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兮夫 《湖北档案》2013,(4):43-46
段祺瑞 点将1919年9月初,段祺瑞府邸。仆人来来往往的身影,刻意压低的说话声令段祺瑞不胜其烦。他此时已非独揽大权的国务总理了。 皖军在直皖大战中全线溃败,段祺瑞只好请辞总理以求停战。直到这时,自视甚高的段祺瑞才不得不承认,自己重回高位将难于上青天。  相似文献   

2.
无孔不入的新闻触角一九一七年三月,引起国内震动的中德断交的决定,在官方未公布以前,首先探知这一消息的,是我国二十年代声名显赫的记者邵飘萍(1884—1926)。事件发生前的一天,邵飘萍正在国务院秘书办公室“闲坐”,忽然听到隔壁国务总理段祺瑞办公处有人打电话通知美国公使,说段祺瑞下午三点将赴美国使馆会晤公使。国务总理的外事活动,一般不是什么奇特的事件,由于邵飘萍平时对政治时局了如指掌,这个电话便  相似文献   

3.
段祺瑞的官有多大?在蒋介石一统天下之前的民国初年,除了袁世凯,民国还有四大总统,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锟,再加上一个大元帅张作霖,谁也比不上段祺瑞这个国务总理的权势大。况且他还当过“总执政”。总执政是什么官?那就是换了名的总统!  相似文献   

4.
94年前老报纸的故事:
  1912年至1928年北洋政府时期,军阀混战,皖系军阀段祺瑞、直系军阀冯国璋、奉系军阀张作霖轮流控制着政府大权。自1917年张勋复辟失败至1920年,皖系军阀段祺瑞出任国务总理,控制着北洋政府大权。他为了扩充与壮大自己的势力,与日本政府于1917至1918年,秘密地签订了总额达5亿日元的一批借款,其中西原龟三代表日方与段祺瑞政府签订的八项借款就达1.45亿日元。通过这一借款,段祺瑞政府将我国山东和东北的铁路、矿山、森林等大量权益出卖给日本。1918年5月6日,日本陆军少将与段祺瑞政府代表靳云鹏,在北京秘密签订了《中日陆军共同防敌的军事协定》,19日中日双方又签订《中日海军共同防敌的军事协定》。两个“协定”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日本在战争期间可以进入中国境内,中国应派兵支援。通过协定,日本派出大批军队进入中国东北,中国面临被日本独占为附属国的危险。北京市档案馆的档案记录了《国民公报》因披露北洋政府向日本借款真相而被查封的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5.
裴雷  段鲲 《出版广角》2016,(4):84-85
段祺瑞是民国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如何评价段祺瑞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是为之作传的难点之一。彭秀良著《段祺瑞传》本着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的治史原则,着眼于突出段祺瑞对历史发展的贡献,写出了段祺瑞的个性特征和人格魅力。这本《段祺瑞传》不仅记述了段祺瑞的一生,更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是民国史研究的一个新突破。  相似文献   

6.
段祺瑞于1924年北京政变后,出任临时执政,是北洋军阀史上的一件大事。特在所接触到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有关段祺瑞于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后参与冯玉祥推倒曹、吴密谋,北京政变后冯玉祥控制时局主动权逐步丧失和段祺瑞地位不断提高,天津会议推戴段祺瑞为临时执政等资料的基础上,缀成此文,旨在提供档案资料,以为研究段祺瑞出任临时执政这一问题之一助。  相似文献   

7.
在段祺瑞的一生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又往往为人们所忽视的,就是他在北洋建军时期(1895~1911年)的活动。作为段祺瑞一生事业的奠基阶段,是应该予以足够重视的。本文即就段祺瑞在北洋建军中的作用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敬请方家指正。一在甲午战争后所兴起的练兵浪潮中,袁世凯的北洋新军所以能够脱颖而出,虽有多方面的因素,但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等股肱干将的竭力弼助与同心效命,也无疑是其中的一大主要原因。尤其是段祺瑞在这方面所起的作用,更是不容低估。  相似文献   

