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分析了艺术体操运动项目身体难度动作是的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身体难度动作的创新发展类型,对我国开发和创新身体难度动作,以赶上世界艺术体操运动发展的水平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艺术体操是一项徒手或手持轻器械在音乐伴奏下,以自然性和韵律性动作为基础的体育运动项目。它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以优美性和艺术性为特征,符合女子生理及心理特点,更符合当代女青年的审美情趣。通过艺术体操各类动作练习,可使练习者的身体得到全面锻炼,并能陶冶情操,受到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历年国际艺术体操评分规则的变化特征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在国际艺术体操规则中难度、完成和艺术价值的变化特征的导向下.国际艺术体操呈现难度动作趋向高难化、复杂化,动作完成的质量追求稳定性和完美性,艺术体操器械技术与身体技术同步发展,艺术体操运动员向"综合型"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通过对1986年版和2002年版的项目编排、身体动作难度和音乐编排进行了比较,同时对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的编排进行了研究,总结出艺术体操动作编排的异同及其优缺点,为预测艺术体操等级规定成套动作编排发展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陕西教育》2009,(9):98-98
艺术体操教学有利于身体形态塑造,注重动作美的培养。所以在艺术体操教学中,教师准确的示范技术动作和讲解,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的功能,更好地感知动作,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从而提高艺术体操技术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李巧云 《考试周刊》2010,(12):149-150
艺术体操是以艺术和健美为主要特征,以节奏为中心,以人体自然优美的动作和自我表现为基础的运动。本文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对如何提高艺术体操美的表现水平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培养自然优美的身体动作和丰富贴切的表现力为提高艺术体操美的表现力之关键。  相似文献   

7.
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法对影响艺术体操表现力的因素进行了讨论与分析。结果表明:艺术体操专项身体素质、动作、音乐、运动员的个性特征、成套动作编排的艺术性与创造性是影响艺术体操表现力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加强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提高动作规格,完善细节动作、提高艺术修养、提高编排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艺术体操融舞蹈、体操、形体训练于一体,是一项有意识塑造形体美的体育项目.艺术体操的美不是简单地呈现人体的自然形态,而是通过运动赋予特殊的美.艺术体操综合了舞蹈中的形体艺术,美术中的造型艺术,音乐中的音响艺术,并将这些艺术与高超的身体和器械技术交融组合成千姿百态的舞台和流动变幻的场面,给人以优美、清新、高雅、新颖等印象.本文通过具体研究,旨在表现艺术体操的美.  相似文献   

9.
在中学女生的体育教学 (或二课堂活动 )中 ,加大艺术体操的课时 ,由此来增强美育的内容。艺术体操是一项充分体现自然协调和优美的女子体操运动。它是一种在音乐伴奏下 ,结合舞蹈动作的徒手和持轻器械的体操 ,艺术体操以芭蕾舞的基本动作为基础 ,并吸收了现代舞蹈和各国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徒手体操是以杂技等动作的精华 ,逐步发展成为的一种独具风格的竞技性的体操项目。在艺术体操的教学过程中 ,充分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同时也更多、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这对教学的顺利进行和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是相当重要的。要确立学生在艺术…  相似文献   

10.
以文献资料及录像解析为主要研究手段,对2003年全国青少年艺术体操锦标赛AB组球操比赛情况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在结合身体难度的器械技术动作上,运动员完成得较好,但在身体难度完成的质量和动作的基本编排上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11.
艺术体操根据它的任务和目的,可分为一般性艺术体操和竞技性艺术体操.一般性艺术体操又包括教学用艺术体操和表演用艺术体操,一般性艺术体操的主要任务是锻炼身体,增进健康,促进正常发育.通过练习发展协调、灵敏、柔韧、耐力、力量等身体素质;形成良好的身体姿势、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节奏感、表现力、使其生气勃勃,活泼愉快.一般性艺术体操不受参加人数、场地范围、动作难度和时间的限制,可以徒手练习,也可持轻器械,并且器械可以任意选择.动作注重自然协调,难度强度不大,也无危  相似文献   

