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这样一个调查,某中学就学生对文学、语文和语文课的兴趣状况作了一个调查:对文学感兴趣的有74人,占72%,不感兴趣的有6人,占5%;对语文感兴趣的有47人,占46%,不感兴趣的有18人,占17%;对语文课感兴趣的有16人,占15%,而不感兴趣的是47人,占46%。从对三者的兴趣程度比较,语文课是最不受欢迎的。这样的结果,真是令人惊讶!什么是“文学”,  相似文献   

2.
有这样一个调查,某中学就学生对文学、语文和语文课的兴趣状况作了一个调查:对文学感兴趣的有74人,占72%,不感兴趣的有6人,占5%;对语文感兴趣的有47人,占46%,不感兴趣的有18人,占17%;对语文课感兴趣的有16人,占15%,而不感兴趣的是47人,占46%.从对三者的兴趣程度比较,语文课是最不受欢迎的.  相似文献   

3.
初中化学在实验的引导下,学生的兴趣较高.但依然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比如:有的同学只爱做实验,只想看热闹,而对化学知识不感兴趣,连想都不愿想,更不愿看书.还有一些同学一遇到不会的题就对自己失去信心.  相似文献   

4.
写作课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目的是指导学生系统地学习写作理论知识,掌握写作规律,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然而,在写作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常会碰到这种情况:学生对该课并不大感兴趣。我曾对学生作过一次“民意测验”,要求学生如实地给自己的写作兴趣划分层次。结果,一个47人的教学班中,喜欢写作课的只有6人,占总数13%,大部分同学都是“不喜欢”、“没兴趣”。学生对这门课不感兴趣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教学方法呆板,“填鸭式的满堂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职校学生的心理特点,探索职校心理咨询的方法,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笔者对本校成立心理咨询室的二年中,主动前来个别心理咨询的80个案例进行了分析(详见下表)。一、职校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1.交往困惑增多在80个案例中,交往困惑占61%(同学交往占24%,师生交往占15%,亲子关系占14%,异性交往占8%)。职校生由于来自不同环境,城乡之间的差异,非正式群体因素影响,以及朝夕相处、矛盾增多等都会成为学生交往的障碍,影响良好同学关系的确立,也给一些学生带来了交往心理压力。另外,少数青年教师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6.
国家科委在近日发布的第一号科学技术黄皮书上公布了一项在全国内进行的抽样调查,表明中国公众对科学技术的期望较高但理解很有限。 根据调查,28.5%的人对有关科学技术的报道、话题“很感兴趣”;50.4%的人“一般感兴趣”;15.1%的人“无所谓”;5.3%的人“不感兴趣”。  相似文献   

7.
初三学生化学学习呈现出两极分化,造成两极分化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预防分化?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化学教学实践作粗浅的探讨. 1.造成分化的原因 (1)学生学习兴趣缺乏对于初三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本人对农村初中和城镇初中初三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在206名被调查初三学生中,对学习化学无兴趣的农村初中学生占48%,城镇初中学生占42%;其中一直不感兴趣的25 人,占12.1%.调查中发现,学习化学兴趣比较淡薄的学生化学成绩也比较差,化学成绩与学习化学的兴趣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8.
科学表明,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工作,他的全部才能可以发挥80%以上;做他不感兴趣的工作只能发挥20%。学习也是如此。如果学生对学习某一门课程不感兴趣,不仅会抑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而且会直接影响教学的实效。联系我们目前教学的实际情况,大部分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仍然缺乏兴趣。因此,在政治课的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为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
初中化学在实验的引导下,学生的兴趣较高。但依然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比如:有的同学只爱做实验,只想看热闹,而对化学知识不感兴趣,连想都不愿想,更不愿看书。还有一些同学一遇到不会的题就对自己失去信心。如何增强学生的情感稳定性,使他们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呢?对此,我的做法  相似文献   

10.
笔者曾到某农村中学作了个调查,了解初二年级一个班的学生,对什么课最感兴趣?结果是:语文18%,数学34%,物理16%,化学15%,生物15%,美术2%;对政治课感兴趣的竟无一人!对这个结果,笔者不由感到震惊。我还听了一节政治课,是一位数学教师上的《社会发展简史》。这节课的教程是:学生先看书,尔后教师提示,哪里哪里是重点,要在书上划好线。将来考试重要云云。接着,学生背诵这些“重要段节”。整节课,学生索然无味,昏昏欲睡;教师也感到枯燥无味,面对听课人,面有愧色。(当然,我决无指责这位数学教师之意。)中学政治课难上,恐怕是任过中学政治课的教师都有这种感受;对政治课不感兴趣,在中学生中大有人在。  相似文献   

