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郑龙发 《池州师专学报》2002,16(4):88-89,99
韩国反日独立运动与俄国革命、中国革命被并列为20世纪初远东的三大革命。中国是韩国独立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数十万韩国志士亡命中国,积极开展反日复国斗争。在安徽,韩国独立运动也如火如荼地展开。  相似文献   

2.
1932年4月29日在上海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虹口公园爆炸案。70多年过去了,有关此事的具体组织过程仍然各方说法不一,值得研究和注意。在日本投降之前,韩国临时政府负责人金九以及他领导的韩人爱国团只字不提此案与中国人的关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抗战胜利后,由于种种原因,金九写的《白凡逸志》对比事还语焉不详,因此,完全依据金九单方面的史料来研究虹口公园爆炸案的来龙去脉,至少是不完整的。  相似文献   

3.
王翼 《教师》2009,(10)
在中国近百年来的历史中,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中国人民与外国侵略者进行了不屈不饶的斗争,湖南人民也奋不顾身地投入到这场战争中,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本文主要围绕湖南人民在1923年举行的收回旅顺、大连的反日示威游行和日本帝国主义为镇压人民残忍制造的"六一惨案"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4.
吴佩孚具有比较强烈的反日情绪,他抵制、反对日本侵略,在其早年、中年和晚年均有所表现。五四运动爆发后,他顺应历史潮流,倡言反日;他政坛失势以后,又拒绝日本威逼利诱,不愿沦为汉奸,其行为具备一定的民族气节。这种朴素的民族思想在日本侵华步伐日趋加剧、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历史背景下,符合历史进步之潮流,应该给予积极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这篇文章是北京师范大学朱汉国教授根据他2013年8月在韩国成均馆大学主办的“中韩历史教育的现状与展望”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改写而成。朱汉国教授是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人民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的主编,对中国历史教科书中的民族观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此文就表达了他的一些见解,值得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重视。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为求得民族独立和国家繁荣富强奉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十分尊重孙中山,高度评价了他的伟大历史功绩,充分肯定他在近代中国革命史上的历史地位,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者对待历史人物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的梦想就是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他带领全党探索成功了一条先谋求民族独立、再谋求国家富强的实现梦想的正确道路。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道路和毛泽东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科学保障、正确途径和行动指南。在中华民族追寻中国梦的历史上,在中国共产党圆梦的历史上,都享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8.
夏雪 《华章》2012,(13)
在韩国人民的心目中,有一位光辉的伟人,是现代韩国的开国元勋,为举国上下所缅怀和追慕,他就是白凡金九先生.本文就其青年时期的一些事迹作了如下论述.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上半期,在反抗日本殖民侵略的韩国独立运动中,暗杀活动成为一种重要的斗争形式。暗杀活动既是韩国独立运动的重要组成,也是世界范围内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的一部分;韩国志士采取这种特殊斗争形式,与朝鲜民族的民族心理有密切关系。暗杀活动激励了韩国人民的反日斗志,彰显了朝鲜人民的民族精神,与当今国际社会所共同反对的恐怖主义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
1906~2006。中国朝鲜族近代教育走过了辉煌的100年。100年前,朝鲜族反日爱国志士李相卨先生在吉林延边龙井村创办了以近代科学教育及反日民族主义教育为宗旨的“瑞甸书塾”。标志着朝鲜族教育从封建性质的旧式书堂教育转入近代学校教育,被视为朝鲜族近代教育的起点。纵观朝鲜族教育一个世纪的发展过程,它的历史是光荣的,成绩是显著的。新中国成立之前,朝鲜族教育在反日帝殖民主义奴化教育斗争中保存和发展了民族教育,不仅以近代知识启蒙了众多的朝鲜族群众,而且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培养了大批反日斗士、革命军人和干部,在当…  相似文献   