12.
柔韧素质是艺术体操项目中最重要的素质之一。为提高少年儿童艺术体操运动员的柔韧素质,本文从身体各部位的柔韧练习、主动与被动的柔韧性练习作一浅析。为能掌握技术和提高动作质量、发挥动作表现力和塑造优美造型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柔韧素质是艺术体操项目中最重要的素质之一。为提高少年儿童艺术体操运动员的柔韧素质,本文从身体各部位的柔韧练习、主动与被动的柔韧性练习作一浅析。为能掌握技术和提高动作质量、发挥动作表现力和塑造优美造型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4.
艺术体操是女子所特有的一项体育运动,那轻快自如、优美流畅的各种身体或器械动作深得女子喜爱。本文对艺术体操在学校体育教育中所起的作用,艺术体操的教学内容及编排艺术等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对学生进行姿态美的培养是艺术体操教学中的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掌握学生的兴趣与需要是组织教学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赖群  刘华芬 《天中学刊》1997,12(5):114-115
艺术体操是高等学校体育课的主要内容.由于艺术体操动作高雅、优美、自然、流畅,具有舞蹈的风韵,符合女生生理、心理特点,深受女大学生的喜爱.如何上好艺术体操课是我们长期思索和探讨的问题,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们肤浅的认识.l艺术体操适合女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艺术体操是通过对自然动作的美化,将富有节奏、柔和的技巧动作以富有美感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因此艺术体操是动态美、意蕴美、神韵美、音乐美等方面的结合体,是塑造健美体型的女子独特项目.在生理方面,由于女生的关节韧带松弛,决定了她们关节的灵活性好,动作幅度…  相似文献   

16.
延伸感,是指舞蹈实践者在基本功训练和舞蹈时每一个动作都有"延伸"即"无限制的延长"的感受,它对学生的身体成长、形体塑造有很大的作用,可使身体线条化,有挺拔之感。延伸感更可使舞蹈动作优美,身体动作发挥更极致,对舞蹈作品的展示和舞蹈情感的表现有很大的帮助,更有助于提高舞蹈的美感,它还可以将舞蹈动作与音乐旋律有机地融为一体,可以将音乐中深邃的意境和绵绵不断的情思用身体语言展示给观众,可以促进舞蹈时对空间地运用和身体的发挥。  相似文献   

17.
平衡能力是人体生存和活动的基本前提,对于艺术体操而言更是重中之重,良好的平衡能力有助于艺术体操动作的实现和完成。提高身体平衡性问题,一直是艺术体操教学中的焦点之一。平衡能力作为艺术体操的基本素质,在艺术体操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简要介绍平衡能力的产生及影响平衡能力的因素的基础上,着重论述高校艺术体操教学中如何科学训练学生的平衡能力,以期进一步提高高校艺术体操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采用数理统训和比较研究法,通过对比2003版与2005版新旧规则的异同点。阐述艺术体操规则的变化对训练的影响。结果表明,完成分值所占总分的比例提高,"动作的完成"将成为解决艺体操比赛中成败的关键,艺术价值中的舞蹈分值提高,身体动作结合器械械动作的类型和数量有了明显的增加,具体表现在抛接方式的类型,以及器械运用的多样化等。成套难度动作的数量产生了较大变化,并取消了联合难度,难度动作以单个进行计算。转变训练观念,明确训练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9.
赵磊  刘淇 《考试周刊》2011,(9):113-11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从艺术体操风格形成的艺术风格与技术风格两个方面着手,对艺术体操风格进行深入的挖掘及认知,认为艺术体操的艺术风格是形成成套动作的重要支撑,艺术风格中包含的时代、民族、音乐和流派个性与艺术体操项目的发展相辅相成。技术风格则是艺术体操成套动作构成的基本,运动员技术风格的形成受艺术素养、技术素质、文化涵养等多方面主观因素影响,我国艺术体操工作者要在遵循规则变化的趋势下,发掘新的表现方式,结合运动员本身素质特色进行成套动作创编。  相似文献   

20.
艺术体操规则规定,一套完整优美的个人或集体项目在编排中必须包含跳跃、转体、平衡等基本组的身体动作,可见,作为大跳类的大跨跳在成套动作中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