1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化学的魅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源泉,更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学生刚刚进入初三、真正接触化学这门学科之前,很多人感兴趣的往往只是化学课上会有实验,甚至在一些同学的心里,化学就是实验,实验才是化学。  相似文献   

12.
介绍本校参加“北京市大学生化学创新实验竞赛”的经验,从激发学生创造力、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团队合作四个方面分析了本校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北京市大学生化学创新实验竞赛”平台,促进了我校化学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并以此为契机,促进本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培养新世纪的本科化学创新性人才.  相似文献   

13.
在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能力 ,必须做到 :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心理学家赞科夫的研究表明 ,如果教学内容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 ,就会限制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以往我们按中专教学大纲进行体育教学 ,120学时要完成13项共108个动作内容 ,平均每项每个动作内容的学时数很少 ,每节课给予学生主动发展的时间很少 ,学生提不起兴趣。对我校96级学生的调查表明,学生最感兴趣的项目是球类(占62%) ,最不感兴趣的项目是田径(喜欢田径的只占6 %)。而中专教学中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教得不多 ,相反 ,学生不感兴趣的田径等内容占的比重却…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提出 临近期末,体育老师对学生进行各项体能测试,成绩出来后,总有几个学生身体指标不及格,在一些基本体育项目的测试中,也总有几个同学不及格,而各项得优的同学不到总人数的10%,同时从一年级就开始得优的同学也总是那么几个.而在学生对所学科目的感兴趣度调查中,喜爱体育课的同学则远远高于语数外三门文化课,这就形成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为什么同学最感兴趣的科目却学不好?为什么有些学生总是不达标?为什么学生的体育测试成绩总是得不到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一、对写作教学的评价对写作教学的评价,总体应当是肯定的,但是,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据调查,中学生对作文普遍缺乏兴趣。中学生对作文感兴趣的,初一占36%,高一占24郾4%,不感兴趣的学生多于感兴趣的学生,并且有随年级升高而增多的趋势。中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依次排列如下:①成绩差,失去信心;②缺乏社会经验;③从小学到中学写厌了;④生活单调,缺乏素材;⑤缺乏及时的指导、评价。学生写作文最大的困难主要表现在没有材料可写,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卡壳最多的是选材。学生作文内容不真实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有一年的高考作文,居然…  相似文献   

16.
化学实验竞赛促进实验教学改革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介绍本校参加第一届和第二届"上海高校化学实验竞赛"的情况,分析当前本校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上海高校化学实验竞赛"平台,交流了化学实验教学的经验,并以此为契机,促进本校化学实验的教学改革,提高化学实验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7.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总会主动愉快地去探究。同样,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形成一种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在这种欲望的驱使下,学生能够积极去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自然地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学习,甚至把艰苦的学习看成是快乐的享受。所以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培养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以下是我教学中的做法和体会。首先,增添化学趣味实验,通过变化奇妙的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如在上启蒙化学的“开篇课”时,一开始上课,我就先增加了两个实验。第一个实验,让两个同学分别吹“…  相似文献   

18.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基础学科.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更好地了解高中学生对化学实验的认知情况,笔者以本校高三年级300个理科学生作为数据样本来源进行调查与分析,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19.
5089室的7个同学中有4个同学被保送念研究生(该系保送名额只有10个),3个同学分别以优异的成绩被本校录取.付松龄和郭路分别被保送到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系和航天二部二院电子工程系;王晨旭和王雨雷被保送到本校航天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系.谢勇、李洪兵和龙伟军纷纷以优秀成绩被本校航天学院微电子、光学工程专业录取.……  相似文献   

20.
初中化学入门阶段中具有如下几个特点和问题: 1、学习化学的兴趣波动大。学生在初学阶段,极易对化学课感兴趣,也极易失去兴趣,往往是有实验及生活实例时就来兴趣;没有实验、而又涉及太多的化学用语、化学概念,记不住、用不准时,就容易失去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