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浙江档案》2006,(12):58-59
杭州市 日前,在浙江省档案工作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座谈会上,我市萧山区瓜沥镇航民村、余杭区中泰乡南峰村、富阳市春江街道新建村等10家行政村档案室,被浙江省档案局首批命名为“浙江省行政村示范档案室”。截止年底,全市共有402家行政村达到当地档案目标管理标准,其中萧山区有391个达到区级档案目标管理标准,余杭区有101个通过区级认定,富阳市有8个行政村达到杭州市级标准。  相似文献   

2.
1970年,永联人在围垦的长江滩上建成永联村,是当时沙洲县人口最少、面积最小、经济最为落后的村。目前这里已成为苏州市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经济实力最强的行政村。江苏永钢集团是永联村的村办企业,创办于1984年,当时仅投入30多万元,如今已是全国冶金行业百强企业、江苏省重点  相似文献   

3.
张玲 《云南档案》2014,(12):9-9
<正>巍山县巍宝山乡是省档案局挂钩扶贫点,该乡的大箐行政村位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巍宝山后山,辖后新村、玉碗水村、大箐村和罗坞么村4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432户,人口1495人,其中农业人口1456人。全村国土面积27.1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70亩,其中水田面积100亩,水浇地1100亩,林地32448.72亩,人均耕地1.56亩。  相似文献   

4.
宁都县局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全省第二次农村广播电视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十乡百村千组”农网建设工作,即年内要有10个乡镇建立小调频,100个行政村建起村级广播室,1000个村小组通广播。目前,已有3个乡镇采用整体推进的办法,一次性为所辖行政村全部建起村级广播室,为该县在二、三年内实现乡乡建调频、村村通广播目标打下了基础。宁都县实施“十乡百村千组”农网建设工程@赖桂生!宁都县局  相似文献   

5.
地处浙西常山“三衢山”风景旅游区的宋畈乡,乡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广播电视事业建设。在常山县广电局和金华灵声电子有限公司的技术指导下,日前采用调频广播与有线电视共缆传输的方式,11个行政村500多用户实现了广播电视双入户,乡里首批还在30多个自然村人口较集中处安装野外型大功率调频接收音箱40多只,改变了村广播不通的现状。  相似文献   

6.
我县现有行政村258个,1997年按照市文化局制定的有关村图书室现行标准,迅速创建的图书室已达到总村数的30%,计划在1998年底基本实现全面普及。但由于各行政村经济、文化、人口以及规模发展的不平衡,我们在筹建村图书室中,分别类型,采用不同模式,收到一定的效果。根据摸底调查,有以下几种类型:①单独型。即由各方面条件较好的村自己独立承办。这种图书室由村里自筹资金,自拨房舍,自己解决管理人员。我县已经建成的图书室或正在  相似文献   

7.
河北涉县是地处太行深山的革命老区。全县17个乡镇,308个行政村,面积1509平方公里。近年来,全县308个行政村在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的基础上,98%的村开通了有线广播电视,150多个村实现了光缆联网,150多个村铺设了小片网,有线电视光缆综合信息网络遍布城乡各地,发展用户4万多户。但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全县还有70多个村级小片网是由各村经营,管理比较混乱,有的甚至以集体名义建网,实为个人经营。这些小片网不仅存在很多安全播出事故隐患,还严重制约了事业的发展。还有的村,虽然县局的光缆信号送到村里…  相似文献   

8.
绥滨县是农业县,总人口13万(农业人口9万,耕地面积120万亩,管辖9个乡镇、109个行政村),各乡镇、村均已建立了档案.但近几年,由于受村级保管条件、村级干部换届、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村级档案的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遇到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乡地处宜春市东南面,全乡9个行政村,133个村小组,分布在162平方公里土地上,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山区乡,由于乡党委政府的重视,早在1983年全乡就实现了村村组组通广播。1995年春天,又建起了有线电视站,到目前为止已有5个行政村开通了有线电视。为我乡逐步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何巩固发展广播电视事业,我们的体会是:一、舍得投入是发展广播电视事业的前提广播电视事业是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宣传工具,早在1983年乡党委、政府就一次性投入15万5千多元购置6米以上园杯、方杆800根,新购置扩音机9台,乡村10个站房…  相似文献   

10.
为减轻农民负担,进行资源整合的需要,营口市政府对农村基层进行了合村并镇。调整前全地区为929个行政村,之后变为645个行政村。营口地区减少近300个行政村,这些村庄将成为过去,村名将被遗忘。村名及其来历体现出了一种村名文化的存在,这种文化也随之村名的不再存在而逐渐消失。我们把要消失的文化保留下来,将营口地区的村名(2001年改制前)和来历记录于笔端,留存于后人。探究营口地区村名,来历,我们发现其中具有一定的规律和特点,概括为以下几个部分:1、以明、清时期移民姓氏为村名。明、清时期营口地区陆续有来自山东、河北、河南、黑龙江等…  相似文献   

