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级中学试验课本(修订本)<物理>第一册中的学生实验"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实验装置如图1、图2.其原理是:让质量为m1的小球从斜槽的一定高度释放,与放在斜槽水平末端外侧小支柱上的另一质量为m2(m1>m2)的小球发生对心水平正碰.碰前,入射小球的速度是v1,被碰小球静止,总动量为m1v1;碰后,入射小球速度变为v1',被碰小球速度变为v2',总动量m1v1'+m2u2';由于两球离开水平槽末端后都是作等高的平抛运动,飞行时间t都相等.  相似文献   

2.
[实验目的]验证碰撞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物体系动量守恒.[实验原理]因小球从斜槽上滚下后作平抛运动,由平抛运动知识可知,各小球在落地前的运动时间相同,则小球的水平速度若用飞行时间作时间单位,在数值上就等于小球飞出的水平距离.所以只要测出小球的质量和两球碰撞前后飞出的水平距离,代入公式就可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相似文献   

3.
研究碰撞问题是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假定碰撞满足合外力为零的条件,因此动量守恒,但碰撞中可能有能量损失,所以一般在光滑水平面上碰撞时,动能并不守恒。 设光滑水平面上两个小球,质量为m_1、m_2,碰前速度分别为υ_1和υ_2,碰后的速度分别为υ′_1和υ′_2,则动量变化满足  相似文献   

4.
弹性碰撞是一类特殊的碰撞,它妙趣横生、耐人寻味。本文拟从7个方面人手,通过一些经典的示例和身边的现象,仔细“品味”弹性碰撞。如果主碰球的质量为m_1,被碰球的质量为m_2,根据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  相似文献   

5.
完全弹性碰撞是一类特殊的碰撞,它妙趣横生、耐人寻味.本文拟从七个方面入手,通过一些经典的示例和身边的现象,仔细"品味"完全弹性碰撞.如果主碰球的质量为 m_1,被碰球的质量为 m_2,根据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有  相似文献   

6.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巧妙的设计使两小球碰撞过程中相互作用后均做平抛运动,且平抛运动的时间相等.由于巧取飞行时间作为时间单位,从而用测出的小球水平飞行距离替代水平速度的思想来验证物体系动量守恒.同时通过实验让同学们掌握一种等效代换的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7.
中学物理中所涉及的碰撞有很多种类,但解题中所运用的定律无非是动量守恒与动能守恒。设两个质量分别为m_1、m_2的物体,碰前总动量与总动能分别为p与E_k,碰撞前后的速度分别为υ_1、υ_2与u_1、u_2,则在碰撞体系所受合外力为零(往往是外力远远小于内力)时,这两条规律可分别表述为  相似文献   

8.
高中《物理》(上册),“学生实验九”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们作这个实验所用的小球质量不相等,那么,作实验时用哪个小球作入射球好?为什么? 图中所示,是两个质量不相等的小球发生斜碰时的情况,A为入射球、B为靶球。设A球的质量为m_1,B球的质量为m_2;两球碰撞前,A球的速度为v_(10)、其方向与两球  相似文献   

9.
高中物理“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学生实验,目前通常是用两小球作弹性碰撞的方法.即用一从斜槽上滚下的小球(钢球)与放在斜槽末端小支柱上的小球(玻璃球)相碰,研究其碰撞前后的动量是否守恒.  相似文献   

10.
碰撞问题是高中物理的重点和难点,下面讨论、澄清几个与碰撞有关的问题. 问题1 质量为m1的入射小球与静止的、质量为m2的被碰小球发生正碰,m1>m2 是碰后入射小球不被反弹的必要条件吗? 在高中物理学生分组实验<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中,教材强调入射小球m1的质量必须大于被碰小球m2的质量,以至于有人认为这就是入射小球不被反弹的必要条件.对此有必要作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是高中物理教材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 ,但该实验最棘手的问题是 :怎样准确而又精确地测出两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是通过测量小球水平飞行距离间接测其速度。该装置中轨道前端小支柱的调节很难达到预想的效果。本实验的前提条件是两小球发生正碰 ,但是若小支柱不正 ,就会产生斜碰 ,无疑会对实验造成较大的误差。另外 ,在小支柱的前后调节上 ,如果不能保证|OO′| =2r的话 ,对被碰小球的水平距离测量将产生较大影响。2 0 0 0年全国高考第 14题撤掉小支柱 ,直接将被碰小球放在斜槽的末端 ,…  相似文献   

12.
位于光滑水平面上的两个弹性小球,质量分别是m_1和m_2,速度分别是v_1和v_2,其中v_1≠0,v_2=0.若两球发生完全弹性碰撞,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可导出两球碰撞后的速度v′_1和v′_2的大小分别是:  相似文献   

13.
司德平 《物理教师》2010,31(2):32-33
在如图1所示的牛顿摆实验中,当小球A以某一速度弹性碰撞质量相等的静止小球B时,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碰后两球交换速度,即碰后小球A静止,小球B以小球A碰前的速度向前运动.两球在弹性碰撞的过程中,不仅动量和能量发生了转移,而且动量和能量守恒.  相似文献   

14.
例1如图所示,水平面上质量为铆。的小球1向右追碰质量为m2的小球2,碰撞前两球的动量分别为P1=5kg·m/s,P2=7kg·m/s,正碰后小球2的动量P’=10kg·m/s.两球的质量关系可能是()  相似文献   

15.
实验目的: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原理:质量分别为m1 和m2 的两个小球发生正碰,若碰前m1 运动,m2 静止,根据动量守恒有:m1v1V21 用小球碰撞前后运动的水平距离代替,即有:m1OP=m1OM+m2ON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6.
实验目的: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原理: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小球发生正碰,若碰前m1运动,m2静止,根据动量守恒有:m1v11v12用小球碰撞前后运动的水平距离代替,即有:m1OP=m1OM+m2ON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7.
题型一质量为 m_1的物体 A 以速度 v_0与另一静止的质量为 m_2物体 B 发生弹性正碰,求碰后 A、B的速度 v_1、v_2.解析由于 A 与 B 发生弹性碰撞的过程中动量守恒,碰撞前后动能相等,设 v_0的方向为正方向,则  相似文献   

18.
碰撞中的动量守恒”是高中物理教材第三册中一个重要的学生实验,在实践中发现按教材中的装置图去做,存在着操作繁琐、误差大等缺点。究其原因,是因该装置用了一个用于放置被碰小球的支柱。若取消支柱而直接把被碰小球置于斜槽末端的水平段上,则上述问题可迎刃而解。如图1-a所示,设入射小球从竖直高度h为10cm斜槽上端滚下,不计摩擦阻力,当它滚至斜槽末端A点时的速度为2gh,约为1.4m/s。A、B之间的距离等于小球的直径,约为2cm。可以算出入射小球以此速度经过B点时,会在竖直方向上下降一定的高度h′:h′=…  相似文献   

19.
全国统编高中物理教材,采用闪光照象措施,帮助学生认识力学中的重要规律和定律。下面以两小球斜碰的闪光照片分析动量守恒定律为例,说明应如何使用闪光照片。选用两个质量不一定相等的小球,让小球m_2静止。小球m_1以图1的正下方向上运动(小球与平面  相似文献   

20.
1.一小球沿水平桌面以速度ν_0与原来静上的滑块发生正碰。已知小球与滑块的质量相等,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为小球碰前动能的1/4.求:(1)碰撞后,小球、滑块的速度各为多大?(2)若小球与桌面的摩擦不计,而滑块与桌面的摩擦系数为μ,那么碰撞后,经多长时间它们两者的距离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