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贺的咏马组诗—《马诗》二十三首,言在马而意在才。本文从人才学的角度研究分析了诗人李贺以马喻才、托马言志的人才思想。一是千里之才可爱可赞;二是千里之才可悲可叹;三是千里之才可识可得。  相似文献   

2.
李贺是个富有个性和才气的诗人.他的诗风上承离骚,想象力不亚于李白,在意境的构思和语言的运用上都显示出不同凡响的创造才能,在中唐以苦吟去陈言的韩派诗人中成就最高,被称为"天纵奇才,惊遇时辈,所得绝离凡尘,远去笔墨畦径"(《唐诗品汇》.他的二十三首《马》组诗都是借题抒意,有的咏马以自命,有的叹马以自悲,或怨或愤,均言马而意不在马.被选进小学语文教材的第五首意在托马以言志:只要一旦获得知遇,甘愿驰骋漠北,献出自己的全部才能.从韵律上看,全诗合律,是首五言绝句.第一联两句对仗.诗用下平声十一尤韵,韵脚是"钩"、"秋".内容似乎明白如话,然而有几处值得探讨一下.  相似文献   

3.
骏马神宇轩昂,禀性忠勇.自战国奇士郭隗以千里马喻英才以来,文人骚客咏马者多矣,然而最讨我喜欢的还是李贺的《马诗二十三首》。起先是因为好奇,想看看这骑驴背囊觅句的“鬼才”如何写马.后来读得多了,才觉得这组诗一无所谓鬼气,二无所谓晦涩,有的倒是追求功业的向上精神和针砭时弊的忧患意识;且单就规模而言,它几乎占了贺诗现存总量的十分之一,在古人咏马诗中亦不多见;尤其在构思和寄托上又  相似文献   

4.
这已经是“少年作家”栏目第四次发表谭锦霞的作品了。 2010年第9期,发表了她的组诗《背着天空旅行》,4首;2010年第11期,发表了她的散文《阳光的拉链》;2010年第12期,发表了她的组诗《城堡里的葡萄王子》,4首;紧接着的现在,又发表了她的组诗《带着大海的梦远航》,7首。  相似文献   

5.
李贺(790—816),字长吉,河南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家居昌谷(宜阳县境内)。因避父讳未能应试,仅做过奉礼部小官。李贺虽是唐皇宗室远亲,但由于幼年丧父,家庭生活凄苦,发愤读书,少有奇才。他是中唐杰出青年诗人,艺术风格独树一帜。南园是李贺在家乡昌谷读书之外,以“南园”为题的组诗共有十三首,是他辞官乡居时的即兴之作。除一首五言律诗外,其余十二首均为七言绝句,内容多写景抒情,咏物言志,真切生动地表述了他当时的思想及生活情况。  相似文献   

6.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集中揭櫫了贵为皇族、踌躇满志的诗人在中唐社会动荡,各种矛盾激化的大背景下的复杂心态:以神骏良马来抒写自己的不世才华和远大理想;以疲马、瘦马等意象表现怀才不遇、理想落空的人生悲剧。正是在这种满怀希望、跌入绝望的心灵的折磨里,李贺通过组诗的形式展示了他独特的深情绵邈、惝恍迷离的抒情格调和质朴悠远的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7.
现行人教社编的高级中学《语文》第五册选入了陶渊明的两首诗——《归田园居》和《饮酒》。《归田园居》一组共五首,这里所选是第一首。这组诗写出彭泽令归隐之初,抒发农耕的欣喜。《饮酒》一组共十首,这里所选是第五首。这组诗写于归隐后的十二年,诗中透出对时势和身世的感慨。作为中国的高中生,借此一窥古诗海中“隐逸诗”、“田园诗”祖师的风采是很有必要的。但文中的一幅插图令人遗憾。图欲画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人形象。只见诗  相似文献   

8.
陈毅同志写的《冬夜杂咏》共二十七首,小学语文教材选用了三首。《冬夜杂咏》组诗寄给《诗刊》时,作者写了一个“小记”说:“一九六○年冬夜大雪,长夜不寐。起坐写小诗若干首,寄兴无端,几于零乱……”“杂咏”,“杂”的意思是五彩相合,就是说这一组诗的题材广泛,揭示的主题多。  相似文献   

9.
选入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二十一课中的《马》、《塞下曲》和《前出塞》这三首古诗,都是唐代诗人的作品。这三首诗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苍凉寥廓的边塞风光;表现了渴望驰骋沙场,建立勋业的昂藏不凡的抱负;歌颂了边塞将士强兵精武,杀敌擒王,以保国泰民安的英雄气概。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它们又各有特点:《马》以写景为主,托“马”言志;《塞下曲》以记事为主,以事写人;《前出塞》以议论为主,直抒胸  相似文献   