11.
舟山市普陀区位于浙江省东北部,舟山群岛东南部,区域面积6728平方公里。境内岛屿454.5个(舟山岛普陀区以0.5个计),自西南向东北呈带状分布,其中住人岛屿30.5个,人口有32万余人,全区有7个镇、4个乡、3个街道、66个社区和119个行政村。  相似文献   

12.
甘毓芳 《档案》2008,(6):7-8
华亭县位于甘肃东部,全县辖10个乡镇、107个行政村,农业人口17.3万,全县乡、村建档率100%。现已规范了农业、土地、人口与计生、科计、财务、婚姻、实物等七大类1.5万卷,归档率在95%以,档案内容涉及到党建、计划生育、土地承包、宅基地审批、扶贫救灾、村务管理、农业技术推广、税费改革、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档案资料,内容丰富,时间跨度长,比较翔实地反映了农业与农村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3.
《新闻前哨》2006,(6):F0003-F0004
濯港镇地处吴头楚尾的黄梅县腹地,距县城西8km,属长江冲积洲地质。全境版图面积141.79平方公里,辖42个行政村,381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750022人,拥有可造耕地75380亩。  相似文献   

14.
安远县位于赣南南部,全县总面积2375平方公里,下辖18个乡镇,159个行政村,人口34.6万人。近年来,安远县广播电视工作者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大力推进县乡村广播电视光缆联网整合工程,取得良好的效果。到2004年底,全县100%的乡镇,86%的行政村实现了广播电视光缆联网,全县发展有线电视用户4.5万户,成为赣南18个县市区中最大的县级网络之一。  相似文献   

15.
我们南昌县径口乡紧靠鄱阳湖,是三面环水的滨湖地区,全乡辖18个行政村,163个自然村,172个村民小组,11680户,51000多人口,是南昌市以产粮食为主的农业大乡。全乡广播电视事业在党委、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坚持30年常抓不懈,先后采用不同的传输方式覆盖全乡98平方公里,成为南昌市最早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的乡镇之一。我们乡的广播电视事业是从70年代大办农村广播时开始发展起来的。目前,全乡广播覆盖率达到100%,乡站已用30W的调频广播发射机覆盖全乡,行政村也分别用有线广播和3~5…  相似文献   

16.
翁华清 《中国档案》2006,(10):22-24
近年来,不断深化的农村改革,给行政村档案工作提出了一些新问题和新挑战。如行政村“两委”班子不稳定,干部调整频繁,许多村办公条件差,档案缺乏基本的保管条件;个别村干部和档案管理人员意识淡薄,将档案尤其是涉及经济和财务的档案视为已有,甚至弄虚作假,侵占集体利益。以上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行政村档案的完整和安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群众利益,影响了农村发展和稳定的大局。为了保证行政村档案的安全管理和有效利用,各地纷纷探索了一些新的做法。  相似文献   

17.
磐安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偏远山区县,虽然通过前两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实施,全县363个行政村、823个自然村中已实现有线电视联网的行政村有227个、自然村381个,联网村率分别达到62.5%和  相似文献   

18.
济南市天桥区北园镇辖49个行政村(居),人口近8万.1995年该镇被省命名为经济综合实力"山东第一镇",自1995年1月《济南市行政村档案管理办法》实施以来,该镇发扬务实创新、真抓实干、争创一流的精神,逐步把农村档案工作纳入依法治理的轨道,促进管理水平向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常州市金坛区(2015年撤市改区)行政村(含涉农社区)档案工作坚持长效管理,不断提升档案工作水平,努力与行政村各项事业同步发展,先后有7个村被评为金坛区“民生档案服务民生”专项活动先进集体、14个行政村被评为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村.截至2017年底,全区行政村档案工作有省五星级1个、省四星级1个、省三星级44个、省二星级31个.2018年全区剩下24个行政村档案工作计划创成省二星级以上.行政村档案的规范管理,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更得到了基层的广泛认可.  相似文献   

20.
姚建明  张欣 《浙江档案》2006,(10):52-52
西湖区位于杭州市区西部,总面积308.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80多万。现辖7个乡镇,因撤村建居,有的行政村已改为社区,总共有116个行政社区。7个乡镇的档案工作在2002年前都已达到杭州市农村档案二、三级标准,其中,转塘浮山村则于2000年达到杭州市农村一级标准,有的村(社)建立了档案室,落实了专职档案员,配备了空调、计算机、复印机、传真机等办公设备。档案保护基本达到“六防”要求,档案管理也已超过“四有”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