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田欣欣 《新闻界》2006,(4):86-87
由“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之传统的哲学思想,可让我们领悟与把握现信息时代跨文化传播中有关传播学研究的脉胳走向与思维精髓。现今,信息时代的强烈震撼,使得科技界、知识界、尤其是教育界振兴发展之依据,迅速归属于大众全球化意识的全面觉醒与世界市场对话与交流的逐步渗透,特别是文化传播的宽宏视野。基于此,本文旨在对“信息时代·跨文化传播·传播实践研究”三者的特性指征以及他们之间日益紧密联结的因果关系加以分析,以期共同交流。信息时代:跨文化传播的优质平台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究其本源,“…  相似文献   

2.
刘峰 《声屏世界》2006,(6):29-29
县级电视台因为受地域的限制及设备和人员素质的制约,加上专题栏目的选题困难、节目制作单一等现状,导致专题节目内容的可看性和观赏性不强。如何办好县级电视专题节目,笔者作了一些探讨。追求专题节目生活化。县级电视台作为广播电视事业的基层单位,是最靠近百姓生活的传播机构,因此在专题片的选题上,必须缩短与百姓的距离,着重强调观众的认同感。比如星子县电视台与县交警大队每个月拍摄一期《一路平安》的专题片,为了丰富节目内容,栏目组与交警大队联系,每期请一至两位交警作为特约嘉宾,结合一些正在发生的案例,给老百姓讲解新的交通法。…  相似文献   

3.
近三年来,《河北日报》通过不懈的努力,明确了"主流政经大报"的定位和"权威成就影响力"的核心办报理念,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和正面宣传为主方针,服务好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的同时,以做大做强重大主题报道、坚持"新闻立报"、做亮做活深度报道、用心做好民生报道、打造与读者互动平台、坚定推进机制创新等六项举措为"抓手",扎实有效地推进改革.全体采编人员凝神聚力,践行新闻创新,使党报吸引力、感染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当前,在中国电视新闻中央、省及地市三级传播的格局下,如何打造有特色的电视新闻品牌,成为各级电视台在遵循传播秩序前提下参与市场竞争的当务之急。笔者在电视新闻中选取央视一套的传统品牌《新闻联播》、湖南卫视的收视王牌《晚间新闻》以及江苏城市频道的新贵栏目《南京零距离》作为研究个案,试图从各自的经营之道中透视我国电视新闻的竞争策略和发展趋势。导向性———新闻的政治高点我国媒体对新闻导向功能的强调一向都是旗帜鲜明的,新闻工作者务必谨记“牢牢把握正确的导向是新闻工作的首要政治责任,是搞好新闻工作的根本所在”①。央…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纳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格局之中,让依法治国成为引领和规范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目标的"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呼声,以振聋发聩的高亢之音警醒着华夏大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殷切的期盼。各市地、各行业纷纷出台的依法行政意见、  相似文献   

6.
编辑、作者和读者是书刊编辑加工过程中三个相互关联的主体、三个重要因素.书籍、刊物的编辑过程是组织、处理稿件的过程.稿件是作者创作、编著的,编辑组织加工稿件并印刷出版以满足读者需要,编辑在作者和读者之间起着桥梁和中介作用,也可称之为"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7.
尊重受众·了解受众·服务受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东升 《军事记者》2001,(11):13-15
受众作为大众传媒信息终端的接受,越来越受到理论的关注和实践的亲近。在大力倡导军事新闻改革的今天,改变落后传播观念,做到尊重受众、了解受众、服务受众,对于更好地发挥党的宣传舆论工具的功能,增强新闻传播效果,为“打得赢”和“不变质”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潮州日报》的《社会与家庭》专刊创设于1999年10月,至今已出了360多期。该专刊在报社的历次“您最喜欢的版面”读者问卷调查中都有很高的“人气指数”,被誉为本报的品牌专版。身为该专刊责编,我拟谈一谈办好该专刊的体会,希望能通过具体的工作回顾,对地市党报如何办好专版专刊作一点有益的探索。[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一个人的人格魅力和威信是与生俱来的吗?不是。《辞源》释义人格为“人的性格、气质、能力、品行等特征的总和”,“威信即声威信誉,众所共仰的声望”。一个领导干部的人格魅力和威信,是其品德、才干、学识、气质、能力的综合体现和德、能、勤、绩、效、廉的全面反映。它不仅给一个部门、一  相似文献   

10.
家庭百科报是河北日报旗下的一份家庭生活类周报,创刊于2001年1月.在报纸接近"饱和",报业竞争空前激烈的情况下,一个初生的小媒体如何做大做强?我们的选择是:"走·开·打"--走"中间路",开"副食店",打"特色牌".  相似文献   