11.
瞿秋白同志是20世纪献身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贵族革命家。他以毕生的革命实践演示了贵族革命的艰巨性,他在就义前写下的《多余的话》,充分表现了其作为贵族革命家的精神特征。求真的革命认同和历史批判意识是其"误会"与"多余"两大情结的精神基质,它雄辩地证明了秋白革命的纯洁性、深刻性和彻底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同盟会是近代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创立的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在同盟会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论宋教仁的法制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教仁是近代中国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和思想家,在31年短促的革命旅程中,致力于资产阶级法制思想研究和实践。他猛烈地揭露和批判清朝专制法制,提出依法治国的思想,并为中华民国初期法制建设作出巨大贡献。他重视人民权利,提出人民参加国家管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由于某些史书的原因,黄兴在粤、桂、滇边的革命活动中的作用显然被低估了.低估的原因在于:黄兴是资产阶级革命家,不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不明白黄兴钦州一行的重要性,仅仅是把它看成一次普通的策反活动;以成败论英雄,一个军事失败的人能称之为英雄吗?对于黄兴的革命活动没有给出一个正确的认识.综合当时的复杂形势与黄兴实际作用,黄兴实为这一时期革命真英雄,革命真领袖.  相似文献   

15.
东北亚历史问题的实质是对历史的认识问题,历史认识主要来自民族国家的历史教育。战后日本历史教育受美国干预,但随着经济腾飞民族主义色彩日益加深,并在泡沫经济破灭后进一步加强。韩国因南北分裂,在历史教育中强化意识形态的对立和民族正统性。中国在建国初期强调阶级斗争的革命历史认识,而新时期培养爱国主义的历史认识则成为历史教育的重点。冷战后三国民族主义同时复兴,激化了历史认识上的差异和矛盾。  相似文献   

16.
甘露 《唐山学院学报》2012,(4):61-62,77
郑律成是20世纪30年代从朝鲜来到中国参加民族独立运动和抗日战争的革命音乐家。抗战爆发后他来到延安,进行了革命音乐创作,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他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日本法西斯在前线展开了英勇的武装斗争。郑律成为中朝两国的音乐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在两国抗日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7.
李大钊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最重视群众、最深刻批判英雄史观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和启蒙思想家。在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后,他是最着力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马克思主义史学大家。他的人民创造历史的历史观和人民只能自己解放自己的解放观,至今仍闪耀着真理的光辉。  相似文献   

18.
条约与朝贡之紧张关系,洵为理解19世纪末中韩关系近代转型过程之关键。欧美列强及明治日本固然坚持近代条约关系,以排斥与否定中韩传统朝贡关系,其实际外交立场仍依现实利害关系而有所变化。1866年丙寅洋扰之际的法国与1871年辛未洋扰之际的美国,相继否定中韩传统朝贡关系以禁阻清政府干涉,进而以侵略朝鲜行动而予以武力之冲击。至1876年与1882年,明治日本与美国则分别以条约明文有意否定了中韩传统朝贡关系。至1885年以来巨文岛事件之际,英国甚至不惜代纳朝鲜对华朝贡以获取清政府外交支持,俄国亦欲签订协议承认中国宗主权,以保障其在朝鲜利益,日本外务卿井上馨则向李鸿章提交《朝鲜办法八条》,试图承认中韩传统朝贡关系而实现对华合作方针,应可称之为“参入”性利用态度。所谓“条约取代朝贡”说反映到19世纪末中韩关系史,实为复杂曲折之动态进程,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作为中国近代最伟大的政治家和革命家,为使中国走向富强与现代化,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在这一实践过程中,他认识到改变国民心理对国家政治和社会变革的重要性,形成了对国民心理系统而独到的分析。他客观评价了国民心理的优劣,分析了产生这种国民心理的内在原因。这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主要表现在:将"引导发扬国民心理中的积极因素"作为原则;将"因人而异、分层教育"作为重要途径;以"传统文化和现代精神"构建内容;从"中国国民特有的心理规律"中发掘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基督教在近代中、韩传播成败的原因进行了比较研究后,指出:基督教传入朝鲜半岛之时,不但与韩国的爱国独立运动相结合,而且还与韩国本土的萨满教在上帝观念上相互认同。当以理学为基础的韩国儒学陷入困境时,基督教就成为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部分韩国人的精神支柱,从而创造了基督教传播的“奇迹”。儒学在近代中国也经历了危机,但其影响仍然很深,因此,与强权政治结合而进入中国的基督教就很难获得中国知识分子和民众的认同。基督教在近代中韩传播的不同境遇告诉人们: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和交流,不可采取把自己的文化凌驾于其他文化之上的文化霸权主义态度,强势文化要强行扮演“救世主”的角色,就会造成社会的对抗和不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