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近些年来,我国电视事业获得持续不断发展,与此同时,电视制作的各种技术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电视摄像是电视制作中一项不可或缺的技术,电视摄像的质量直接关系着电视节目的质量。通常电视摄像主要有固定拍摄和运动拍摄两种形式,通过不同的拍摄方式,为观众呈现出不同的拍摄效果,使观众得到更美好的视觉享受。本文就主要针对电视摄像中的固定拍摄和运动拍摄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王科 《军事记者》2006,(4):44-45
电视新闻的拍摄制作过程不外乎寻找报道角度和如何予以表现两大步。前者解决拍什么的问题,后者解决怎么拍的问题。所以,电视新闻工作者在拍摄一条电视新闻时,其工作的思维过程可以概括为从着眼到着手的过程。如何拍出一条好电视新闻作品?笔者在实践中得出的一点体会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大处着眼选准报道视角大处着眼解决的是电视新闻工作者应该拍什么的问题。其具体含义是指电视新闻工作者应该依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结合电视镜头所需形象的要求,把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置于大的社会背景之下,进行反复比较、提炼取舍,从中选取题材的思维…  相似文献   

3.
电视新闻、专题片、栏目类节目中视频画面是由若干个镜头组成的,现场拍摄到的每一个镜头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组新闻或一部专题片和一档栏目的质量,甚至影响到整个频道的收视率。基于此,重点研究电视画面构图和拍摄运动画面时应注意的问题,以期能够为电视摄像同仁们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采访镜头画面的拍摄是电视新闻和电视专题节目中的常用镜头。镜头画面是由采访者和被采访者组成,因此,它的画面结构单调、构图平淡,难以吸引观众,更谈不到电视画面形象的完美。那么,作为摄像记者如何力求做到采访镜头画面的完美.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为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80周年和中华苏维埃革命根据地建立70周年,由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联合拍摄的二十六集大型电视连续剧《长征》日前在瑞金开机。《长征》一剧将真实生动地再现66年前这场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伟大壮举。 据总导演金韬介绍:大型电视连续剧《长征》,作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的献礼片已定于2001年6月15日在中央台黄金时间播出。目前外景拍摄已接近尾声,在瑞金拍摄的外景是全剧中前7集的场面,全剧有2/5的镜头要在赣南拍摄。大型电视连续剧《长征》外景拍摄在瑞金开机@龚映华  相似文献   

6.
纪实性电视专题片主要是反映和记录人们的真实生活,长久以来都受到许多电视观众的青睐。但一部优秀的纪实性电视专题往往要求较高的拍摄技巧与制作质量,方可凸显其价值。为此,文章将从纪实性电视专题片发展现状入手,并探讨如何更好地进行拍摄技巧与制作,以提高纪实性电视专题片的拍摄水平。  相似文献   

7.
固定画面,是指在摄像机的机位不动、镜头光轴不变、镜头焦距固定的情况下拍摄的电视画面。与固定画面相对的是运动画面。运动画面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运用推、  相似文献   

8.
李南 《新闻窗》2012,(4):132-133
一、运动镜头的含义及内容运动镜头的含义运动镜头,就是在摄像拍摄过程中通过移动摄像机机位、改变拍摄方向和角度以及变化镜头焦距所进行拍摄时而产生的电视画面。运动镜头不仅可以通过摄像机的运动表现被摄主体的形态、运动和轨迹,而且通过丰富景别和角度的变化,形成运动画面特有的节奏和韵律,从而表现出特定的叙述手段。  相似文献   

9.
电视摄像作为电视制作的关键技术,其摄像质量直接影响了电视制作的质量,进而影响到了整个电视节目质量。本文以电视摄像中两种常见的拍摄形式,即固定拍摄和运动拍摄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两者在电视节目中的拍摄技巧。  相似文献   

10.
林伟 《东南传播》2014,(6):108-109
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要注意立意与选材,拍摄方法与技巧,文稿和画面的关系,以及拍摄技巧和后期制作。电视纪录片拍摄要注意基本功的训练,要有坚持不懈的拍摄精神、过硬的把控镜头能力及深厚的文学修养,才能创作出优秀的纪录片。  相似文献   

