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述了扬州工艺美术专题特色数据库平台的前台及后台架构技术,介绍了各类资源收集整理及数字化过程,展示了该库的特色功能。  相似文献   

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拓展,是特色文献建设的主要内容。主要揭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阐述了图书馆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的意义及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分析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法及其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数字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包括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资源库、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博物馆、采用数字叙事记录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计算机动画和虚拟现实技术模拟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相似文献   

4.
基于区域视角探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其文  刘俊杰  吴玉鸣  徐伟 《资源科学》2013,35(5):1104-1112
在分析广西国家级和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基础上,总结了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基于区域的视角,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各民族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类别,并考虑行政区划因素,建立6个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包括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多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三江龙胜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东兴京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和汉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实现民族文化遗产的原地活态整体性保护和传承.最后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规划和建设需要注意的6个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5.
随着世界经济多元化的发展,文化也得到了极大的繁荣,各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开始予以重视。尤其是在数字化背景下,各国文化保护部门也开始探索基于数字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本文对数字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构建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媒体资源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信息技术可以将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利用互联网、多媒体和数据库等技术可以帮助我们较好地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整理和传播,为此,尝试构建了一个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媒体资源库,力求通过该资源库的构建探索一种新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及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的内容为基础,对青海省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中的代表性项目73项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数字化建设建立合理的技术标准和分类体系,并针对加强理论研究,争取经费支持,加快完善立法保护,人才培养等工作提出了具体的研究对策。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技术逐渐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文章主要对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方面的成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对非遗资源的分类,必须遵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专业标准》,但这种分类方式存在一些问题。为了充分揭示非遗资源的特性和非遗资源之间的文化关联性,以建设承德地区非遗数据库为例,引入大众标注标引资源的方式来补充专家分类的不足:用户协作建设基础标签库,使用基础标签作为推荐标签,使用时间、空间、文化场所标签作为文化空间标签,由推荐标签等形成的高频标签作为专家分类的二级类目的备选,构建基于用户协作的非遗数字资源混合分类模式。  相似文献   

10.
高校图书馆专题特色库资源的深度开发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胜全  董佳 《现代情报》2005,25(2):33-34,95
本文根据高校图书馆专题特色库建设的实际,结合本馆专题特色库建设的实践经验,探讨了专题特色库的建设思路、标准规范、内容结构和一站式服务模式,归纳出高校图书馆专题特色库应如何进行深度开发,建设.有自己学科特色的专题特色库,实现优势互补和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刘喜球 《现代情报》2012,32(11):42-44,47
通过例举一系列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指出了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的必要性,并就数据库建设机制、建库模型、建设重点和数据库子库建设策略进行了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数字化传播过程中存在问题,文章主要阐述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现状,根据现状阐述实际发展原因,同时提出对策。基于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元素不够多样化、网站缺乏专业操作、系统筹划等,在充分运用现代数字技术的基础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创新设计,实现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发展有很大的必要。  相似文献   

13.
潘觉敏 《情报探索》2011,(10):98-100
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含义,以端砚为例分析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因素,提出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措施,并就其对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作用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4.
该论文系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研究》的总结,论文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的现状及意义,重点介绍了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最后介绍了课题研究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本文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构建特色馆藏,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现状,及高校图书馆利用特色馆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收集整理、开发利用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刘荻 《中国科技信息》2014,(23):209-21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珍贵的文化现象,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和城市化进程的猛烈冲击下,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加大保护力度刻不容缓。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成为一种了新型的保护方法。本文探讨了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意义,并提出了具体的保护方式。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研究对于促进非遗保护具有积极的意义。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主要体现在保护中的作用及角色定位、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数据库建设3个方面。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成果颇丰,但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及对策的差异性方面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18.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和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近年来文化工作者们越来越多地采用数字化的形式对其进行保护研究。数字图书馆在信息资料的存储、搜索和开发等方面有着特殊的优势,可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工作相结合,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基于TPI的特色数据库建设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涛  李锋 《现代情报》2005,25(7):165-168
CALIS专题特色库参建馆本地系统的选择和应用,是目前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极为关注的问题。本文论述了基于TPI数据库管理平台设计的“河洛文化文献专题数据库”建库方略,对建库实践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广西地理及气候等多种条件,形成了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利用当前的数字化条件,对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更具广度和深度的展示与研究,有助于广西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文章从日新月异的数字化技术发展,结合展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技术的可利用性,研究数字化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法和经验。希望通过资料整理,能够给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带来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