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鄂尔多斯地处黄河中上游,是"河套人"的发祥地,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集聚、民族传统文化积淀深厚、文化多样共生、民族文化特点突出的地区。这里的先民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创造了灿烂的鄂尔多斯文化。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丰  相似文献   

2.
当以鄂尔多斯青铜器为代表的中国早期北方民族在鄂尔多斯大地上崛起、壮大,尽情驰骋的同时,自然也成为中原王朝的心中隐患。为了自身的利益,商王伐鬼方,周王征猃狁……  相似文献   

3.
鄂尔多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自古以来北方各游牧民族繁衍生息,创造了举世闻名的灿烂文化。这里有闻名遐迩的河套人文化、鄂尔多斯青铜器文化,更有引人注目的以成吉思汗祭祀为代表的鄂尔多斯蒙古族文化。进入新世纪以来,鄂尔多斯市抢抓国家西部大开发和能源战略西移的机遇,全面实施城  相似文献   

4.
王京琴 《寻根》2014,(1):82-88
从19世纪末叶开始,在我国北方长城沿线地带陆续出土了大量具有浓郁游牧民族文化特征的青铜及金、银制品,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因以鄂尔多斯地区发现的数量最多、分布最集中且最具特征而被称作“鄂尔多斯青铜器”。鄂尔多斯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第三届鄂尔多斯国际文化节暨首届中国·鄂尔多斯纪实文学节自9月12日开幕,历时5天,在一片赞誉声中落下了帷幕。第三届鄂尔多斯国际文化节暨首届中国·鄂尔多斯纪实文学节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载体,着力弘扬鄂尔多斯民族文化,展示鄂尔多斯独特风采,为  相似文献   

6.
<正>"鄂尔多斯青铜器"是中国古代北方早期游牧民族的物质文化遗存,因以鄂尔多斯地区分布最集中、发现数量最多、最具特征而得名。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是国内收藏鄂尔多斯青铜器最多的博物馆,本次隆重推出的《鄂尔多斯青  相似文献   

7.
"西口文化"是中国地方学宝库中的亮点之一,主要是指在明清时期,中原内地战乱和饥荒时有发生,由于地缘环境相连之便,晋、陕、冀的饥民和商贩为了求生存、找活路结伴"走西口",向今包括鄂尔多斯地区在内的内蒙古中西部流亡,在二三百年的人流延续涌动中,由"走西口"引发的草原文化与晋、陕农耕文化的广泛交流,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西口文化"。"西口文化"作为生发移民文化的一个类型,在鄂尔多斯地区究其渊源可追溯到数千年前的秦汉时期,据历史文献记载,当时曾数次由中原内地向鄂尔多斯边塞大移民,尤其是秦直道的修建,为开发塞北,发展经济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于鄂尔多斯而言,"西口文化"是中原移民文化的历史延续,在推动北方草原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进一步密切相融,为造就独具魅力的鄂尔多斯地域文化功不可没而载入了史册。显然,注重对"西口文化"的研究,对于探究鄂尔多斯文化的形成发展和丰富的内涵,是不可缺失的一项重要课题。近些年来,包头市西口文化研究会对"西口文化"的研究成果颇丰,本刊特设西口文化栏目,借他山之玉,将陆续编发相关研究文章,并欢迎专家学者及广大读者赐稿。  相似文献   

8.
近日,由鄂尔多斯歌舞剧团创作排演的大型民族舞蹈诗《鄂尔多斯·蒙古大婚》,在全国各地申报近300台的基础上脱颖而出,经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组委会评选,入围全国舞台艺术精品30台剧目之一,可喜可贺。这是鄂尔多斯文艺创作史上又一次新的历史性突破,为我市文化大市建设乃至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文化大区建设推出了又一个文化品牌,为提升鄂尔多斯知名度,宣传内蒙古作出了积极的贡献。鄂尔多斯婚礼产生于蒙古远古时代,形成于成吉思汗时期,它集鄂尔多斯祭祀、民族、民俗、音乐、舞蹈、服饰、智慧、幽默之大成,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最具特色和魅力的婚礼…  相似文献   

9.
倍受瞩目、盛况空前的全区两个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和中国·内蒙古第三届国际草原文化节暨首届鄂尔多斯国际文化节,自8月8日开幕,历时7天,在一片赞誉声中落下了帷幕。“一会两节”的文化活动,以美丽富饶的鄂尔多斯为平台,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载体,着力弘扬鄂尔多斯民族文化,展示鄂尔多斯独特风采,体现了“战胜自我、推进文明、实现跨越”的鄂尔多斯精神,为鄂尔多斯集聚了人气,增添了华彩,营造出了空前浓厚的文化氛围,使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了盛况空前的艺术盛筵,进一步提升了鄂尔多斯的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文…  相似文献   

10.
南方丝路与西南民族地区的文化交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的实质是文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是通过漫长历史上的文化交融而形成的。但汉民族与北方戎狄民族的文化交融同与西南地区夷民族的文化交融在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这和汉族地区与南、北方少数民族地区不同的交通状况有很大的关系。西南民族地区以南丝之路为主动脉,形成了交通的网络,同时也是不同民族文化交融的网络。通过南丝路及其带动的这个交通网络,处于强势的汉文化以油迹扩散的方式在西南民族地区循先易后难的规律传播,使大量少数民族民众通过文化交融而融入汉族之中,只剩下交通最困难、具有封闭型地域特征的地区,因汉文化影响力甚微,原有少数民族才得以保留下来。  相似文献   