11.
<正>在电视专题片的创作过程中,画面、声音、解说、编辑技巧是不可或缺的四个方面,其中镜头画面更是一项重要内容。如何拍摄到合适的镜头画面,对电视专题片的摄像人员来说,是一门非同寻常的"功夫课"。顺利完成一部专题片的拍摄,摄像人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和审美意识的提高,电视纪录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电视纪录片的创作与拍摄技巧是培养人们审美意识和认同感的关键,因此电视纪录片的创作人应该做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与拍摄工作,以提高纪录片的制作质量。本文先后阐述了电视纪录片的创作技巧和拍摄技巧。  相似文献   

13.
纪实性电视专题片是影视作品中的重要构成之一,其应用广泛,能够真实地反映一些社会现象、自然景观以及人生百态。本文笔者分析了现今纪实性电视专题片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国内纪实性电视专题片拍摄及制作上存在的问题,并对纪实性电视专题片的拍摄技巧及制作技巧上作了进一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14.
肖草  申蓝 《新闻前哨》2002,(7):34-35
在电视节目中,人物类专题片占有重要比重。电视人物类专题片,顾名思义,是以“人”为主体的专题性电视片。其拍摄对象是一个人(或少数人),反映的内容则是与这个人(或少数人)有关的方方面面。电视的还原性决定人物类专题片在拍摄中,同样要求还原。这种还原,是指电视在反映人物时尽量找到与该人物本身最逼近的“渐近线”,甚至于与该人物毫无二致的“重合线”,这样,人物才真实有个性。用心去“聆听”在拍摄之前的前期采访中,对象是一个真实的人站在你面前,向你流露他本能而又十分鲜明的个性形象。这些人物的精神气质来自他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李伟 《新闻传播》2023,(5):109-111
对于电视专题片来说,人物类属于其中影响力较大的一类,但是在拍摄过程中,不仅需要注意对其规格和时长进行控制,同时还应采用合理的艺术表现形式对主要人物的内在、外在进行刻画与展现,所以拍摄制作及后期编辑两项工作的难度均相对较大,需要从前期的策划工作入手,为后续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同时,本文将对人物类电视专题片的拍摄制作与后期编辑进行深入探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张执松 《记者摇篮》2009,(11):96-96
摄像机是电视新闻记者的主要采访工具,镜头相当于记者的"第三只眼",熟练地使用镜头去拍摄新闻素材是记者的基本功,也是形成声画合一新闻报道的必要前提。一般来说,电视新闻素材主要有蒙太奇镜头组拍摄和长镜头拍摄这两种拍摄方式。  相似文献   

17.
电视,作为现代社会最具影响力的传媒之一,它所记录的事件,声像合一、图文并茂,具有了与其他媒体不同的特性。电视中记录事件的最小元素是一个个镜头。这些镜头所包含的内容之广泛,蕴含了拍摄者的汗水和心血。它们的价值在不同的电视编辑组合方式———蒙太奇效应中,表达了不同的含义,因而使它们具有了更加重要的价值。法国电视七台制作的专题片《二十世纪备忘录》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一排国民党士兵开枪射杀被绑着双手、跪在地上的共产党员、工人领袖。这样一个疯狂的场面被当时在中国的一名法国记者现场拍摄…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文化传播事业的不断发展,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其中电视人物专题片作为独立性质的艺术表现形式深受观众的喜爱,有着较高的收视率,所以很多电视台开始在人物专题片上下功夫,而观众的眼光却随着时代的变化越来越挑剔,促使电视节目逐渐朝着品牌化、质量优的方向发展,这给电视人物专题片拍摄带来新的挑战。本文主要通过对电视人物专题片的简单介绍,着重分析了电视人物专题片拍摄和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9.
邓武 《青年记者》2009,(22):76-78
自上世纪80年代末至今,中国纪录片走过了从幼年到成熟的历程,而中国制作拍摄的国际题材纪录片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纵然有《大国崛起》这样出类拔萃的作品,总的制作规模和制作水平却难与国内题材的纪录片相比,也与中国电视媒体在国际上日益重要的地位不相符。对中国拍摄的国际题材纪录片进行梳理,有利于找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所在。  相似文献   

20.
历经半年之久拍摄的电视艺术片《长城谣》已于1999年9月中旬制作完成了。作为一部以长城为主线,反映秦皇岛50年建设和发展的电视作品,它有极强的地域性和较高的可视性。 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它博大精深,盘亘万里,以百代和平的心愿开始,却背负了太沉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