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杰克曼 《良师》2011,(10):19-19
“生物圈2号”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微型地球,外围由圆顶形玻璃密封,内部的生态循环系统自成一体。这座人工模拟地球生态环境的全封闭实验场有8层楼高,占地1.3万平方米。整个工程历时9年,耗资近2亿美元。科学家把地球称为“生物圈l号”,他们想通过“生物圈2号”来考察动植物在地球之外能否自给自足,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2.
1991年9月26日,来自美国,英国和比利时的4名男科学家和4名女科学家进入美国的“生物圈二号”进行科学研究。两年之后的1993年9月26日这8名科学家走出了这个微型地球。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科学家们将地球称为“生物圈一号”。但是,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生物圈内动植物日趋减少,酸雨危害,臭  相似文献   

3.
科学家们将人类生活的地球称为"生物圈一号"。为了实验人类离开地球能否生存,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亚利桑那州建立了一个几乎密封的圆顶形建筑,称为"生物圈二号"。"生物圈二号"是一个完全模拟地球生态环境的系统,占地1.3万平方米。里面,雨林、沙漠、草原、海洋、农田、水源、空气、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和微生物,应有尽  相似文献   

4.
“生物圈稳态”在课本上的概念为:生物圈的结构和功能能够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的现象。要理解这个概念就必须要弄懂“生物圈的结构”和“生物圈的功能”的含义。一、生物圈的结构指什么? 生物圈作为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统一整体。生物圈的结构也就是生态系统的结构。它包括:  相似文献   

5.
在我们生活的生物圈中,有一个巨大的生产有机物和氧气的天然“工厂”,它制造的有机物和氧气养活了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这个“工厂”,就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绿色植物。绿色植物被誉为地球生命的食物来源、能量来源、氧气来源、地球之“肺”是当之无愧的。它的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生态价值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认识植物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1教材分析 生物课程标准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勤于探究、勇于实践。本节教材中选取的“生物圈Ⅱ号”的模拟实验就是科学家大胆创新和勇于实践的典型实例。通过分析和讨论“生物圈Ⅱ号”的得失,让学生认同“地球是我们人类惟一的家园”,从而提升学生善待和保护环境的强烈意识。在此基础上,学生会很自然地去反思破坏环境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生物圈     
生物圈“生物圈”···这个新词是科学知识和物质力量发展已进入一个崭新阶段的产物。生物圈是指包着我们这个行星地球(事实上的确是个球体)表面的这层陆地、水和空气。它是目前人类和所有生物唯一的栖身之地。也是我们所能预见的栖身之地。生物圈的规模极为有限,因此...  相似文献   

8.
《科学课》2003,(3)
曾经风靡一时的美国“生物圈Ⅱ”实验在遭遇到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之后被迫宣布失败了。这个耗资2亿美元、占地约1公顷的巨型温室在亚利桑那州的沙漠落成后,原本设想营造地球环境的模拟太空基地,却变成了研究地球温室效应的最佳场所。对于人类而言,“生物圈Ⅱ”失败的教训正是我们值得珍惜的财富。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对其失败原因给以分析,主要原因有:  相似文献   

9.
拯救人类     
天文学家经过精密计算,一个直径2公里,被称为2002NT7的小行星,准确的时间是2019年2月1日与地球相撞。冲击力相当于一百万兆吨的爆炸量,足以毁灭地球上的一个洲,并引起全球气候巨变,人类将进入黑暗时代,全球经济和社会生活都会被瓦解,使人类进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就像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15公里的小行星与地球相撞击一样,曾灭绝了包括恐龙在内的地球上的多种生物…… 2017年9月2日,国际太空总署联合各个科技发达的国家经过15年的筹划和长达15年的开发研制,四艘大型宇宙飞船“宙斯”号、“长剑”号、“圣丸”号、“奎顿”号…  相似文献   

10.
1 案例教学的含义案例教学是选择典型的事例 ,采用以问题为核心的求解模式 ,冲破原有的知识结构和学科体系的界限 ,从整体、发展的观点分析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由学生独立或合作进行分析与探究 ,形成对这些问题的见解和提出解决的方案。2 案例教学的模式2 .1 提出案例 学生阅读案例材料 ,了解材料提供的事实和背景。美国的“生物圈 2号”实验为了人类离开地球能否生存的试验 ,美国花费 2亿美元建造了完全封闭的“生物圈 2号”实验基地 ,这是一个占地 1 .3× 1 0 4 m2 的钢架结构的玻璃建筑 ,远远望去仿佛是一个巨大的温室。温室里有…  相似文献   

