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法国市民文学是指法国中世纪代表市民阶级利益,反映市民阶级情感、趣味和世界观的文学。从中世纪中叶开始,随着城市的建立和发展,市民阶级在法国产生并不断壮大,它与封建统治阶级的矛盾和斗争也日益加剧,反映市民阶级生活和斗争的市民文学便应运而生。这种文学具有鲜明的阶级特征,在中世纪最后几百年间逐渐成为法国文学的主流。市民文学的突出成就,是大量以列那狐为共同主人公的故事诗,俗称"列那狐故事诗"。它是在东方寓言和法国民间动物故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思想内容与中世纪法国社会生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英国文学内在的特点出发,结合文学的特征,着重阐述英国文学不同时期的发展脉络,使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掌握文学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文学流派、代表作家及作品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掌握,并培养其文学鉴赏力和实际运用英语的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3.
中世纪浪漫传奇的性质与中古英语亚瑟王传奇之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世纪浪漫传奇是欧洲中世纪中、后期最主要的叙事文学体裁,它主题丰富,题材广泛,形式不定.浪漫传奇的理想主义深深置根于中世纪社会现实之中,它宏扬中世纪理想的价值观念,体现中世纪人的精神追求和对社会秩序的渴望.中古英语亚瑟王传奇故事在民间传说和西欧各国历代文学家们集体创作的基础上,发展成为作品数量多、文学成就高、内容丰富的系列传奇,并对后世英语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梁素素 《时代教育》2012,(13):96-97
英国文学源远流长,而杰弗里.乔叟则是英国中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也是英国民族文学的奠基者,他的作品《坎特伯雷故事集》由于其生动地描绘了十四世纪英国各阶层人物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及其精神风貌,成为了英国中世纪第一部堪称完美的杰作,也奠定了乔叟在英国文学上的地位,而作家通过对《坎特伯雷故事集》中不同人物及他们所叙述的故事的生动描写,打破了之前宗教对人们精神及人性的束缚,宣扬了人文主义的人生观点和自由精神。  相似文献   

5.
作为"英国诗歌之父",乔叟在英国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对《坎特伯雷故事》序诗的文本分析以及对乔叟家族与王室家族谱系历史学考证,本文认为乔叟文学创作与中世纪英语语言的发展、当时政治社会情绪高度一致,并形成了较大的影响。乔叟的成名也映证了语言文学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密切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英语已经成为了国际通用语言,而对英语语言学的研究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就已经开始了,特别是英国文学巨匠莎士比亚的戏剧文学,使英语语言的语音、词汇用法和结构都有了极大的进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语从文学戏剧中脱离出来,并且成为国际外交官通用的交流语言,逐渐发展为一个完整的英语语言学体系;而后在英帝国殖民主义时期,英语语言得到了广泛的扩张,成为了国际通用的语音。本文通过了解英语语言学的发展历程,对英语语言学语音和词汇的变化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英国文学出现在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随着人们思想的发展,长期以来,它已经从崛起发展到高潮。许多着名的英国文学作家出现了。许多古典文学作品广为流传,蓬勃发展。最重要的原因是英语文学在语言和艺术以及文学作品中都是美妙而迷人的。创作本质上是语言艺术最常见的表现形式,英语文学作品有其独特的语言艺术特征。当我们深入研究英语文学作品时,我们自然离不开对其语言艺术的欣赏和研究。对语言艺术的透彻理解和研究有助于深刻理解语言文学的内涵。我们应该正确地欣赏它们,理解英国文学的真正本质。  相似文献   

8.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的戏剧家,从他的作品可以透视英国当时人文中义精神。戏剧里的语言、形象以及性格、人物人文主义精神都能反映出文艺复兴时的英国文学方方面面,从中我们也能了解英语文学中莎士比亚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9.
浪漫主义时期到20世纪的西方音乐文化──西方音乐文化发展历程述要(下)蒋振环六、浪漫主义时期音乐浪漫主义一词来源于罗曼语,原指中世纪罗曼文学中的诗歌和传说故事,后被用来作为一种艺术创作方法或文艺思潮的称谓。浪漫主义思潮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欧洲出现...  相似文献   

