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山区道路状况复杂,车辆驾驶操作多变,对驾驶员的操作技术要求较高,同时也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本文根据山区道路的特点,结合自身多年的驾驶经验,从山区道路驾驶技巧和险情的处置方法,浅谈山区道路的安全驾驶方法、确保山区道路行车安全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经分析发现,临水临崖道路地处山区高原的险要地段,对安全行车构成极大威胁。但驾驶人只要熟悉和掌握该道路的特点,进而采取行之有效的操控措施,即可化险为夷、确保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3.
山区道路蜿蜒曲折,道路窄小,在山区道路上行车的安全性较差,减小山区道路行车事故的有效方法是通过安全景观色彩辨识的方法,在不同程度的危险路段,设置不同警示颜色的景观进行提醒。传统的景观色彩安全辨识方法通过简单的区域性划分和红黄蓝简单色调区分方法,对于危险提醒的程度不够,并且由于区域性划分存在区域盲区,在盲区地带的危险系数较高。提出了一种基于盲区稀疏修正方法的山区道路建筑景观色彩安全辨识方法,实现对盲区的安全色彩辨识,采用实际的事故发生率作为测试指标,结果显示,采用基于盲区稀疏修正的方法,在盲区的事故发生率降低了44%,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山区道路坡陡弯急,雨天行车易出现侧滑、漂移现象,具有较大的行车安全隐患,新型彩色抗滑路面以其良好的抗滑性能与警示作用,可有效解决这一难题。以云南山区公路彝牛二级路为例,主要介绍新型彩色抗滑路面的性能特点、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要点,旨在为解决山区道路行车安全隐患问题提供新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山区铁路网的安全行车组织问题一直备受人们关注,由于山区地质情况复杂、桥梁隧道较多,列车运行条件差,突发灾害时对列车运行影响十分巨大,不仅危及行车安全,灾后恢复过程中的运输组织难度也很大。本文分析了山区路网灾害的主要形式,灾害对于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影响,再此基础上提出灾害条件下列车的基本组织形式,并对灾害条件下旅客服务工作内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现阶段道路行车状况的忧虑,结合自己30多年来从事驾驶职业的经验总结,本人从驾驶员的职业道德、心理素质、维护车辆技术状况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并通过例证充分阐述驾驶员的职业道德与行车安全之间的关系。以有效改善当前的道路行车安全状况,从而实现交通和谐、畅通。  相似文献   

7.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发展,道路总里程及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与此同时,道路交通安全的风险也不断增加,导致事故频发。相比于一般道路,山区道路环境复杂,缺乏管理,更易发生交通事故。因此,对山区道路的交通安全管理非常重要。本文分析了影响山区道路交通安全的几个因素,同时就这些因素讨论了如何管理山区道路并提出一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概述 冬季道路积雪已成为冬季安全行车的重大隐患,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由于积雪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报道常常见诸报端、荧屏,积雪中断交通、航班停航的情况也屡屡发生。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对交通的要求越来越高,高速公路在快速延伸,城市高架桥及机场的大量兴建,极大地提高了交通速度。然而,与之相对应的是积雪对交通的危害愈来愈突出,成为交通的“白色杀手”。为保证交通安  相似文献   

9.
在公路的运营过程中,对道路的行车舒适性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路面是否平整直接影响行车稳定性和舒适性路面平不整影响行车安全,降低行车舒适性,增大行车噪音污染,加速结构层破坏。为此,必须加强平整度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麦昌霞  杨荣学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0):287+293-287,293
沥青混凝土路面因其平整度好,行车平稳舒适、噪音低、易维护而在道路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已建成的道路沥青路面中,过早出现裂缝、水破坏、松散等病害严重影响使用性能的路段也很多,这些病害的出现严重影响了行车速度、行车安全,缩短了沥青路面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1.
路基是担负着整条公路行车安全和正常运输的最重要的基础,它的质量能否符合设计建设要求会直接影响到与公路路面共同承担各种车辆行车负荷程度的标准,是确保道路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本文简要介绍了常见路基病害原因,路基的日常检查、日常养护内容及养护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汽车驾驶员生理健康的体能条件、视觉条件、疲劳现象及其他生理现象对安全行车的影响,分析其与道路行车安全的关系,并提一定的措施与建议。期望从提高驾驶员素质的角度,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自从我18岁学会驾驶汽车以来,中国大、中城市的汽车数量逐年增加,并且增长速度更让人始料不及,以致于道路拥挤,交通情况日益恶化。加之北方城市冬季的风雪天气,更给行车人带来极大的不便。  相似文献   

14.
钟立力 《中国科技纵横》2011,(23):253-253,250
我国是世界上道路交通事故最多的国家之一,道路安全状况—直以来都是一个需要寻求妥善处理的社会问题,尤其是高速公路更是事故的多发地带。同时,随着社会经济和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重心已由地形相对简单的平原地区向自然条件较为复杂的山区延伸,从已建高速公路运营情况来看,不科学的公路纵坡坡度对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更会产生重大影响,极易导致制动失灵,酿成严重的交通事故。鉴于此,本文对高速公路纵坡坡度与运行速度的关系进行了浅薄的论证,并提出了几点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路面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受到行车与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使其承载能力降低。提高道路等级,增强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是抵御行车荷载和各种自然因素对路面的破坏作用,满足行车舒适、迅速、经济和安全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为防止冬季"三折"发生,对杭锦旗辖内的线路设备进行了全面检查,通过"四步走"实现了对发现病害进行集中整治,对潜在病害的有效预防和不良处所的整修,为冬季安全行车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7.
运用BIM技术及3DS MAX软件建立三维道路模型,将不同绿化树木稀疏度的公路以图形的形式展现出来,并通过BIM软件把不同道路在一天不同时间段的日照所投射出来的树荫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车辆在高速行车过程中,道路两侧树木稀疏度对驾驶员视觉疲劳的影响,为后续行车安全方面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8.
公路是我国交通的动脉,保障公路畅通、行车安全是交通部门应尽的职责。北方冬季的降雪会对公路交通造成不安全隐患,因此,对公路养护部门来说,除雪防滑是冬季养护最重要的工作,本文就这一问题的解决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在山区修建公路要面临更加复杂的地形条件和环境因素,并且公路在盘山和下坡等弯曲路段的行车危险性加大,需要采取有效的避险措施来降低安全风险,避险车道的设计就是为了应对这种安全风险,以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因此工程人员要明确避险车道在山区概率的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具体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20.
高等级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原因分析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影响道路使用寿命,危及行车安全,本文从材料本身、工人水平、施工器具、气候方面、道路使用等五种可能导致路面病害的原因分别加以分析,并且给出了病害处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