11.
人和植物在生物圈中对生态平衡的维护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生态系统中还有许多动物和微生物是维护生物圈内生态平衡不可缺少的链条,这两大类群的生物与人的关系非常密切,是我们的地球——“生物圈I号”赖以正常存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节的教学中,为使学生能正确领悟生态系统稳定性来之不易,进一步意识到保护生物圈1号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能理解科学家建造生物圈2号这项工作的意义,并积极锻炼自己的实验和思维能力;在懂得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的基础上,能分析自然生态系统之所以表现  相似文献   

13.
到海底安居     
地球表面的总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积约为3.6亿平方千米,占地球总表面积71%。海洋是一座巨大的资源宝库,随着陆地资源的枯竭及陆地表面的拥挤,人类向海洋空间和海底发展是必然趋势。人类能不能在海底居住,并且像在陆地上那样建起一座座海底城市。其实,在这方面,人类已经有过初步的尝试和探索。20世纪60年代,有一位名叫库司桃的法国人,组织了一项名为“大陆架”的海底生活实验活动。他们把一个直径5米圆球形水下“房屋”,送到距离海平面100米深的海底,6名实验人员在水下房屋内进行了21天的观察工作。这项实验当时惊动了世界,它创造…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和高科技的发展 ,日益严重的环保问题 ,已引起社会各阶层的关注 ,以至各国政府的重视。为了保护地球环境 ,近二十多年来 ,人类在国际协作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实质性的工作。例如 1970年联合国设立了世界“人与生物圈计划” ,1972年通过了“斯德歌尔摩人类环境宣言” ,1980年公布了“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 ,1992年又通过了人类“2 1世纪议程”。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参与国际协作 ,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我国根据联合国“2 1世纪议程”的要求 ,于 1994年制定了“中国 2 1世纪议程” ,并把它作为我国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的一…  相似文献   

15.
“宇宙号”飞船不负众望,终于在地球爆炸之日3000年8月1日之前,在遥远的X星座找到了一颗适合于人类生存的星球——“哈贝”。地球居民悬在半空中的心终于落了下来,因为他们再也不必因为地球的爆炸而惶惶不可终日了。尽管“哈贝”是颗不起眼的小小星球,体积还不到地球的四分之一,然而,它却是地球人的全部希冀,因为它将成为人类生存的第二个地球。  相似文献   

16.
人类离不开环境 ,同时又在与环境的不断相互作用下得以生存和发展。但是 ,由于人类的生产生活 ,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对大气、水质和土壤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破坏了人类的生活环境 ,已经对人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我们唯一可以依赖的排毒“器官”就是地球的肝脏———绿地。我们之所以把绿地称为地球的肝脏 ,是因为它具有与动物肝脏一样的功能———解毒功能。1 吸收CO2 的功能尽管CO2 没有有害的短期效应 ,但它在空气中的含量超过 6%时可对人体产生致命危害。CO2 在环境中的作用主要有 3个方面 :( 1)控制生物圈中光合作用的速率 ;( 2 )影…  相似文献   

17.
火星是太阳系中与地球最相似的行星,也是人们心中构建人类第二个家园的最佳场所,所以人们对火星的探索从未间断。向火星发射探测器这事儿早已不是新闻,像俄罗斯的“火星-500”、中国的“萤火一号”以及美国的“勇气号”“机遇号”和“好奇号”等,这些探测器已经让人们对火星有了初步了解,可是这仅仅是它的冰山一角,想要更进一步了解它,人们就必须研发更先进的探测器。而美国航天航空局似乎总是快人一步,他们的下一辆火星漫游车将于2020年前往火星,车  相似文献   

18.
7月4日,“深度撞击”探测器将撞击“坦普尔一号”彗星。“深度撞击”是美国今年1月12日发射的,价值3.3亿美元。这是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炮轰”彗星太空实验,也是人类第一次实际接触并探索彗星的空间活动。为什么选“坦普尔一号”撞?“坦普尔一号”彗星是在1867年被发现的,绕太阳运行一圈需5.5年。之所以选择“坦普尔一号”是有理由的:首先人类对它已有100多年的了解,比较熟悉它的轨道特征、自转特征等情况,而且目前它正处于中年时期,比较具有代表性;其次,它距离地球比较近,飞船到达它的彗核所需时间仅为半年。它不是新进入太阳系的活动型…  相似文献   

19.
火星,是太阳系第四颗大行星,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如果火星有生命和水,它将是适合人类居住的另一颗星球。每当火星在天空中变得更加明亮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新一轮火星探险的到来。 2003年6月7月,“火星快车”和“勇气”号及“机遇”号相继冲天探寻火星,在短短一个多月内地球如此密集地向火星发射探测器,这在人类历史上还是首次。  相似文献   

20.
百年科技     
1991“生物图”试验“生物圈2”号是一个由个人资助的生态实验。8名科学家就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一个完全密封的环境里生活。在这个小世界里,除了从外界获取太阳光和电能,完全与外界隔绝。“生物圈2”号占地1公顷,里面生活着3500多种动植物。在“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