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国外看到汉字是亲切的,宛若在异乡看到熟人。澳洲也有很多汉字,其中两处我看了心里却至今不舒服。  相似文献   

2.
在国外看到汉字是亲切的,宛若在异乡看到熟人.澳大利亚也有很多汉字,其中两处,我看了,心里却至今不舒服.  相似文献   

3.
在国外看到汉字是亲切的,宛若在异乡看到熟人。澳洲也有很多汉字,其中两处,我看了,心里却至今不舒服。  相似文献   

4.
今天,我们看到的汉字一个个都有它们自己的意思、形体和读音,并且是很规范的。但是,在很早很早以前,当我们的汉字还正在成长的时候,情况却不是这样的。我们现在可以看到  相似文献   

5.
经过近百年的努力探索,现代汉字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现代汉字研究在字频统计和分析、汉字规范化研究以及汉字代码、汉字输入法等方面更是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特别是学科建设方面,还有不够完善之处,有必要进一步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6.
汉字和世界上其他古老的文字一样,都经过了由图画文字到表意文字的阶段,而其他古文字在演变中有的因停止使用丧失了生命力,有的变成了拼音文字,有的甚至不可识读,被外来文字取代。汉字则顽强地维护着自己的表意文字特点,成为世界上最古老、最有严密系统的表意文字。汉字长寿的原因,让我们看到文化对汉字的形成和发展方向起着制约作用,而日趋成熟的汉字在一定程度上对民族文化也有一定的制约和影响。  相似文献   

7.
汉字和世界上其他古老的文字一样,都经过了由图画文字到表意文字的阶段,而其他古文字在演变中有的因停止使用丧失了生命力,有的变成了拼音文字,有的甚至不可识读,被外来文字取代。汉字则顽强地维护着自己的表意文字特点,成为世界上最古老、最有严密系统的表意文字。汉字长寿的原因,让我们看到文化对汉字的形成和发展方向起着制约作用,而日趋成熟的汉字在一定程度上对民族文化也有一定的制约和影响。  相似文献   

8.
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难点,很多外国学生看到汉字形体变化多端,便望而生畏以致打消了汉语学习的热情。因此探索对外汉字教学的有效途径就凸显了其急迫性和重要性。文章以汉字字源为分析对象,在对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汉字字源教学法,并着重就其内涵和价值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作为记录汉语的符号,汉字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但是,在对外汉语教学这近几十年的发展中,我们看到对外汉字教学一直是对外汉语的薄弱环节.汉字难学、汉字的教学问题不受重视,深究下来还是对语言和文字关系的认识问题不足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汉字古老而神秘,汉文化是以汉字为核心的中华文化。汉字承载文化,文化包罗汉字。从汉字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而汉文化是汉字的根。汉字和汉文化紧密相连、相互促进,共同构建了"汉文化圈",其影响波及域外,成走俏趋势。  相似文献   

11.
汉字是承载情感的文字。它具有猜读的可能性和联想的余地,有助于智商的开发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识字是低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可是在课堂中,我们的识字教学往往只是看到了汉字的音、形、义,看到了字的“外表”,显得呆板、机械、枯燥,忽视了汉字所蕴含的人文性与思想性。当“语文  相似文献   

12.
汉字乘法数字乘法,你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吧!因为在每节数学课上,我们都要遇到这样的小练习。可是,用汉字做乘法就大不一样了,当你看到  相似文献   

13.
汉字的魅力     
有首歌唱道"人字是相互的支撑",毛泽东说,"毛字是个反手,说明打倒蒋介石易如反掌",一个只有三岁多的孩子,看到一个汉字"明",就懂得"是太阳公公和月亮公公在一起",这些美妙而大胆的联想好像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奇妙绚丽的大花园。其实,汉字真的奥妙无穷,每一个汉字都承载着特定的文化信息,汉字的形体美观,通过巧解别释,用上修  相似文献   

14.
还识字教学一份“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几何时,在识字教学中教师们往往只是看到了汉字的音、形、义,关注到了汉字的外表,却忽略了在识字教学中还应重视诸如习惯、情感、品德、兴趣、价值等方面的品质培养,缺失了汉字的"情"字内涵.  相似文献   

15.
我国汉字的起源,相传黄帝的史官仓颉,看到鸟兽的足迹印,偶生灵感,便悟出汉字,世称仓颉造字说。其实,汉字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它有个逐步成熟和完善的过程,逐步进化和发展的过程.依据我国近年来发现的史前文物推测,汉字产生于我国氏族社会末期,大约已经有六干年左右的历史.  相似文献   

16.
正一、日语语言特性日语由表音文字平假名、片假名和表意文字的汉字组成。平假名和片假名是9世纪基于中国汉字演化而来,表意文字的汉字是5世纪从中国传入。从图1中可以看到,由汉字的偏旁部首逐渐演变成了片假名,由汉字的书写方式逐渐演变成了平假名。例如,在下面一句话中,私は、大学でマクロ経済を勉強しました。(我在大学学习了宏观经济学课程。)其中,"私""大学""経済""勉強"是汉字,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上千年的汉字文明发展至今,源远流长,生命力犹强。但是,应看到当今其正经受着外域文字文化的浸染与侵扰。对汉字未来命运的认知与选择,国内外学者们各有其主张,莫衷一是。在此背景下,我们犹须强化“汉字生态和谐发展”观,在其战略思想上,应从国家政策、文教导向、社会创新和个体表率等多层面展开汉字文化生态保护与优化工作,不断推进我国“汉字文化生态事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又是一个新学年。当我们看到一个个孩子在金秋的阳光下走进小学一年级的教室,用稚嫩的童音,用略显颤抖的小手,去读写第一个汉字的时候,你可曾知道,有一位老师,已将这些孩子将要学习的3000个基本汉字读了56年,写了56年,研究了56年!  相似文献   

19.
这几年不断听到看到一种说法:我们经常使用的汉字中,有两组、四个字使用颠倒了,这四个字分别是“重”和“出”、“射”与“矮”,这、四个疑似用错的汉字真的错用了吗?  相似文献   

20.
又一个小学六年结束了。从一年级开始,又看到了只有五六岁的孩子学写汉字,一笔一画,自然没有六年级的学生写得一手漂亮的钢笔字那样让人赏心悦目。但在低年级学生的眼中,也有汉字的秀美,更有他们模糊的认识——"字如其人"!"字如其人",从某种角度说,道出了写好字的重要。作为语文教师,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