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1政务社交媒体文件归档的背景政府社交媒体文件一般指的是政府部门在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开展相关业务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电子文件[1]。政务社交媒体文件归档则是指把具有保存价值的政务社交媒体文件进行系统整理和有序保管[2]。政务社交媒体文件客观、真实地记录了政府机构开展网上政务、履责履职的过程,是传统政务活动在互联网时代的拓展与延伸的重要凭据。同时,政务社交媒体文件也是国家和社会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文化和历史价值。将社交媒体文件纳入政府部门归档范围,以及档案馆馆藏的范围,有助于完善馆(室)藏结构、丰富馆(室)藏内容。  相似文献   

2.
作为政府机构和社会公众的信息与业务平台,政务社交媒体产生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这些信息的归档是很有必要的.在此方面,澳大利亚一直走在世界前端.基于此,论文依据社交媒体文件的特性对澳大利亚的具体实施情况进行了分类探讨,并结合澳方经验与我国实践现状,进一步从政策法律、协作方式、人才培养、技术应用方面对我国政务社交媒体文件归档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政府社交媒体文件是重要信息资产与资源,政务社交媒体文件管理的优化是对信息、文件、档案管理理论与方法创新性的探索,也是为国家、社会与公众留存证据与记忆的重要行动.论文基于案例研究与文本分析方法,在分析研究“总统奥巴马社交媒体归档”项目基础上,从关注公务人员的社交媒体账户,设计完整的政务社交媒体文件制度,实现形成者、平台以及档案机构的全流程协同,倡导社会机构与公众的参与四个方面提出我国政务社交媒体文件管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黄新平 《北京档案》2016,(11):12-15
在梳理和总结国内外政府社交媒体文件归档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集体智慧和政府社交媒体文件的概念进行辨析,提出了集体智慧与政府社交媒体文件档案化管理融合的问题.同时,基于集体智慧的视角,分析了政府社交媒体文件档案化管理的实施主体、流程和策略,以期为政府社交媒体文件的长效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文章旨在了解公众视角下政府社交媒体文件归档的情况,为我国政府社交媒体文件归档实践提供依据和动力。文章采用专业的网络调查平台对公众视角下的政府社交媒体文件归档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系统的总结与分析。调查显示,公众浏览政府社交媒体文件的目的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应在归档保存内容上以原创性内容为主、相关性内容为辅,在归档保存方式上采用单双套制兼用,在归档保存时间上科学灵活制定及细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社交媒体文件的类别划分为基础,对社交媒体文件归档的鉴定原则与基本方法进行分析,探讨与鉴定环节密切相关的社交媒体文件归档中的时间问题,提出了社交媒体文件的部分鉴定、前端鉴定方式及其应用条件,并结合实际阐述了不同类别社交媒体文件的归档周期.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美国国家档案馆与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社交媒体文件管理的相关政策进行描述分析,以为我国社交媒体文件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通过对英澳两国国家档案机构的社交媒体文件政策的内容进行文本分析,本文提出应从明确政务社交媒体管理的必要性、在文件管理视角下明晰管理职责、基于协同框架进行第三方沟通、针对社交媒体调整优化管理环节四个方面来进行社交媒体文件的管理。  相似文献   

8.
近年社交媒体平台兴起,产生大量信息,哪些信息具备文件属性应被归档保存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难题,应尽快界定社交媒体文件的归档范围。提出界定社交媒体文件归档范围的重要性;列举英、美、澳三国关于社交媒体文件的归档范围和相关政策;对"海洋中国"上推送的所有信息一一进行梳理,统计相关数据;从信息性质、信息内容、信息形成方式和信息形式四个维度对推送过的全部信息进行分类;结合国外归档经验和研究实践从以上四个维度分别界定社交媒体文件的归档范围;阐述其他需要归档的相关文件类别。  相似文献   

9.
社交媒体文件的形成是社交媒体用户和社交媒体运营商共同参与的结果,两者在当中有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定位和作用,因此应当共同享有社交媒体文件的所有权.这种权属关系的复杂性会直接导致诸如所有权转让、管理权限划分、隐私保护等方面问题的产生,而为了破解这种归档管理的困局,一是要通过获取所有权人的归档授权来实现权利转让,二是要构建起一个多方合作的归档模式,三是要在各个业务环节注意平衡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为了使社交媒体文件归档更加具有可行性,文章通过网站浏览、文献研究的方法,对国内外典型网页归档项目进行分析,并与社交媒体文件归档项目进行对比。社交媒体文件归档可以借鉴网页归档项目在管理、方法、技术上的一些经验,但社交媒体亦有自身特性,面对的对象和需要克服的困难不同,需要采用独特的管理策略、方式方法、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1.
当今社会,以“三微一端”为代表的移动社交媒体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并以其传播速度快、受众范围广、传播成本低等特点而被政府机构广泛用于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社交媒体平台作为即时通讯与综合服务平台,是联结政府机构与人民群众的“民心桥”,并日益成为开展政务信息公开和打造“阳光政府”的重要阵地.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政务微信总量已逾十万,阅读量突破“十万”已成常态,政务微信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不仅是政务微信,政务微博更是如此.政务社交媒体平台作为政府机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拓展和延伸,其所生成的文件理应作为档案予以归档并进行长期保存.  相似文献   

