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采访是记者采集新闻事实的社会调查活动,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编辑提供新闻线索、采访对象和报道思路的既定式采访,另一类是记者在没有任何新闻线索的情况下独立进行的自主式采访。既定式采访只要有熟练的访谈技巧就可以轻易地完成并被编辑采用,而自主式采访不仅需要熟练的访谈技巧,更需要深厚的生活积累和敏锐的新闻敏感。在对受众眼球的争夺战中,新闻竞争愈来愈激烈。一名优秀的记者不能仅仅盯着编辑安排好的新闻事实去完成采访任务,而是必须主动地沉浸在生活之中独立地发现、判断新闻事实。这是对记者综合业务能力的考验…  相似文献   

2.
“七分采访三分写作”的道理素为新闻人耳熟能详:没有亲临现场采访的新闻或者采访不到位、不深入的新闻十有八九空洞无物、枯燥乏味,差不多就是个张贴着“本报讯”标签的部门工作材料。换言之,新闻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具备真实性、权威性和一定的可读性,就需要记者贴近新闻源,找到当事人进行深入采访沟通,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  相似文献   

3.
用事实说话是新闻界常讲的一句话,也是媒体记者一直在坚守的行为准则.特别是随着微博的兴起,"人人皆媒体".每个人都有话语权,每个人都有机会发声,给传统媒体提供了很多不确定的新闻源,记者们在获得新闻源后,便会直奔现场,因为"新闻的力量在于用事实说话,媒体必须谨慎线上线下求证."  相似文献   

4.
一、隐性采访的涵义及作用 隐性采访,相对于公开采访(显性采访),它指的是记者通过偷拍,偷录(录音、录像)及秘密收集(主要指文字记者)等手段进行采访从而达到获取事件真相的行为。其采访的方式包括两类:一类是记者不干预新闻事件的发展,始终保持中立,只是将事态发展过程偷偷记录下来,成为新闻事件的“旁观者”;另一类是涉入采访,即记者在不公开真实身份的前提下涉入新闻事件之中,成为新闻事件的“经历者”。新闻实践中,这两类隐性采访都经常得以运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隐性采访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一、满足了人们的知情…  相似文献   

5.
西方新闻界认为,要确保新闻的客观性,报道就不能掺杂记者的个人观点和好恶.为保证新闻报道的客观性,记者公平地报道各种争议性的观点,报道不同的新闻源提供的不同信息,这就是平衡报道[1].  相似文献   

6.
刘汉宏 《新闻战线》2012,(4):102-103
有效开拓新闻源、合理利用新闻源,就能够拥有独家新闻和深度报道的首发力,就能够提高新闻报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开通热线获取报料为向读者征集新闻线索,创刊不久,当代生活报就开通了新闻热线,每天安排两名记者轮值,轮值记者接到新闻报料后通知记者去采访。由于每位记者均有工分任务,  相似文献   

7.
新闻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动态新闻,它报道的是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这类新闻稍纵即逝,要求记者反应迅速,即所谓的“抢新闻”。另一类是非事件性新闻,有人称其为“稳态”新闻。它报道的是早就发生,并一直存在着的事情,但是从没有被报道过,谁去报道,它就是新闻。写这类新闻关键在发现。实际上,研究、发现非事件性新闻时记者,尤其是地方记者意义重大,而且十分必要。地方记者长期在基层采访,周围的事情平凡又平静,不可能有多少新闻去抢,瞬间大新闻更难碰到。这就要求记者静下心来,在平凡而又平静的生活中发现受众爱看的和想…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今年是转变作风年、调查研究年.加强深入的调研,既是践履"三个代表"的要求,也是新闻传媒创新的必由之路. 信息时代给我国媒介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新闻本来就是调查的行业,新闻采访的过程就是调查研究的过程,调查研究是记者的基本功.新闻工作者只有以更扎实的作风进行调查研究,以更丰富而准确的信息为受众服务,才能真正赢得受众,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相似文献   

9.
所谓的驻地记者,是指媒体常驻某地的新闻专业人员。驻站记者具有"双重身份":人员由报社派出,由报社管理,是名副其实的"本报记者",又常年派驻在基层,许多采访都要依靠当地的党委和政府支持和帮助,在工作环境、采写方式、通联协调等方面都与总部记者有较大不同。驻地记者应该如何扬长避短,发挥"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将新闻做"软"做"活",进而提升媒体的影响力?实践证明,一名优秀的驻站记者,要具有"单兵作战"能力,能独立完成新闻采写任务,及时提供大量鲜活新闻。同时,还要快人一步、深入采访,利用平时积累的资料、掌握的情况,积极开掘、延伸新闻源,探求背后更多的新闻价值,达到报道效果的最大化。这也要求,驻站记者不仅要具备积极开拓创新型的思维方式,构建完善的信息源,还要具备较强的新闻实战能力。  相似文献   

