艺术思想。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绘画发展历程上,文人画家占着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从苏轼开始,文人画正式树立旗帜,文人画家们尚意轻形的审美倾向和注重气韵修养的审美实践为中国绘画注入了鲜明活力.苏轼明确地提出绘画的审美观不追求形似,提倡神似,并在绘画中表现一种超脱世俗、富有诗味的情怀思绪.本文将从以下几点浅析"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苏轼绘画审美观:1.北宋画坛与苏轼"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的出现2."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的阐释3.苏轼"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理论的历史地位及对后世绘画的影响4.总结  相似文献   

20.
梁又铭是国民革命军中的军旅画家,擅长人物画、漫画,又以画羊闻名,抗日战争期间作有抗战题材绘画二百余幅及速写一百余幅,其中以空军抗战题材绘画最为著名。由于梁又铭没有明确提出或倡导某某主义等画学理论,同时,有关梁氏何以学有所成、何以学以致用,也就是早年在上海的学习、工作等,现有研究均一笔带过;所以,本文以梁又铭早年在上海从事商业性绘画的经历为切入口,分析其艺术与"海派绘画"、"海派文化"之间的关系。总体而言,梁又铭的创作技法、思维表现出明显的中西调和风格,以及汲取民间美术、商业美术之长的特点;而在艺术思想方面,他所追求的"化民成俗",近似于艺术为社会、为人民的现实主义绘画,但受"海派文化"影响,梁又铭的现实主义绘画是"自觉"地从商业文化中发展而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