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中介语理论与PSC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PSC(普通话水平测试)所测试对象的语言性质以及PSC等级划分和等级标准制定的理论依据分析,验证了PSC的理论基础为中介语理论,提出普通话教学与测试研究应加强对"地方普通话"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PSC(普通话水平测试)所测试对象的语言性质以及PSC等级划分和等级标准制定的理论依据分析,验证了PSC的理论基础为中介语理论,提出普通话教学与测试研究应加强对“地方普通话”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张洁 《现代语文》2006,(3):39-40
普通话水平测试(PSC)是对应试人员运用普通话所达到的标准程度的检测和评定.本文仅对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一 自1994年10月30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广播电影电视部联合颁发<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决定>后,普通话水平测试(简称PSC)陆续在全国各行业展开,中学教师首当其冲成为测试的主要对象.PSC包含四个部分:(一)读单音节字词100个;(二)读双音节词语50个;(三)朗读作品;(四)说话.其中"朗读项"占30%.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指出:此项测试目的是考查应试人用普通话朗读水平书面材料的水平,重点考察语音、连读音变(上声、"一"、"不")、语调(语气)等项目.各地在普通话培训时,都比较注重朗读的辅导.那么,中学语文教师在PSC中的朗读状况究竟如何呢?我们将从以下三方面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5.
在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简称PSC)的高校学生中,师范类学生占有很大的比例.为使每一位师范生都能取得规定的普通话等级证书,顺利地持证上岗,PSC培训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培训原则与策略,以提高师范类学生PSC培训的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6.
郭其慧 《培训与研究》2005,22(6):103-104
在一定范围内对某些岗位的人员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并逐步实行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制度,标志着我国普及普通话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新阶段,提高了全社会的普通话水平和汉语规范化水平。但要保证测试的信度与效度,促使PSC朝规范化、科学化发展还须制订一个合适的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7.
版1994年开始实施的普通话水平测试(PSC)是检测普通话能力和评定普通话水平的国家级考试.作为对学生的普通话能力和普通话水平进行终极评价的测试,它的测试内容和测试模式对普通话教学具有不可忽视的导向作用.本文从教学的角度,谈谈如何以普通话水平测试为轴心,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机制三个方面,构建普通话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普通话水平测试(简称为PSC)是我国为加快共同语普及进程、提高全社会普通话水平而设置的一种语言测试制度,是推广普及普通话的重要举措之一.目前,社会对普通话水平测试的需求越来越大,对提高普通话测试质量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从测前培训、试题的选择、测试员素质、测试标准的完善、测试方法的改革等方面对进一步提高普通话水平测试质量,完善测试工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5,(77):3-4
推广普通话是我国的既定国策。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PUTONGHUASHUIPINGCESHI,缩写为PSC)是国家推广普通话的重要举措之一。"命题说话"是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分值最高的一项(40分),也是最能体现考生综合素质的一项;而注重"说写结合"则是提高应试者PSC成绩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普通话水平测试(PSC)的理论基础之——中介语理论 我们认为,中介语理论是PSC(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理论基础之一,这可以从PSC所测试对象的语言性质分析,以及PSC等级划分和等级标准制定所依据的理论分析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1.
普通话水平测试(PSC)的性质“是语言运用能力的测试,而且主要侧重在语言形式规范程度的测试,不是语言知识的测试,也不是表达技巧的测试,更不是文化考试”(仲哲明1997)。“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目的是以我们所期望的普通话语音、词汇、语法规范为参考标准。通过测试评定应试人普通话口语水平接近这一标准的尺度,即评定其所达到的水平等级,为逐步实行持证上岗制度服务。”普通话水平测试对于在职老师和学生尤其重要。随着PSC工作的全面展开,参加测试的在职教师和学生普通话水平和规范程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作为浙江省普通话测试员,笔者在积累…  相似文献   

12.
曲朝霞  陈淑梅 《现代语文》2006,(10):122-123
李海英的第一部专著<普通话水平测试(PSC)的社会语言学阐释>2006年1月由齐鲁书社出版了,张志毅先生序中称道:该书"虽无华屋朱门气,却有琪苑瑶草香",粗读过后,很以为然.作为到目前为止对普通话水平测试(PSC)进行综合研究的第一部学术专著,给读者的第一印象就是"清新",所以,"新"是本书最大的特点,也是其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3.
自1994年开始实施的普通话水平测试(PSC)是检测普通话能力和评定普通话水平的国家级考试。作为对学生的普通话能力和普通话水平进行终极评价的测试,它的测试内容和测试模式对普通话教学具有不可忽视的导向作用。本文从教学的角度,谈谈如何以普通话水平测试为轴心,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机制三个方面,构建普通话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普通话水平测试(PSC)是推广普通话的重要举措.由于贵州方言区有相当多的应试人不了解多音节词语测试的目的、要求和方法,造成此项测试的失分率相当高.系统地分析多音节词语测试易出现的问题,可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地对策.  相似文献   

15.
造成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评分误差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普通话水平测试(PSC)是推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测试实践中出现了测试员评分误差较大的现象,这必然影响PSC的质量,因此,应该设法减少评分误差,提高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信度和效度,从PSC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全面而个体地分析造成测试成员评分误差的原因及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声调是普通话语音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普通话水平测试(PSC)中,应试者的声调误读现象非常严重,这和应试者淡薄的语言规范化意识以及方言与普通话在声调系统上的相异性有关.在普通话教学中加强语感训练,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是避免声调误读现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熊英 《现代语文》2007,(7):32-33
普通话水平测试(简称PSC)是推广普通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推广普通话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举措.为了提高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质量和效率,2003年10月,教育部、国家语委又制定下发了《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新大纲于2004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为了切实遵照执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使用新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各地制定了具体的实施细则,我校测试站实施江苏省制定的《江苏省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实施细则》和《江苏省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细则》.为了适应时代的新要求,各地普通话培训测试站应进一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使推普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18.
一、普通话水平测试(PSC)的理论基础之一——中介语理论我们认为,中介语理论是PSC(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理论基础之一,这可以从PSC所测试对象的语言性质分析,以及PSC等级划分和等级标准制定所依据的理论分析中得到验证。中介语(interlanguage)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初在外语教学学科领域出现的一种新理论,最早由美国学者赛林格(L.Selinker)于1972年在他发表的题为《中介语》的论文中提出。西方语言学家普遍认为,中介语理论的产生使20世纪70年代的应用语言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中介语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初传入我国,北京语言大学的鲁健骥…  相似文献   

19.
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法规要求以及普通话水平测试(PSC)工作的开展有力推动了职业院校普通话培训教学,不少职业院校专门开设了普通话培训课程以促进学习者提高普通话水平。如何充分发挥培训教学的作用,用最有效方法提升学习者的普通话水平成为教师们长期关注的问题。文章试图从朗读入手,研究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朗读教学的策略,探求提高学习者普通话水平的最佳途径,实现以点带面有效提升学习者普通话水平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推广全国通用的语言,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推广普通话,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普通话水平测试(PSC)是推广普通话(简称推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必然需要,是使推普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重要举措,也是检验学校规范用语教学水准的全新尺度与手段, 湖南科技学院普通话培训测试站自1999年12月成立以来,以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为中心,以普通话培训测试为重点,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