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学语法教学的回顾与思考王本华1898年马建忠引进西方语法写成中国第一部语法专著《马氏文通》,此后汉语语法研究逐渐被中国学者认识,语法教学也渐渐走入课堂。但是,一直到现在,汉语语法研究仍然或多或少地模仿着西方的语法,而没有找到真正符合汉语特点的汉语语...  相似文献   

2.
中国一些重要的语法论著都受到西方现代语言学理论的深刻影响。本文论述从40年代的《中国文法要略》、《中国现代语法》、《汉语语法论》到90年代的《核心推导语法》、《现代汉语复句新解》的近20部语法论著以及一些重要论文所受到的影响及结合汉语实际研究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黎锦熙先生的专著——《新著国语文法》出版六十周年。《新著国语文法》是国语运动的产物,是汉语语法史上“第一次系统地揭示白话文内在规律”的第一部语法专著。这一部比较完整而又独具特色的开创巨作以句法成分为核心,将标点符号和修辞引进了语法专著,建立了“句本位”教学思想。时隔六十年,汉语语法的研究不断深入,但“句本位”教学规制的基本思想却一直在指导着传统语法的教学工作,并且在某种意义上也给研究语法施加了一定的影响。史存直先生提出的“回  相似文献   

4.
0 引言 0.1 《马氏文通》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研究汉语语法的专著。它问世于清光绪24年,即公元1898年。《文通》的出版是汉语语法研究领域的一件大事,在我国汉语语法研究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我国的汉语语法研究从此摆脱了训诂学或者说语文学的附庸地位,真正独立地成为一门学科——语法学,并且为往后的汉语语法研究,为汉语语法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揭开了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5.
《新著国语文法》是我国第一部现代汉语语法理论专著,在汉语语法史上乃至整个中国语言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结合诸多前辈关于这一语法名著的学习研究拟有针对性地对本论著的析句方法做一剖析,以辩证地学习这本论著。  相似文献   

6.
《马氏文通》状字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氏文通》(以下简称《文通》)是我国第一部汉语语法理论著作。它规模宏大,引例丰富,全面而又系统地阐述了古代汉语的语言结构规律,基本反映了上古汉语的实际情况,为我国的语法研究揭开了新的一页,为我国语法学的建立奠定了科学的基础。《文通》的科学价值及历史意义是不可磨灭的。但由于《文通》是借鉴印欧语法体系的间架而建立起来的汉语文言语法,而又是草创之作。因此,必然存在着理论不周,模仿与创造的矛盾。  相似文献   

7.
林玉山教授的著作《中国语法思想史》是一部融思想性、学术性、实用性为一体的、面向广大从事汉语语法教学和研究的语言学工作者的语法学著作.该书具有勇于创新,客观严谨;追本溯源,重视发展;内容全面,重点突出等显著特色;是迄今为止第一部突出语法“思想”的汉语语法史研究专著.  相似文献   

8.
一、汉语语法特点研究概述 1898年,马建忠的《马氏文通》的出版标志着中国第一部语法学著作的诞生,中国比较科学系统的语法研究自此开始.汉语语法学是在模仿印欧语语法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一事实一方面使忽略汉语语法本来面貌而向模仿的语法体系或语法理论认同的倾向一直成为汉语语法学难以摆脱的阴影,另一方面又使得汉语语法学者极力自觉或不自觉地寻找同印欧语语法不同的汉语语法的特点,企图摆脱印欧语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汉语语法自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文法著作《马氏文通》问世以来,迄今已有九十多年的历史。其间,汉语语法研究大致经历了由模仿西洋语法,到挖掘汉语语法特点、探索汉语语法规律、缔造汉语语法体系的阶段。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的《汉语语法分析问题》、王力先生的《中国语法学的发展》,徐通锵、叶蜚声的《“五四”以来汉语语法研究评述》都是对汉语语法研究的回顾和总结。目前,语法学家们仍在脚踏实地地探索着。但在研究中,大家普遍感到难以深入下去。这里我想按照陈望道先生在《中国文法革新论丛·序》中的精辟见解就语法研究的新途径结合自己的教学和科研体会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世界语言研究的三大发祥地之一。早在先秦时代,我国就有了语言文字的研究,汉代以后逐步建立了文字学、训治学、音韵学三个语言文字研究门类。但由于“读经致用”的实用文化传统,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文字上,忽略了文法的研究,再加上汉语本身的形态上特征不明显,使得对汉语语法的研究大大落后于语言文字的研究,并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直至1898年,马建忠在西方语言学理论和语法学理论的影响下,才出版了有史以来中国第一部完整的系统的文言语法著作《马氏文通》。在此基础上,黎锦熙先生于1924年推出《新著国语文法》,成为汉语白…  相似文献   

11.
论《马氏文通》的句读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氏文通》是中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语法专著,它以拉丁语法为蓝本,从词法、句法两方面入手,对古代汉语语法作了全面的描写。《文通》的语法思想,特别是它的句读论,多有创建,对近百年来的汉语语法研究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现代汉语的一些语法概念,例如词类、助词、句子成分,语序,主谓谓语、连动式、兼语式等,都是渊源于《文通》而为我们现在所用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文通》是一部沟通古今的汉语语法学的奠基作。弄清《文通》的句读论,对研究现代汉语语法,建立科学的汉语语法体系是有认识作用和借鉴意义的。本文的某些论述吸收了方家的研究成果,特此说明。  相似文献   

