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微博快速崛起,写微博、看微博的人越来越多。微博作为一种快捷即时的交流方式,适应了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它的兴起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据统计,到2011年底,微博用户在网民中的比例已达48.7%,有将近半数的网民在使用微博,按照同期网民总数5.13亿来计算,微博用户人数接近2.5亿,而且还在不断上升。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2014,(15):56-59
微博谣言与传统谣言传播有着不同的个人建构。传统谣言是一种"知而信"的个人建构,是从"知道"到"相信"的建构过程,由血缘关系缔结的人际信任网络在谣言从扩散到采纳的整个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微博谣言呈现"信而知"的特点,是从"相信"到"知道"的建构过程,信息的选择性注意和微博节点间"弱连带"的特征在微博谣言扩散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微博谣言治理路径有三种,即让网民"不知道"、让网民"不相信"以及让网民"知而明"。同时,更需要认识到改善社会政治环境,提升政府公信力是遏制微博谣言传播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昌蕾  李晶  苏箐 《报刊之友》2013,(7):60-62
2012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越来越多的手机网民以微博进行互动交流,使得微博作为一种平民化的使用媒介,正逐渐成为普通大众信息传播的重要平台。借助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微博信息传播及微博红人商业影响力等问题进行研究,从品牌形象影响、决策影响、品牌评价影响层面,对移动互联时代微博的广告商业价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近年,微博快速崛起,写微博、看微博的人越来越多.微博作为一种快捷即时的交流方式,适应了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它的兴起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据统计,到2011年底,微博用户在网民中的比例已达48.7%,有将近半数的网民在使用微博,按照同期网民总数5.13亿来计算,微博用户人数接近2.5亿,而且还在不断上升.  相似文献   

5.
<正>微博作为新媒体,凭借其庞大的互联网使用群体成为参与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媒介。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微博用户规模为2.81亿,网民中微博使用率为45.5%1。一项调查数据显示,96%的微博用户表示会通过微博了解、发布对社会公共事件、突发事件的观点。2这些数据都表明,微博已经成为一个集信息、观点、民意为一体的重要信息平台和网络舆论  相似文献   

6.
1.前言2012年1月16日,据CNNIC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的微博用户数量已经达到2.5亿,占到总体网民的48.7%。而随着网络新闻用户的逐年下降,微博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平台,正渐渐成为网民获取新闻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7.
吕洁  原永涛 《新闻世界》2014,(8):100-102
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化媒体受到很多网民的喜爱,根植于这个平台上的公益活动也开展得轰轰烈烈。舆论领袖在微博公益发展的过程中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微博公益中的舆论领袖包括影视明星、知名企业家、媒介工作者、知名学者等。他们在引爆微博公益话题、加快微博公益话题传播速度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微博公益提高了他们的知名度,进一步巩固了他们的舆论领袖地位。  相似文献   

8.
除了不断增加的网民微博用户以外,一些企事业单位、党政机构、学校团体等组织和政府官员也纷纷开通微博,微博已成为舆情工作重要工具。如何使用微博、搭建与网民沟通的平台,通过新媒体获取信任,塑造政府微博在网络环境中的良好形象,通过微博引导向上的、积极的社会舆论,已经成为当代政府在提升执政能力方面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新兴的"自媒体"传播形式,微博不仅带给我们一种全新的媒介体验,在公共舆论方面也彰显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0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指出,微博在网民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已成为重要的信息发布载体,随着影响力的扩大,正逐渐改变网络舆论载体格局.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7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91亿,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手机网民规模达到4.64亿,远高于使用其他设备上网的网民数量,依托手机平台的微博服务继续延续快速增长的势头。在这样的背景下,部分区县档案馆及高校档案馆陆续开通了官方微博。微博这种新型的应用形式日益渗透到档案工作中,"档案"及"档案工作"在微博的影响下,其内容、形式等方面都随之发生变化。一、一种如火如荼的新媒介形式1.微博的定义微博是一种近年来新兴的社交网络形式,这个平台基于用户关系分  相似文献   

11.
艾然 《东南传播》2011,(9):42-44
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传播样式,微博已风靡海峡两岸,成为两岸网民尤其是青年人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媒介,也成为当前开展两岸新闻交流不可忽视的重要领域。台湾地区的微博发展与其互联网整体发展水平相适应,呈现着参与度高、吸引力强、影响力大、竞争激烈等鲜明特点,这些都为我们借助网络媒体推动两岸新闻交流提供了重要参照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时代,微博成为热点事件传播的重要载体,新闻评论的形态在微博平台得以扩展。网站评论、专家评论和网民评论共同推动舆论的形成与走势。本文依据微博热点事件中的网民评论,分析评论客体的泛化现象,发现客体呈现出由新闻事件本身或事件当事人逐渐延伸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企业微博:品牌营销新工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乔金星 《今传媒》2010,(5):14-16
正2009年是微博蓬勃发展的一年。伴随着微博数量的飞速增长和它在网民中日益膨胀的影响,微博如大潮一般席卷全球,成为所谓"草根阶层"的普通网民口中的日常话题。作为  相似文献   

14.
吴丽  李景龙 《新闻世界》2012,(5):115-116
作为网络问政的方式之一,微博问政在近几年如雨后春笋般发展,特别是在2010年到2011年,两会期间政协委员开通微博与网民进行良好的互动、交流,开通了网民民意表达的新的渠道。作为新媒介,微博提供的空间不仅是140个字符、一张图片、一段视频,还为公众提供了一个沟通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15.
李璐 《中国传媒科技》2013,(9X):145-145
<正>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异常巨大的变革。微博作为一种全新的互动平台迅速被广大网民所接受,并在突发事件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重要作用。而今,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因此,各种矛盾相对集中,微博以其传播速度快、受众广泛的特征在社会突发事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今年7月23日发生的动车追尾事件为例,分析了微博在社会突发事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继博客之后,微博在2010年迅速占领网民舆论市场,成为当下实践和学术领域的焦点。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方法,从微博认知、微博影响、微博反思以及微博发展等方面着手,对国内重要新闻传播学刊微博研究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当前微博研究的进程与现状。  相似文献   

17.
杨美容 《今传媒》2012,(6):100-101
在web2.0时代,微博以其强大的互动性、参与性、娱乐性、快捷性等传播特征,迅速成了网民的新宠儿,每天都有不同的公共事件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微博主页上设有的"热点话题"无疑成了网民进行大讨论的平台。网络传播的交互性和海量性突破了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系统,而微博本身的特质以及"热点话题"的聚集性体现了另一种强大的议程设置功能。  相似文献   

18.
微博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具有传播迅速、定向传播、协作传播等特性,网民可以通过微博充分行使话语权,言论表达更加真实、自由和多元,但同时也存在利用微博歪曲事实真相、编造虚假信息、传播错误观点等话语权滥用问题。本文围绕微博传播中话语权滥用问题,分析其成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警务微博在政务微博中独树一帜,广受网民的关注。这不仅有利于改善警民关系,提升警务工作效率,也开辟了一种新的贴近群众的服务渠道。警务微博要长远发展还需要更新观念,不断创新,积极探索与其他政务微博的合作机制,进一步深化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电子科技的发展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以及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我国的网民数量也呈迅猛增长之势。微型博客(微博)作为一个新型网络社交平台,由于信息海量,以及其所具有的被关注、及时发布、转发和评论功能,深受广大网民欢迎,微博用户数量与日俱增。很多微博用户也通过发布微博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因此,对于微博的舆论引导尤为重要。微博的兴起与发展,其传播方式也决定了在网络传播中没有统一管理及控制信息系统,应该一些措施对微博舆论的把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