11.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各民族聚居、多文化交融的地域。历史上多种宗教在此传播、发展,深刻地影响了当地民族的文化与生活。多宗教并存的格局,既是古代西域文化的重要特点,同时也是当代新疆文化的重要特点。尽管当代新疆各民族信奉有伊斯兰教、佛教(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和萨满教??但其中的维吾尔、哈萨克、回、柯尔克孜、塔吉克、乌孜别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众多。在这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民族自治地方占去了全国总面积的百分之六十四。各个民族都有其悠久的文明历史和灿烂的传统文化。民族地方文献是本民族历史文化的结晶,同时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的飞速发展,信息资料的开发与利用,是全社会日益得到关注的问题。在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和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促进各民族地区的发展,开发和利用民族地方文献信息资源,是发掘民族地方文献中所包含的广泛的知识内容,将其加以整理,加工、及时准确的提供给读者,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和文明建设服务。加强民族地方文献资源的建设,对于推动各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繁荣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增进民族地区团结与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被九曲黄河怀抱的鄂尔多斯,是我国古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自古以来,众多的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华夏民族在此栖息繁衍,他们互相交流融合,创造出独具特色的、融草原游牧文明与中原农耕文明为一体的鄂尔多斯文化。  相似文献   

14.
鄂尔多斯蒙古族歌舞,风格浓郁,特色独具,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涌现出过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近日,鄂尔多斯歌舞剧团创作演出的大型民族舞蹈诗《鄂尔多斯·蒙古大婚》,经国家舞台艺术精品组委会评选,入围2005——200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30台初选剧目。尽管是初选,也十分难得,因为它是在全国申报的近300台节目中脱颖而出的,是鄂尔多斯歌舞剧团继民族舞剧《森吉德玛》、蒙古剧《银碗》舞蹈诗《鄂尔多斯情愫》之后,又一部精品力作,现已成为自治区民族文化大区建设的重点剧目之一。《鄂尔多斯婚礼》的原生态,起源于蒙古远古时代,形成于成吉思汗时…  相似文献   

15.
开场语:鄂尔多斯是块古老、神奇的土地,也是块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土地,同时还是块充满谜幻未被人们熟知的土地。伴随鄂尔多斯现代科学考察进程的不断深入,不仅发生在这块土地上几十亿年波澜壮阔的古地质、古环境海陆变迁史,几亿年变幻莫测的古生物进化繁衍史浮尘拂去,见露端倪,同时,深深镌刻着十几万年漫漫人类发展史、五千年敦厚中华文明史、两千年恢宏北方草原文明  相似文献   

16.
卷首语     
建设文化大市。实施“民族文化建设”工程,挖掘历史文化遗产,推进文艺演出、文博会展、影视创作、出版发行、文化娱乐产业发展,打造鄂尔多斯文化品牌。积极举办鄂尔多斯文化节、草原文化节等知名节庆活动,扩大文化宣传,开拓文化市场,推动鄂尔多斯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鼓励和扶持民营企业投资文化产业,组建文化传播集团公司,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加大投入,统筹规划,建设一批先进适用、反映地方特色的文化设施,突出建设城市核心区七大标志性文化建筑,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开展群众文化创建活动,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十一五”…  相似文献   

17.
古代鄂尔多斯作为中原农耕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交接地带,历来是民族融合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前沿地带,也是中原王朝防御游牧民族的战略要地,故而在鄂尔多斯分布着几个时代的长城也就不足为奇了。鄂尔多斯境内的战国秦昭王长城、秦始皇长城、明长城已经得到了考古资料的印证,已为专家公认;然而隋长城的存在与否一直未有定论,众多专家学者一直在探讨这个问题,其中全国长城专家——景爱先生和鄂尔多斯著名学者——梁冰先生就认为隋长城在鄂尔多斯市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18.
文化交流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内容,它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世界各国、各民族都先后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而由于文化的民族性、地域性和各种文化发展的不均衡性所产生的差异,决定和吸引着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文化交流对世界各国、各民族的社会发展、文明昌盛、经济繁荣、科技进步都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文化交流过程中,世界各民族、各国家都不断地彼此学习,取人所长,补己之短,吸收新的血液,增加新的内涵,从而使各种文化不断呈现新的面貌,达到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正>首届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大会活动项目之一——"少数民族用品旅游纪念品展销会"于8月12日至8月18日在鄂尔多斯市胜州奇石古玩城进行。展销会以弘扬民族文化为宗旨,以促进地区间民族商品贸易为目的,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参  相似文献   

20.
●成功举办第三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艺术节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化厅、广播电影电视局、鄂尔多斯市委、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主办,鄂尔多斯市委宣传部、文化局、广播电视局及鄂托克旗党委、政府共同承办的第三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艺术节取得成功。整体展示了鄂尔多斯市跨越式发展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独具魅力的鄂尔多斯民族文化底蕴。为传播先进文化,弘扬和繁荣民族文化艺术,推动内蒙古民族文化大区建设,在乌兰牧骑事业发展史上镌刻了辉煌的篇章。●准格尔旗进入全国文化先进县行列准格尔旗被国家人事部和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先进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