12.
《助语辞》原名《语助》,是我国第一部研究汉语虚词用法的专著。作者卢以纬,字允武,元代永嘉人,生卒年月不详。在目前能见到的版本中,最早的序文作于元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可见该书早在元代中叶已经问世:《助语辞》虽然成书于六百六十余年之前,但是它对汉语虚词和有关汉语语法的研究,却是相当成熟的。它不仅开创了我国汉语语法研究的风气之先,而且在许多地方至今仍闪烁着  相似文献   

13.
从《马氏文通》出版以来,中国的语言学工作者一直参照西方的语法学理论构建汉语的语法体系.然而,汉语语法与印欧语比较,有着自己的特点,把它纳入哪一种单一的西语理论模式都显得不大合拍,于是,近百年来,在语法教学或语言实践中,语法理论往往显得苍白无力.为了摆脱这种局面,一代代语言学家们孜孜探索,不懈开掘,到80年代初,胡裕树、张斌两位先生吸收老一辈语言学家们的研究成果,结合汉语实际,借鉴西方符号学和各种语言学理论和方法,提出了“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的学说,从  相似文献   

14.
汉语语法的研究大致可以分成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周秦至公元1891年以前(《马氏文通》问世以前),这是语法研究的自发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公元1891年至1938年,这四十年间的代表攻作有《马氏文通》和黎锦熙的《国语文法》,这一阶段可以说是摹仿西洋语法教科书阶段。第三阶段是1939年至1948年,这十年间的代表著作有王力的《中国语法理论》和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这一阶段可以说是搬用西洋语法理论阶段。第四阶段是1949年到现在,这十年间的有影响的著作是吕叔湘朱德熙的《语法修辞讲话》,中国科学院研究所语法小组的《语法讲话》和《汉语》课本,这一阶段是从汉语实际出发的汉语语法学初步建立的阶  相似文献   

15.
新世纪伊始 ,邢福义先生又推出一部学术专著《汉语复句研究》(商务印书馆 2 0 0 1年 1月 ) ,全书近 5 0万字 ,计五编四十九章 ,涉及七十多个复句格式 ,堪称我国语言学史上全面系统地研究汉语复句的第一部鸿篇巨制。这部巨著是邢先生二十多年心血的结晶 ,也是他奉献给现代汉语科学研究事业的又一丰硕成果。了解他如何进行汉语复句研究 ,可以获得颇多启示。一、矢志不移 ,锲而不舍 ,二十年坚守“根据地”在《语法问题发掘集·序》中 ,邢福义先生说 :“‘发掘’,要有立足点 ,要有‘根据地’。我给自己提了一条要求 :在一段较长的时间里 ,有一个…  相似文献   

16.
一九八一年七月在哈尔滨“语法和语法教学讨论会”中产生的《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修订说明和修订要点”(见《中国语文》1981年第六期)是近年来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一项丰硕的成果,它对教学语法体系进行了重要的革新,它将对普通教育阶段的语法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黎锦熙先生在1924年出版的《新著国语文法》是一部描写现代汉语语法学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是一部借鉴西方传统语法并充分结合汉语实际的著作。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这部著作一再受到批判。现在看来,过去对《新著国语文法》的某些批判是不公正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部著作进行实事求是、公正公允的再认识和再评价。《新著国语文法》的“句本位”语法从现代汉语的事实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理论和原则。这些理论和原则对现代汉语的语法体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我们今天的汉语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汉语书面正式语体语法的泛时空化特征研究》由烟台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王永娜副教授独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汉语书面正式语体语法的泛时空化特征研究"(13YJC740103)的结项成果。此书是继"语体语法理论"提出之后,第一部以大量书面正式语体语法事实探讨"语法形式""时空特征""语体功能"之间关系的专著。此书主体部分分为五章。第一章,概述有关语体语法研究的已有成果,评述汉语语体语法研究的不同发展阶段,阐明本书研究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廖序东先生的《楚辞语法研究》,是我国第一部对《楚辞》进行系统语法研究的专著。该书对《楚辞》中的虚词和特殊句式作了深入细致的描写,揭示了许多新的语言事实,对汉语语法史研究乃至文学鉴赏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古汉语语法的研究蓬勃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不仅论文层出不穷,而且专著也竞相问世。在专著中,除了为数众多的虚词专论,仅通论著作就先后出版了七种:《古代汉语特殊语法》(廖振佑编著)、《古代汉语语法》(康瑞琮编著)、《古汉语语法提要》(马汉麟著)、《汉语文言语法》(李新魁著)、《语法学》(刘斌、王大年编著)《文言语法》(王笑湘著)、《古汉语语法》(许仰民编著)。这些著作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程度不同的创获,反映了我国近年来古汉语语法研究的部分成果。其中许仰民先生的《古汉语语法》(以下简称《语法》),后出转精,成绩突出,读之受益匪浅,因此笔者不避学识浅薄,拟就其书内容、特色、得失诸方面加以评述,恭候广大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