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准确把握教材、全面了解学生是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前提条件 教材是主要的教学资源,是教与学的重要凭借,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材料。但教材是面向全体师生的,不一定完全适合教师个体的教和学生个体的学。  相似文献   

2.
教材是教学活动中的一种主要参考材料,它是教师教的材料,也是学生学的材料.教师只有创造性地开发和使用教材,才能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相似文献   

3.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调整,但前提是必须遵循教材,借助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合适的处理。面对材料的局限,教师可以采用更换材料、舍弃内容、拓展材料等方法用教材教。  相似文献   

4.
牟敏 《甘肃教育》2011,(21):71-71
1.《新目标》与传统教材的区别。传统教材的作用在于规范,即规范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规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这种教材观的影响下,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思路都拘泥于教材,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将教材中的知识传递给学生。《新目标》提倡“材料式”的教学观,即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材料,是教学资源之一。要求教师“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  相似文献   

5.
一、地理教材的概念1.地理教材是“学”的材料,而不是“教”的材料教材本不应该姓“教”而应该姓“学”,教材是为学生的学而编的。因此,必须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从他们学习的需要出发,使地理教材编得富有  相似文献   

6.
章媛 《现代语文》2009,(1):141-142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是训练学生语言的例子,也是训练学生思维的例子。”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共同的材料;教学过程是课程设施的过程,也是教材二次开发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数学高考试题“来源于教材,高于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说明高考数学复习应引导学生回归教材,夯实“四个基础”,启发学生认识到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不仅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也是提高数学核心素质、赢得高考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韦雯 《考试周刊》2014,(17):19-20
听是语言学习的必备技能。作为课堂上主要听力材料的载体,教材起着重要作用。如何有效运用听力教材,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是听力教学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通过问卷了解了学生对这些听力材料的认知,分析了学生不愿利用教材提高听力的原因.希望可以获得一些有用的教学启示。  相似文献   

9.
阅读材料是指在教材正文之后的数学小史料、小知识和数学与日常生产生活的关系。这些材料主要是对教材中重要数学概念的背景介绍,知识的延伸拓宽和实际应用,以及数学发展的一些历史等。各种版本的教材均有丰富的阅读材料,如北师大版教材(以下以此教材为例)通过“数学万花筒”、“数学阅读”、“你知道吗”等形式来呈现。这些材料中往往包含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和解题技巧,对学生理解数学,特别是促进学生知识的整合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明确各类阅读材料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其教学功能,并在教学中合理利用阅读材料,发挥其最大功效。下面就此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0.
一、对教材现状的分析,是进行教材改革的动因。 教材是教学所使用的一切材料,是各门学科的具体内容,是教学大纲的系统化和具体化。教材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来源,是教师备课、上课、布置作业、检查学生知识的重要依据和基本材料,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教材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从而影响学校培养人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不少政治教师更愿意使用教材以外的材料作为案例进行课堂教学,不喜欢或者不善于利用教材提供的材料辅助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教材材料,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还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灵活、恰当地运用教材材料辅助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知识重难点,实现教学过程的自然过渡,进行价值引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2.
张杰 《甘肃教育》2007,(12X):37-37
新课改提倡“材料式”的教材观,即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材料,是教学资源之一。冀教版教材正是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是师生进行对话的“话题”。冀教版教材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发挥个人潜力的舞台:创设了学生与他人接触、合作、交流的空间:使学生懂得善待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缺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13.
叶圣陶先生针对语文教材说,课文不过是些例子。我们不妨作个比喻,教材就像试验田,教师主要是期望学生通过在试验田的实践活动学会如何耕耘和收获。因为,其一是教材作为知识的载体,所载的知识信息实在有限;其二是学生将来的语文实践绝大部分将在教材涉及的范围之外。 对待和处理语文教材的正确态度,我以为应该把教材作为示范材料,主要通过对具体篇目的教与学,使学生领会和掌握处理不同语文材料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不唯一于教材——基于教材而不困于教材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材料,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育目的的若干载体之一。叶圣陶先生在几十年前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数学教材中阅读材料的出现反映出教材编写者对小学数学教材灵活性的注重和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以及不同学生多样化发展的良苦用心,所以我们对小学数学教材中阅读材料使用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一、灵活地把阅读材料穿插进课堂教学中课程改革后小学数学课正文后的阅读材料成为我国小学数学教材中的  相似文献   

16.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就中学政治教学来说,培养学生的能力应当有个依托或依据,这就是政治教材。苏人版教材寓能力培养于教材之中,教师应从教材中发掘可培养学生能力的因素和材料。  相似文献   

17.
周发娟 《考试周刊》2023,(13):163-166
在自学能力范畴中,阅读能力属于基础构成,阅读材料数量繁多是初中道德与法制学科的一大特征,故基于试题与教材寻找有用的阅读材料,需要学生进行价值性信息的筛选及联系教材概念。基于此,文章就学生阅读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必要性,分析学科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培养学生阅读材料技能的有效措施,旨在确保初中生学科素养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8.
在美国的初中科学教材中,阅读材料与正文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阅读材料能使得教材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时间和空间上得到扩展,能渗透科学技术与社会和科学发展史的内容,有利于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所以阅读材料具有使科学教材在内容上综合化、弹性化、补充正文、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的功能。其他国家编写科学教材的成功经验对我们有很好的借鉴和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一、教材观念的转变,强调教材的教具作用地理专业人士指出:地理教材是“学”的材料,而不是“教”的材料;地理教材不是教学的依据,更不是考试的依据。如何正确领会这种观点,准确把握“学”的材料和“教”的材料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正确处理教材非教学依据与学生依据教材学习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依托,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材料,是师生共同面对的文本。教学中作为主导的教师要树立极强的教材意识,实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目标。从提高解读教材的能力,提高确定教学重点的能力,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理解教材,注重引领学生深入阅读教材四个方面谈对树立"教材意识"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