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零翻译研究中存在概念定义不统一、生成理据不明确、概念层次不清楚和应用研究欠周密等问题。解决零翻译问题的关键在于以工作机制与生成理据为标准区分零翻译与不译、音译、移译、形译等翻译形式,深入探讨译者为何选择零翻译策略,即译者的零翻译观问题。零翻译研究具有边缘性,但从边缘问题看中心,反而有助于全面地理解翻译的本质,拓宽翻译理论研究范围,同时也有助于正确有效地使用零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
王凌云  曹丽莉 《海外英语》2013,(16):131-132
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的新型翻译策略,零翻译在翻译实践中已被广泛运用到各个领域。该文从文化的角度谈论了零翻译在口译中的应用,强调口译过程中使用零翻译策略时文化因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的新型翻译策略,零翻译在翻译实践中已被广泛运用到各个领域。该文从文化的角度谈论了零翻译在口译中的应用,强调口译过程中使用零翻译策略时文化因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中医,中国特有的古典医学体系,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要做到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传播与交流首要任务就是中医名词术语的英译,它涉及到国际标准化双语命名,因此极具国际意义。然而中医名词术语纷繁复杂,至今在中医翻译界还未形成规范的翻译理论指导体系,其英译的标准化难度可见一斑。本文在调查中医名词术语英译现状的基础之上,简要地探讨了归化、异化的翻译策略在中医名词术语英译中的运用,使英译的术语在体现其医学内涵的同时,展现中医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相似文献   

5.
胡欣裕 《现代语文》2013,(1):138-140
以往的零主语英译研究主要探讨诗歌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及翻译零主语的各种技巧,没有涉及用作礼貌策略的零主语的翻译.零主语能模糊或淡化所指对象,在威胁面子的语境中可作为礼貌策略加以使用.本文通过对比分析《红楼梦》及其英译本的一些例子对这类比较特殊的零主语的翻译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外经济的频繁交流,越来越多的外国商品进入中国市场。近年来,作为一种新兴的翻译策略,零翻译在商标翻译中日渐流行,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但通过对商标名称零翻译的回顾,不难发现学术界目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并没有达成一定的共识,尽管学者们从各个角度分析英文商标的零翻译策略,却鲜有从目的论角度探讨和分析英文商标的零翻译策略。鉴于此,本文以目的论为切入口,在分析英文商标零翻译的过程中,找出其优势和不足,从而找出翻译英文商标的有效方法,希望对进口商品的翻译提供有效建议,同时有助于中外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7.
中医典籍是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的根基。近年来,中医药国际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因此,中医典籍书名的有效翻译有助于促进医学文化的交流和互鉴。中医典籍书名翻译存在望文生义导致译文信息误读和偏离文化造成译文交际障碍等问题。基于此,以纽马克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理论为指导,通过对比分析三个代表性版本译文,试对中医典籍书名英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修改意见,以期完善中医典籍书名英译策略,讲好中医故事,助力中医药的国际传播。  相似文献   

8.
"零翻译"概念于2001年首次提出。15年来,我国零翻译研究主要讨论了零翻译的界定、类别、策略、方法、应用、功能等,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零翻译研究存在的问题是缺少系统性研究和方法论指导,创新性研究不足等。今后零翻译研究宜加强零翻译理论本体研究、创新性研究,继续探索零翻译新策略与新方法,辩证探索零翻译功能研究。  相似文献   

9.
乐萍 《黑河教育》2010,(8):61-61
本文对中医翻译的现状、中医翻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认为在中医英译时应运用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进一步弘扬我国传统的中医文化。  相似文献   

10.
乐萍 《考试周刊》2010,(27):28-29
随着文化的发展,语言的交际性越来越广泛,因此在源语语言与目标语言之间的相互转化中涉及到翻译中的"零翻译"概念。本文从文化交际的角度,通过零翻译的策略从内涵和外延两方面明确零翻译的概念和理论原理。  相似文献   