8.
冯玉祥屯兵浦口与武穴主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17年7月张勋复辟失败后,皖系军阀头子段祺瑞以“再造共和”的功臣自居,重任北京政府总理。他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旧国会,强化独裁统治。孙中山对段祺瑞的毁法行为极其愤慨,乃由上海南下广州,高举护法旗帜,并成立护法军政府,组织护法军,起兵北伐,进攻湘、闽等省。段祺瑞有日本作为靠山,有恃无恐,派兵南下,极力推行其“武力统一”政策。在此期间,发生了震撼全国的冯玉祥屯兵浦口与武穴主和的重大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9.
五四爱国运动是在中国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化不断加深,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影响下爆发的。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则是它的导火线。段祺瑞继袁世凯之后掌握北洋政府中央政权以后的卖国投日和日本帝国主义疯狂对中国侵略,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化。段祺瑞出卖山东和在巴黎和会期间的谋签和约又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人民在五四爱国运动中所提出的“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正义口号,其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卖国投日的段祺瑞及其政府。因此考察段祺瑞的卖国投日对于研究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署名盖印之规定 署名和盖印,是公文制成过程中的最后两道程序,表示对公文内容负责,也是公文生效(具有法律效力)的标志. 北洋政府初期,随着政治制度的变更,公文的署名盖印制度也有了新的规定:根据1912年<临时约法>,大总统公布法律、教令、国际条约、预算的命令,特任、简任、荐任官员的任免令,及大总统布告,除了盖大总统印外,还须由国务总理记人年月日副署,或由国务总理与主管国务员共同副署.  相似文献   

11.
李根源是辛亥革命先驱、爱国民主人士,曾任云南讲武堂总办,北洋政府农商总长、代理国务总理。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等。  相似文献   

12.
新书推荐     
★《往事》毛彦文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1月定价:25元民国时期国务总理熊希龄夫人这本晚年写就的自传,如同近代史的一幅缩影,  相似文献   

13.
《兰台内外》2012,(3):11-11
段祺瑞一生甘于清贫,在其任政府总理时,他“不抽、不喝、不嫖、不赌、不贪、不占”,人称“六不总理”。段祺瑞在史上有“三造共和”之美誉,即致电逼迫清帝退位、讨伐张勋复辟、抵制袁世凯称帝。他曾多次组阁,是北洋军阀中少有的铁腕人物。  相似文献   

14.
贺伟 《档案天地》2007,(1):15-18
曾经两度主政中国的段祺瑞,人生的最后三年在上海渡过.其间常来庐山避暑、隐居。  相似文献   

15.
焦点     
《大观周刊》2010,(29):2-2
7月29日,在韩国首尔政府中央办公楼内,韩国国务总理郑云灿宣布辞去总理职务。但表示为维持政府运行,将在新任总理确定前,继续担任总理职务。  相似文献   

16.
张绍曾在北洋时期曾任陆军总长、国务总理等要职,是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现从馆藏兵部—陆军部全宗中选出其早期履历册予以发表,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7.
张学良出身大军阀家庭,与孙中山的儿子孙科、段祺瑞的儿子段宏业、浙江督军卢永祥的儿子卢筱嘉,是民国初年非常有名的"四公子".  相似文献   

18.
合肥段家与李家 段祺瑞与李家的友谊起源于上两代人. 咸丰年间打太平天国的时候,段祺瑞的祖父段韫山就跟刘铭传、张树声、周盛波、周盛传等地方豪强,一起拉队伍、办团练.到李鸿章办淮军的时候,他又与刘铭传等来到李鸿章麾下,参加了多次战斗.太平天国被镇压之后,他仍在军中,"以军功累得提督衔,记名总兵,获励勇巴图鲁(满语,勇猛志士的意思)称号,授荣禄大夫,振威将军,于光绪五年(1879年)卒于宿迁军次."  相似文献   

19.
1925年2月1日,由段祺瑞以临时执政名义召开的善后会议,是在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以后,曹、吴所窃据的北洋中央政权倒台,北洋军阀进一步分崩离析和国民会议运动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下,而召开的旨在延续北洋军阀统治寿命的会议。 本文试图从召开善后会议的历史背景,国民会议运动的蓬勃发展,善后会议中所出现的危机,以及善后会议后段祺瑞的措施等方面,对善后会议的性质、任务及其结局作一粗浅的剖析。  相似文献   

20.
本书选取了曾国藩、李鸿章、段祺瑞、盛宣怀、严筱舫等10个著名家族的10个名门闺秀,记录了她们坎坷而精彩的人生。她们是上海城市生活中的一道特别风景,有着特殊的风度与风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