10.
亚瑟王传奇在英国文学中的发展源远流长。亚瑟其人其事,亚瑟王传奇的起源,中世纪亚瑟王传奇之发展,文艺复兴时期与维多利亚时期亚瑟王传奇之发展以及亚瑟王传奇在现代和当代的发展这几个方面均体现出亚瑟王传奇在英国文学中不同时期的发展。今天,它们依然散发着无穷的魅力,并吸引着文学家们在新的时代去追寻与探索其中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1.
《锦瑟》英译和法译的隐喻学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对李商隐作品中的一首《锦瑟》进行层层剖析,比较了英译本和法译本中的翻译手段的异同。研究古诗中的英法译本,可以了解思维领域中这些诗歌隐喻如何产生,同时这项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对语言互译、文化交流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曾霞 《宜宾学院学报》2011,11(3):107-110
文学典籍(尤其是诗歌)翻译一方面应该以"陌生化"的翻译策略再现原文本独特的诗学特征即文学性,另一方面应准确、忠实地传递原文本的文化哲学思想。因此,译者应精通英语和中国古代文化哲学,在文学领域也应该有很高的造诣。  相似文献   

13.
许渊冲先生以中国古典诗词的英、法译而闻名遐迩,同时,他的小说汉译也颇具特色,并形成自己的鲜明风格.本文对许氏小说翻译的策略与风格做一探究,以弥补此一空白或研究的薄弱.  相似文献   

14.
中唐以来,雨打芭蕉成为我国古代文学中重要的抒情意象。雨打芭蕉主要是由雨和芭蕉两种元素组成,呈现出声韵、节令、地域等丰富的美感特征。在欣赏吟咏的同时,雨打芭蕉引发了古代文人羁旅、闰怨、闲适等多种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5.
综观三千年的欧美文学发展,从古代文学的诗歌、神话传说,中世纪的史诗、传奇至文艺复兴的成就,文学一路走来。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革命,各种文学思潮,文学运动兴起。到了19世纪,欧洲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文学同时也开辟了它的新局面。直至20世纪末期,各种文学流派轮番登场,复杂多样,展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究其原因,文学的发展其本质上是由于社会原因造成的,即政治、经济的发展决定了文学的发展与兴衰。  相似文献   

16.
“国风”是中国上古民歌 ,《西茉纳集》是法国后期象征主义诗歌。通过解读和比较作品 ,表明它们在重章叠唱四个方面上的美是相通的。以此证明民间文学与个人创作、中国古诗与西方象征主义诗歌是可以对话的。  相似文献   

17.
从古希腊到19世纪中期,西方传统的艺理论有如下四个传统:在艺与世界的关系上,有所谓“镜”的传统,即模仿-再现的传统;在艺与作家的关系上,有所谓“灯”的传统,即强调激情-天才的传统;在艺与读的关系上,有所谓“教化”的传统;而在艺作品自身的审美价值取向上,则有追求和谐、优美的审美传统。这种论传统形成了西方艺术自己独特的风貌。  相似文献   

18.
在人教版新编高中语文教材中,编排了大量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这对高师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新编高中语文教材的内容调整,高师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必须坚持和突出知识的广博性、分析的深刻性和讲授的示范性。  相似文献   

19.
英美文学是我国高等院校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它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受中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影响,大多数学生英美文学基础知识匮乏,加上该门课程教学方法的滞后,严重地影响了实际的教学效果。西方影视具有直观和信息量大的优点,它对英美文学的教学能起到良好的辅助功能。文章以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实证为例,对如何将西方影视作品融入到文学史、名词解释以及文学理论介绍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举隅,以期对英美文学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20.
迁移是研究语言习得的一个重要概念。法语由于其与英语的特殊关系以及长期受到英语学习的影响,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二外法语时倾向用英语知识来构建法语,从而带来了正负双重迁移。基于此,从英语和法语的迁移理论着手,结合两种语言在语音方面的异同比较,分析探讨英语专业学生在二外法语语音习得阶段,如何合理利用迁移定势,促进正迁移,从而更好地学习二外法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