11.
韩兆霞 《生活教育》2012,(14):65-66
零翻译研究一直受学者们重视,那么什么是零翻译观,为什么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会选择零翻译策略,以及零翻译观怎样指导翻译呢?通过理论论述和有力的实例论证,可以证明:进入对方语言文化,尊重对方,多元互补进行文化交往是零翻译观的重要特性。  相似文献   

12.
晏丽 《英语广场》2016,(12):24-25
本文以中医典籍《黄帝内经》英译为例,从文化翻译视角探讨了中医文化翻译策略,指出译者的文化取向决定了译者的翻译策略,认为从文化翻译视角看中医文化翻译,有利于在全球化浪潮下建立中医文化身份,扩大中医文化影响力,让中医真正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3.
浅谈零翻译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零翻译”作为一种有效便捷的翻译策略应运而生。分析语言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之间的关系。确立零翻译存在的理论依据——最小省力原则和功能对等原则,并且通过具体例子说明零翻译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体现出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机的出现使得手机词汇不断地呈现出专业化趋势,无论是科技界人士还是普通大众,对手机词汇的了解大部分是来自中英文科技网的新闻及评测,这些都涉及到语言转换的问题,即翻译在传达手机动态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零翻译在手机词汇翻译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本文以零翻译理论为指导,分析零翻译策略在手机词汇翻译,尤其是手机品牌和手机参数词汇中的运用,探讨零翻译在手机词汇翻译中的运用、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5.
韩露 《时代教育》2014,(9):149-150
随着中医在国际上的影响加深,中医与世界医学,尤其是中西医交流程度的推进,想要让世界更多的国家了解中医的科学性和有用性,使中医在国际医学中走得更深,就需要重视中医双语教学中的经典英译课程。将我国中医中的经典著作翻译为英文,是实现中医国际化的重要步骤,而在中医双语教学经典英译中,会出现诸多的问题和困难,如术语表达不准确、"深"与"浅"把握不准、语法把握不准、标准化翻译困难等,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后,才能找出较好的解决办法,做好中医经典著作的翻译教学工作,为我国培养出符合国际化水平的实践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文化强国的策略角度,提出我们应该研究中医对外交流中文化输出的翻译策略研究的紧迫性,通过对比研究目前的两套中医译名标准化方案中的文化翻译策略,探讨出一套既能传递中医信息又能传播中国文化的中医对外交流中的文化翻译策略,为文化强国做贡献。  相似文献   

17.
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中医思想与西方医学思想必然会有差异。这种中西方医学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哲学思想上的差异,中医的直觉性思维方式和西方的机械性思维方式之间的差异,必然会导致中医英译上语言称述存在差异。本文主要从跨文化角度下,对中医英译需要遵循的原则进行探讨,从中医跨文化翻译内容出发,深入剖析中医跨文化英译原则。希望通过了解中医英译双语差异,以提高中医翻译中的传播效率。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医临床术语的英译问题是中医术语翻译里一个不小的学术难题,对中国传统医学的对外学术宣传与研究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穴位命名作为现代中医医学精髓之一,不仅形式精辟简明,内涵也颇为丰富,因此对翻译者的考验很大。该文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根基,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这三个维度的翻译角度开始分析,参照我国穴位汉语英译研究现状,旨在探讨其生态翻译研究方法与应用策略,为我国穴位汉语英译学术的研究发展提供新的理论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一直以来,中医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中国悠久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为中华民族的医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医典籍的语言十分丰富,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蕴含了许多隐喻现象,这些隐喻具有自己独有的特征,在对中医典籍进行英译时,应注意这些特征,使用恰当的翻译策略,才能更好的理解和传递我国传统中医的精髓。  相似文献   

20.
"零翻译"是翻译实践中客观存在的事实,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的新型翻译策略,对于特定的语料翻译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全球化节奏不断加快的新形势下,语际交流的信息量增加、专业性增强,在语际翻译过程中更加注重民族属性的保留与传承,同时读者对异域文化的接受态度和读者的外语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这些社会因素都促进了零翻译的广泛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