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介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造假的现状,指出了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危害性。分析了上市公司会计造假问题出现的原因,系统讲述了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常用手段,最后就在当前的证券市场中如何治理上市公司会计造假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提供是多个参与者博弈的“囚徒困境”。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管理层与外勤审计、监管机构的博弈分析,认为仅靠加大对会计造假主体的行政处罚并不能从长期遏制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行为,而应从多方面入手,从制度上缩小造假收益和造假成本之间的差距,重点是加大造假的机会成本,  相似文献   

3.
上市公司会计造假已经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中美上市公司造假的原因,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一、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成因。近来随着某些L市公司会计造假问题的频频曝光,在投资领域也掀起了轩然大波。众多股民大声呼吁:会计造假一定要遏制,否则虚假会计信息的泛滥,会严重扭曲股票的价值,扰乱资本币场秩序,损害投资者的利益,挫伤股民的投资积极性。有效治理的前提还要究其成因,那么会计造假现象为何屡屡发生又难以遏制?我认为从不同角度来看.原因有三点: 1、从公司角度来看:追求高额的造假收益,而违法造假所付出的代价较小,是造假的根本原因。为了获得通过正常渠道无法得到的超额利益,从资本市场上获取更多的资金,是某些公司挺而走险,肆意编造  相似文献   

5.
会计造假这一现象已成为中国上市公司乃至世界上市公司范围内的普遍现象,为了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如何使上市公司减少造假行为,无论是对会计学者还是经济学者都是一个长期而重要的课题。试图通过建立会计利益相关者的基本博弈模型,探讨会计造假行为的具体发生过程,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对策及建议,以期望对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的经济环境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的资本市场,因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现象,屡禁不绝,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产生了一种严重的信任危机。失真会计信息总会留下蛛丝马迹。本文从六个方面阐述对会计造假的识别。帮助投资者正确决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分析了上市公司会计造假、财务报告失真的原因,并提出了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议,阐明了加强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师、外部审计师对财务报告的监督作用是提高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质量,保证资本市场的健康、有序运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文章就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质量状况对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等群体的经济利益,以及整个国家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治理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张小燕 《科技广场》2007,(4):129-130
虚假会计信息对资本市场和社会经济秩序的危害有目共睹,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相比,其危害更为严重。因此,了解一些会计造假的主要手段,掌握一定的识别技术,对于投资者作出正确投资决策,保护自身利益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重大会计差错更正与财务造假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重大会计差错及其更正屡见于上市公司之定期报告,追溯调整基本成为了一个普遍的现象,上市公司是否利用会计差错更正进行财务造假?通过时该问题的分析,希望有助于加强相关部门完善追溯调整的现代企业会计制度。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会计在对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的同时,会计舞弊现象也日益盛行和蔓延,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不仅影响到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还关系到资本市场的建设与发展,因此如何识别和防范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已经成为证券市场理论和实践的重要议题。该文选取2002-2010年度受证监会处罚的99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对样本公司的行业分布及舞弊手段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并结合舞弊手段给出了相关建议,以便于审计人员对会计舞弊的审查及财务信息的使用者有效地识别造假企业。  相似文献   

12.
从我国“银广夏”等上市公司会计造假事件陆续发生、美国安然公司倒闭、世界通讯公司会计丑闻,到国际著名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安达信造假和毁灭有关安然资料的丑闻的曝光,审计信息失真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强烈反思,并开始对现行审计聘任制度下审计人员的独立性产生怀疑。文章正是从改革现行审计聘任制度出发来谈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和审计信息的真实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从我国"银广夏"等上市公司会计造假事件陆续发生、美国安然公司倒闭、世界通讯公司会计丑闻,到国际著名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安达信造假和毁灭有关安然资料的丑闻的曝光,审计信息失真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强烈反思,并开始对现行审计聘任制度下审计人员的独立性产生怀疑.文章正是从改革现行审计聘任制度出发来谈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和审计信息的真实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何玮  周皓东 《科技广场》2012,(2):135-138
一个有效运行的资本市场必须以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为基础,而会计信息的质量如何,则与计监督和公司治理结构密切相关。会计、审计和公司治理构成了资本市场上信息流中最为重要的三大因素然而,从美国安然事件,到日本奥林巴斯会计造假,再到中国的银广厦、蓝田股份造假案及近年的柳州两面公司造假事件,这些国内外的会计造假、审计失败案件,再三地表明这三方面的因素都需要进行实质性改进本文从公司治理结构与审计质量的关系入手,对如何提高审计质量作了一些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上一系列的财务舞弊问题的出现,引起社会公众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关注,也就是对会计诚信的关注。从企业的投资者与管理者对会计诚信问题进行了分析,以及会计内部制度的缺陷,造假处罚力度与造假利润等几个方面分析了会计诚信丧失的原因。并通过强化会计道德的培养,完善公司结构,加强企业内部的会计诚信管理建设,用法律的手段对不诚信的行为进行管理制约。  相似文献   

16.
黄仙枝 《大众科技》2005,(7):123-124
文章对目前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手段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出了一些辨别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试论会计诚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1年的证券市场上,银广夏等一系列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案件曝光,像一枚枚重磅炸弹,在我国会计界炸开。2001年名列世界五百强的美国能源巨头——安然公司由于虚假账目问题突然宣布破产;次年,美国第二大长途电话和数据运营商——世界通信公司也因类似的原因破产,这两家公司的破产,引起了全球投资者的恐慌,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的破坏作用,同时也引发了一场严重的国际性会计危机,会计的信誉受到了严重损害。面临严重的信任危机,如何重塑会计的诚信,成为时下会计界所有人士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就会计诚信问题谈点自己的看法:一、会计丧失诚信原…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资本市场暴露的会计造假案件严重地干扰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从法律、政府、注册会计师和内部控制四个角度出发分析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盈余管理是指上市公司管理层在公认会计原则的约束下选择最有利的会计政策或控制应计项目,以使报告赢利达到期望水平。虽然盈余管理不像会计造假那样违背与会计有关的国家法律、法规,但实质上违背了中立性原则,扭曲了企业的赢利信息,从而误导了利益相关人的相关决策。因此,了解上市公  相似文献   

20.
会计造假的原因,主要是利益驱动,资本结构缺陷又使得会计造假有了可能,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也是原因之一.文章针对会计造假现象应该采取的会计监管防范措施有政府加强对企业会计的监管,加强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提高会计工作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