12.
政务微博的归档保存与开发利用是文件、档案乃至信息领域拓展空间的重要议题.文章采用文本分析与案例研究的方法梳理了政务微博归档保存与开发利用的相关研究与实践,将社交媒体政务类信息归档方式分为分布式、集中式和助力式.基于对研究与实践中存在的缺乏顶层设计、概念框架和实践不足等问题,文章从政务微博归档、保存和开发利用提出更多研究构想,并提出在捕获、归档保存与开发利用整体平台方面的落地构想.  相似文献   

13.
刘越男 《档案学研究》2018,32(2):107-114
国家和地方近年来出台多部大数据相关政策,深刻影响着我国政府信息管理的布局和走向。本文根据大数据政策背景下政务信息形成和管理的特点和趋势,结合归档工作的基本原理和要求,从什么是归档、归档什么、谁来归档、如何归档等四个方面,分析档案部门在大数据政策背景下开展政务文件归档所面临的概念、范围、体制、系统等诸多挑战,并探讨了可能的回应。  相似文献   

14.
杜静 《档案与建设》2016,(12):79-81
政府办公室是地方政府综合办事核心机构,承担市政府的日常政务和事务性工作.上级下达的政策法令,基层组织上报的统计、报告、信息等,政府印发的文件、工作报告和领导讲话,政府管理社会的策略、思想、指令及社情民情在办公室交集汇总.依法归档的文件材料数量大、形式多、要求高,档案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相似文献   

15.
李星玥  杨千 《档案与建设》2020,(3):23-26,40
信息社会不断发展,新兴媒体影响越来越广泛,社交媒体不仅是政府和公众沟通重大突发事件的主要渠道,也成为记录重大突发事件社会记忆的重要平台。重大突发事件社交媒体信息归档有助于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水平,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留存珍贵历史记忆。文章根据重大突发事件社交媒体信息的突发性、持续性、多样性、价值性特点从归档目标、归档主体、归档范围、归档方法四方面提出归档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政务微博已经成为政府服务的重要平台,政务微博的高价值性及动态性使其归档管理变得日益紧迫.探讨我国已有的电子文件管理标准对政务微博信息归档管理的适用性,分析了政务微博的归档流程,着重分析了归档过程中的信息采集、信息著录和信息存储这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17.
数字档案馆建设中的若干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保国 《中国档案》2004,(11):25-26
一、数字档案馆与政务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的关系 随着国家实施的“政府信息化先行”战略的不断深入,政务信息化已在中央政府及部分发达地区各级政府中得到逐步推行。档案作为文件运行的最终归宿,在保证各级政府正常运转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政务信息化的实施对档案管理产生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政务信息化中产生的电子文件,其归档方法、技术、手段等与纸质文件归档相比,有  相似文献   

18.
我国政务直播的发展经历了广播与电视现场政务直播、网络政务直播、社交媒体微直播和社交媒体移动政务直播四个阶段,并在近两年形成一股新浪潮.移动政务直播为政府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搭建了一个新平台,已成为当下互联网最吸人眼球的风口以及最大的流量入口之一.在这一形势下,政府如何使用移动直播有效地传播政务信息成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为推进我国政务社交媒体文件管理的政策建设与行动发展,通过分析归纳整合出美国政务社交媒体文件管理政策体系构建进展,并基于此解析出管理要点,为构建管理主体的协同网络、理解管理对象的内涵及范围、强化流程设置中的全程管理、提供完善的制度与技术保障.由此结合我国实际情境,从文件管理方法参照和政策制定策略设计两方面,优化国内政务社交媒体文件管理政策的建构策略.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社会结构趋于扁平化,政务新媒体作为连接政府和公众最短路径的公共信息传播平台,其建设与应用正在逐步完善.政务新媒体建设应兼顾公共服务、舆论监督、信息传播、社交传播的功能,坚持政府话语、社会机构话语与个体话语相融合的主体融合方式及柔性话语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