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素质教育主要是落实"两个全",即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意味着不能让一位学生掉队,必须努力转化每一位后进生。要让后进生融入班集体,融入学习的热潮中,在各方面有所  相似文献   

2.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对中小学来说,就是要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主要是落实“两个全”,即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面向  相似文献   

3.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规定:“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教育”致力于全体公民素质的全方位提高。从微观上讲,“素质教育”所指向的目标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素质和谐发展和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的概念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提高国民素质离不开教育,因此首先要在中小学开展素质教育,实施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如何尽快实现素质的“两全”,即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已成为教育界亟待深入研究的课题。其中,在素质教育中如何实现后进生的有效转化,使后进生同样得到全面发展、全面提高,是当前每位教师渴求解决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6.
搞好后进生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抓好对后进生的教育。所谓后进生,就是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都比较差的学生。他们总会给学校和班级带来不良的影响,但他们是班级中的一员,需要也应该得到公正的待遇。能否正确认识和对待后进生是检验教育者是否具有素质教育思想的一个尺度。素质教育要求我们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根本目的。为贯彻全面发展教育方针,切实提高学生素质,对后进生教育应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调查了解,整体把握,找出原因教师面…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轨道。推行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教学中如何转化后进生,则成了这个主题的焦点。班级中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其中“面向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最根本的要求。因...  相似文献   

9.
关于素质教育的宏观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在基础教育阶段,因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  相似文献   

10.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全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由此可见,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1.
素质教育的“素质”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指一个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稳定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心理品质等。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基础教育,它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身体和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它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在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呢?笔者结合英语教学实际谈几点体会。一、要面向全体学生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和提高。学生个体间存在着差异,这…  相似文献   

12.
《考试》2007,(8)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健康地发展。"所以,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素质教育是通过科学有效的途径,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以完善和全面提高新一代公民的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因此,我们政治课的教  相似文献   

13.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等素质,以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教育。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的教育。黑河市的基础教育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以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及《中国教育改革和发  相似文献   

14.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教育要从‘应试教育’转 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面向少数学生;全面提高素质,而不是单纯应付考试;生动活泼地发展,而不是被动、  相似文献   

15.
李少华 《广西教育》2010,(26):35-36
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是面向全体学生。要全面提高全体中学生素质,对后进生的转化是工作的重点、难点。下面结合我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实际,就我转化李XX、陈XX两位比较典型的后进生的做法和大家谈谈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落实“两全”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省教委副主任安焕晓一、全面实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校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这就表明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的,使学生具有高度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健康的个性。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的。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为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健身,学会审美打下  相似文献   

18.
国家规定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近几年来,全国中小学都在积极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努力创造条件,逐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素质构成基本有以下五个因素:即品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劳动素质。可见,“素质教育”虽是一句简单的话,然而,实行起来却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相似文献   

19.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等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从这一观点中我们可以得到三方面的启示:一是基础教育必须坚持素质教育,摒弃应试教育;二是素质教育观的核心要面向全体学生,促使学生个体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和谐的发展;三是素质教育具体包括政治思想品德素质教育、文化科学技术素质教育、劳动技能素质教育、身心素质教育等。中小学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提高全民族素  相似文献   

20.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如何尽快实现素质的"两全"。即"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已成为教育界亟待深入研究的课题。其中,在素质教育中如何实现后进生的有效转化,使后进生同样得到全面发展,全面提高,这是当前每位教师渴求解决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