10.
新闻源之于新闻记者是极其重要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新闻来源就是"米".新闻来源的及时与否决定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新闻源的质量高低决定了新闻报道的重要性. 传统的新闻来源有记者采写、通讯社发稿、新闻图片社发稿、公共关系机构供稿、读者来信、通讯员投稿以及内部文件、简报等多种.然而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现代社会的信息传播越来越快,数量越来越庞大,传统的新闻来源已经不能满足新闻记者的需求,互联网以其信息传播的多、快、广等特点,成为新闻记者获取新闻来源的新渠道.互联网在经历了论坛、博客、社交网站等社交平台之后迎来了微博,作为后起之秀的微博,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口述实录类栏目的困境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庆 《新闻前哨》2007,(10):68-69
一、口述实录类栏目的现实困惑1.始终无法面对社会对题材真实性的质疑。对栏目质疑的声音由来已久,采访对象匿名、信源结构单一、信息审核缺失、记者观点取代事实、关键性细节和情节被省略处理等等,这些都与新闻写作所需要的真实性准则背道而驰。在以前,或许是因为新闻单位对  相似文献   

12.
邹正 《记者摇篮》2015,(1):12-13
记者是采访对象与受众的桥梁和纽带,如何更好地将采访对象所要表达的内容,或者说受众更期待、更想了解的真相展现出来,这就得看记者自身的业务功底,记者们除了要在采访初期提前做足功课外,更需要在采访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临场发挥,而最后新闻播出效果的好坏,受众对节目呈现的效果有多少认可,这些大多都与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和采访对象融洽沟通有直接的关系。我把记者采访过程中的沟通分为语言类沟通和非语言类沟通两类。一、语言类沟通语言类沟通,顾名思义,就是记者与被采访人通过语言进行沟通。  相似文献   

13.
周萍 《新闻传播》2014,(3):223-224
电视新闻直播化已成为传媒人的共识,从传播本质上讲,出镜记者是介于信源(新闻事件)和信宿(受众)之间的一个第三者,其本质功能是尽可能地拉近信源与信宿的距离。基于此,从传播学角度,阐释出镜记者如何零距离地传递信息、传递什么样的信息,从而让受众通过电视新闻直播体验到远离现场的"现场感"。  相似文献   

14.
蒋国梁 《新闻实践》2013,(12):76-78
核心阅读:在西方有一条咒语:There is always someone closer to the source(总有人更接近新闻源)——这在社交媒体时代更为适用。新闻机构拼的不再是如何得到第一手信息,因为总有公民记者(citizen journalist)比你更有时间、耳目、地缘等优势出现在现场,获得第一手资料。所以新闻工作者如今要做的是:发现新闻源,并对其进行求证核实。在聆听中交流,在交流中探询,在探询中求证,在求证中解读。"求证核实",本身就是新闻记者的核心任务,我们所熟稔的社会新闻的操作就是对信息的求证核实过程——线人爆料,记者赶往现场。  相似文献   

15.
记者的基础工作之一就是采访.采访既是记者深入实际的过程,又是对被采访对象认识思考的过程.换句话说,记者进行新闻采访活动,既需要"身入",身临其境,耳闻目睹;更需要"心入",对观察到的情况进行反复的、多角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采访、编辑、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大众传媒播发的新闻也越来越趋同。且不说新华社的统一发稿,就是在地方新闻中,由于新闻源雷同,同一新闻事件可能被不同媒体所报道,一家媒体想独享新闻或者垄断新闻可能性不大。在这种情况下,将新闻做得与人不同,吸引读者,只有在  相似文献   

17.
搞新闻的人,坐在一起喝茶就喜欢谈新闻,谈新闻的捕捉、新闻的采访、新闻的提炼,特别是新老记者在一起,谈扯得更有味。一些年轻人问我采写新闻的秘诀,我的回答常常是一句话:善于突破"地平线"。太阳冒出地平线给人温暖,禾苗由种子冲出地平线给人希望,新闻冒出了"地平线"就让人觉得新鲜。从记者的角度讲,让新闻冒出"地平线",实际上就是突破"一般"突破"常规",抓出  相似文献   

18.
财经新闻具有一定的专业性。特别是对税务新闻来讲,本身新闻源有限,这就需要从新闻线索入手,在还原事实的基础上挖掘出尽可能多的信息,让读者了解新闻的真相,以此为读者提供更有价值的资讯。本文以税务新闻为例,从线索、事实和真相三个维度,阐述新闻采访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很多重大突发性事件中,Twitter第一时间出现了有关信息,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开始利用Twitte这样的"微型博客"网站,寻找新闻来源、追踪新闻.如何利用Twitter获得新闻源,是传统媒体记者应该了解和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20.
对都市报记者来说,采访时政新闻,是件让人又爱又怕的事。爱的是,它的新闻源来自政府部门,题材重大,关系全局。这样的新闻,百姓关心。怕的是,政府角度发出的时政事件,讲究程式,行文庄重。如果这样报道,记者成了复印机,语言不活泼,百姓不爱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