11.
尹明华 《传媒》2007,(2):13-16
创新需要资本运作 三大变量,五个不等式 做强企业,要按照现代企业的方式去运作.报业集团是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因此,管理的重心应该体现"企业化".  相似文献   

12.
崔同 《新闻爱好者》2002,(12):16-17
我们许多党的机关报年复一年地为实现扩大(至少是保住)党报覆盖面这一“崇高理想”而不懈战斗,为此冥思苦想出了许多招数。成效不能说一点没有,但总的来讲,党报的发行量仍呈逐年下降趋势,因此,影响力也在减弱。怎样走出尴尬?怎样增强竞争力?我们需要在思维方式上有所突破。找对人。根据传播学原理,任何一份报纸都无法满足全部读者的全部信息要求,成功的报纸,只能在一定的环境下,调配可以利用的新闻资源,满足一部分读者的一部分信息需求;再出名的报纸,也只能占领读者市场的一部分。因此,党报的受众定位,不能贪大求全,必须…  相似文献   

13.
转眼间,一年光阴须臾而过,回头看看这365天的《浙江卫视新闻》,有一些什么值得我们用鉴赏家的眼光来审视一番呢?弘扬主旋律在全国电视界占有一席之地的浙江电视台,处于东南经济发达省份,得古越大地之灵气,以她特有的化底蕴,2001年在传播科学理论,传播先进化,倡导科学精神,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主义正气等方面,又向前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相似文献   

14.
传播力传媒价值竞争回归的原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春阳 《传媒》2006,(8):52-52
"传播"对应的英文单词是communication,有时也被译为"沟通",因此,传播学中关于"传播"的意义常常被强调为"共享".人的社会化过程是一个个体与群体价值共享的过程,传媒作为专业化的社会信息传播工具,其价值自不用说,也在于能够为社会之价值共享贡献多少力量.在我的理解当中,传媒这种实现社会价值共享的能力,可谓之传播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平台的普及,信息的多元传播对大学生的价值标准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传播效果,促进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和实践养成,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传播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困境,利用传播学的相关原理,提出了增强其传播力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6.
读者是报纸的消费者,也是报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如何做好报纸与读者的互动,是当今报业追求传播效果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重要研究课题。互动式报道是指通过策划、组织读者参与感兴趣的社会性活动,来实现对某一特定新闻的报道。互动式报道是拓展新闻报道空间、塑造个性化报纸的有效手段。那么,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做好报纸与读者的互动呢?笔者认为,选择精当的选题,深挖活动内涵是成功进行互动式报道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塑造出互动报道品牌,拓展互动空间,进而最大限度地做好互动式报道。选题精当才能实现多方共赢互动式报道成功…  相似文献   

17.
客观·公正·全面·平衡——论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具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闻学观念体系中,真实性居于最核心的地位,是所有其他新闻学观念的基石。新闻真实性的下位观念是新闻传播的客观、公正、全面、平衡等。这些观念既保证上位的真实性观念的实现,又体现上位的真实性观念的某些内容,即服务于新闻的真实性观念。美国著名记者、普利策奖获得者杰克·富勒明确指出:“客观这个概念就像其他概念一样,可以用做研究被记者用来描述真实性原则的含义和局限性的一个极好的起点。”①在我国新闻界,虽然人们也都坚持真实性原则,但很多人并不认同真实性原则的下位观念。由于理念的缺失,新闻失实在所难免。客观性新闻观念…  相似文献   

18.
刘祖斌 《新闻界》2006,(1):43-44
网上聊天是十分普遍的网上交流方式,对这一已不陌生的传播活动,人们总是试图用既定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模式去界定或者加以解释。在传统的人际传播的语境里,聊天是一种非常明确的人际传播形式,主要是传播双方亲身并且近距离的沟通过程,借助的传播符号,既有口语符号,也有其他非语言  相似文献   

19.
把新闻报道做成工作经验的总结、建设成就的展示,缺乏与新事物、新变动、新现象的联系,内容既不新鲜也无新意,削弱了新闻传播的主功能,因此,在报道理念上回归"新闻性"是做好成就性纪念报道的首要前提。  相似文献   

20.
功能理论受启于生物有机理论,产生于客观事物整体自身生存与发展对其肢体的需求规律,它是一切整体事物的发展规律.认知传播学是传播学体系中的一门新兴学科,它的"6+1"功能力说是功能理论在认知传播过程中的一种展现,集中表现为超传播理论功能力、感悟功能力、智慧功能力、知识功能力、创意功能力、科学功能力及人类传播的基础功能力.根据信息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实施认知传播战略是21世纪各行业的最佳选择.但是,由于行业的不同,实施认知传播战略所体现的功能力也会出现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