10.
李贺的《马诗》二十三首是一组颇具特色的组诗,近年来已引起一些学者的注目。他们或在专著中论及,或撰写专文评述,不断探求它的思想与艺术价值。遗憾的是这些评论往往只涉及其中少数几首,未能顾及全诗,读之  相似文献   

11.
岁末年初,夜读《三国》,听一阵钟声响,笔者猛然记起2002年乃农历壬午年,生肖马,不禁灵机一动,用这三国故事化做一束“马”谜,以博诸君一乐。1.说《三国》中的马,不能不说那著名的赤兔马。且看第一谜:“赤兔殉主”,打《三国》一人名。话说第七十七回,关羽败走麦城,为孙权所害,其坐骑赤兔马数日不食草而  相似文献   

12.
《归园田居》是一个组诗,这是其中的第三首,作品表现了诗人开始参加劳动的情景。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南山下我的豆子种得不大成功,苗儿不多野草反倒相当茂盛。大清  相似文献   

13.
《〈指南录〉后序》开头云:“德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教参”将“都督诸路军马”当成一个动宾短语,解释为“统一指挥各路兵马”。笔者认为,这样解释不妥。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出版的《古代散文选》(中册)第371页对“都督诸路军马”的解释为:“官名,全国军队的统帅。”而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文言散文的普通话翻译》第179页对“都督诸路军马”的注释为:“可以看作官职名称的一部分,也可以看作规定职权的一种说明。”“都督诸路军马”作为一种官名,这在有关的书籍中可以找到例证。巴蜀书社《…  相似文献   

14.
杜南的咏马诗每首都有特色。《房兵曹胡马》以豪劲的笔锋,刻画了马的精神,赞扬了马的才骏,表达了诗人以身许国的抱负。这首诗是杜甫早期的作品,正是杜甫少年快意,裘马清狂,诗赋无敌,希望“致君泽民”之时,因此反映在他的诗里,矫健豪纵,气态不凡.这与他后期的沉郁诗风,迥然不同。  相似文献   

15.
李贺的锦囊     
李贺是晚唐诗坛一颗璀璨的明星。他七岁就能写诗作文,被人称为神童。当时著名文学家韩愈看了他的文章,连声称奇,却又不太相信,说:"如果是古代的人,或许我不知道,他是当今的人,我怎能不去考查一番呢?"韩愈来到李贺的家中,叫他当场作诗,李贺旁若无人,提笔一挥而就,顷刻写成一篇《高轩过》的诗,韩愈大为惊讶,连连赞叹:"奇才,奇才!"  相似文献   

16.
“都督诸路军马”正解内蒙古通辽市职教中心孙培民们指南录)后序》中“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一句,人教社《教学参考书》将“都督诸路军马”译为“统一指挥各路兵马”(第173页)。笔者认为这是不正确的。因为“都督诸路军马”是官名。《宋史·职官志》...  相似文献   

17.
《卖炭翁》这首诗是我国唐代诗人白居易《新乐府》组诗五十首中的一首。它描写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揭露了唐代“宫市”的罪恶。教学这首诗,要  相似文献   

18.
“五花马”是马北京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范金生《中学语文教学》1994年第2期发表的云秋、汉华二同志的文章《“五花马”是“马”吗?》,认为李白《将进酒》诗中“五花马”不是一种马,而是一种五瓣的马冠(马头饰物)。这种解释是不妥当的。“五花马”是唐代的一种良...  相似文献   

19.
学报编辑部: 灯下读我校学报1992年第3期,感到刊物越办越好,办出特色,成绩斐然,不胜欣喜。 出于偏爱,一口气读完了史天胜同志“浅说杜甫的马诗”的文章:《身生盛衰转变时,思想见于马诗中》(以下简称“史文”),似觉其中尚有需要商榷的地方。这主要是如何理解杜甫的《病马》一诗。  相似文献   

20.
《马踏飞燕》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十二册的首篇课文。这是一篇介绍珍贵文物“马踏飞燕”的说明文。课文以简短的篇幅、精练的文字 ,配合一幅精美的照片 ,介绍了1969年于甘肃武威出土的东汉时期的艺术珍品“马踏飞燕”的造型特点 ,表现了设计者巧妙的构思 ,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卓越的创造才能。在本组教材中 ,这篇课文担负着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培养学生观察及思维能力的任务。因此 ,教师可确定如下教学目的 :一是思想方面 ,了解铜奔马所显示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卓越的创造才能 ,向学生渗透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教育。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